面朝滚滚的汨罗江,穿着他最爱的青云衣兮白霓裳,夏风习习。下一个瞬间,他的躯体投入冰冷的蓝水;清亮的灵魂回归了无尽的、浪漫的宇宙。”
(图片/封面-程连欧《屈子吟》)
引言
Hi,大家好,我是Yino,祝大家端午安康。
端午佳节,让我们一起来怀缅、追忆一位伟大的INFP,屈原,让我们从他的诗歌与生平中,去体会古代伟大INFP身上所展现的浪漫主义、强烈的反叛精神、对人类与世界的爱,以及作为个体的无尽孤独。
1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狂烈的情感,瑰丽的想象,无尽的浪漫
至今难以忘记高中时代学习《离骚》时的感受,难度极大的古文字词,当时痛苦于该文章的背诵。
而今拾起兴趣重读,其中斑斓多姿的词汇、强烈浓重的情感、令人目眩神离的植物与鸟兽意象,令人仿佛跌入了一个遥远古代神秘的、瑰丽的奇异的世界。《九歌》同样是将这种浪漫展现得淋漓尽致。
“朝饮木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
这种激烈的情感与瑰丽的想象力,令屈原“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语出鲁迅),成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重要的是,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往的格局,无论是形式与题材,更为自由而具备创造性,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
这种狂烈的情感,瑰丽的想象力,以及无尽的浪漫,不正是INFP这个群体的普遍特质与一贯追求吗?
2 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强烈的Fi反叛精神
在荣格八维中,INFP的主功能是fi,这个功能的含义是自身的价值观,其具体的表现为善恶分明,坚信自个人的价值观,这一点在屈原的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甚至愤然投入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首壮烈的浪漫主义诗篇。
除了我们所熟知的“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外,
这样的诗句有太多,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这种狂放不羁的诗歌,
在屈原的作品中,强烈的反叛精神,以及前路漫漫、荆棘遍布,也将始终朝着自己的理想头也不回,我想这是对fi精神的最好诠释。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对世界与人类的无尽热爱
你可以找到一个厌恶个体人类的INFP,却很难找到一个对人类、动物、世界和宇宙失去爱意的INFP。
正如屈原在诗歌中无数次表达对奸佞、不公的愤懑,但从未失去过对人的热爱。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这句话有这强烈的、神奇的文学的力量,
即便穿越两千多年的历史,仍然能激起我的共情,那种看到不公和弱者时产生的悲悯之意,那种看到自然与草木激发的共情之心,足以令人眼眶湿润,内心升腾起一种对整个世界的爱意。
我想这种体验,INFP很少没有体验过的。
原来,这种同类人的情感的共鸣,语言与世界几经变换,即便穿越几千年,仍然能获得强烈的共鸣与回响。
4.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宇宙中孤独个体的降临与回归
屈原的离去,成为一个节日。
很多人甚至忘了这个节日背后的故事。
在我看来,屈原投江,是一张浪漫主义图画。
一个充沛着强烈情感、具有瑰丽的想象力、真诚地热爱的人类与国家的人,
终究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躯体,
面朝滚滚的汨罗江,穿着他最爱的青云衣兮白霓裳,夏风习习,在下一个瞬间,他的躯体投入冰冷的蓝水;清亮的灵魂回归了无尽的、浪漫的宇宙。
我忽然想起他的一句诗: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鸟儿远飞,最终返归故林,狐狸死去,头部朝向故丘。
这种孤独与失意,成为一种遥远的、美丽的画面。
我们后人每每想起,心底会对这位伟大的先贤、伟大的INFP,
漾起足够令眼眶湿润的、温暖并且坚韧的力量。
欢迎关注,希望成为你真诚而有价值的好友!
小红书|Yino和他的蝴蝶朋友
微博&小报童|筹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