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E人在我们身边的职能主要就是带我们去探索自己不可能去做的事,简单来说,如果没有他们,你跟世界的接触就会远了一个圈层。这叫什么,这就叫良师E友啊!
引言
Hi大家好,我是Yino,这是一篇鸽了好久的文章了,最初是写在《infp怎样发展高质量人脉,吸引人生中的贵人》一文下的投票中,后面忙于其他的题材一直搁置,同时也在不断整理信息碎片,现在终于形成了一个结构清晰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很多infp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如何高效社交。这个问题在我之前的文章《infp要学会像猫一样去社交》中有提及过一个基本原理,就是“首先构筑一个高质量的核心社交圈,以此为基础,开始被动社交,从愿意与我们做朋友的人中筛选聪明、正直、善良的人进入我们的生活。”
那么,如何构筑一个高质量的核心社交圈呢?大家可以根据“infp的社交模型”进行理解。也就是说,根据朋友们性格、以及你们主要交流的话题,我们的朋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或者说,起到以下三种功能:
1.信息来源型
有些朋友本身就是对信息特别关注的,他们对信息的搜集能力(广度和深度)要远高于我们。
举个例子:intp对于一个领域搜集信息的广度和宽度就非常强,而且他们是属于特别乐于分享的一类,因此,对于某个领域如果你和对方是共通爱好,那么,对方就是一个不眠不休的信息搜集小机器人,你会在他那里得到无数有趣或前沿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创业者和学习者非常重要。
除了此类前沿信息或者新闻等,大家可能也听过一个说法,人类文明的发展靠的是八卦(《人类简史》),也就是说周边环境人事物的小道信息对我们非常重要。这时,你也需要一个非常会八卦的朋友在身边,向你不断分享有益的信息。
再举个例子:考研的时候,一个能搜集到小道消息的研友,可能会让你有很多意外收获。
所以说,我们的很多朋友应当成为我们的社交模型中的信息来源,而他们与你相处,也同样是因为信息的分享与被需要的感觉,让他们产生了很大的满足感。
2.探索世界型
如果让infp一个人待着,可能会在一间屋子里待到天荒地老。仔细想来,我的很多“第一次”都是一些带着我探索世界类型的朋友带着实现的,比如说第一次滑雪、第一次野餐、开始面对镜头、在KTV唱歌并且唱得越来越好……并且在计划跟他们去西藏……
这些朋友在我们身边的职能主要就是带我们去探索自己一个人不可能去做的事情。简单来说,如果没有这些朋友,你跟世界的接触就会远了一个圈层。
这叫什么,这就叫良师E友啊!
举个例子:一会儿也停不下来的大剑ENFJ和快乐小狗ENFP就是这个方面的绝佳选择。
3.情感支撑型
这种类型我就不过多解释了,因为infp是非常需要情感支撑的人,所以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朋友就是给你情感支撑的人,在这方面,温柔的INFJ、ISFP、ISFJ,比较懂你的ENFP都是不错的人选,当然这仅仅以我和我的朋友为例。
你不要把情感强行寄托在上述两种类型的朋友身上,因为他们与你交往更乐于交流信息和出去玩,对你的情感可能真的真的理解不了,所以如果你情感找错对象倾诉,很可能会感到失望与失落。
最后,值得着重说明的是,尽管本文阐述的是朋友们在我们生活中的功能,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应该功利地交朋友,与任何一种类型的朋友,都需要用真诚交换真诚。
如果大家现在的“社交三角”还有缺失,就去积极去发展这些朋友;如果大家现在有很多朋友,跟他们分享交流一下这个观点,或者自己稍微划分一下,不也是乐趣多多吗?
推荐阅读
最近我的免费专栏《写给infp的运营课》正在主页持续更新,欢迎大家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