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天完神国中的黑化版石达开(谈明系列18)


接上篇大学生进了明教能干啥?(谈明系列17)
前言:
开篇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洪秀全写给自己老婆的诗:
“狗子一条肠,就是真娘娘。
若是多鬼计,何能配太阳。”
他教导老婆要像狗子一样是直肠子,不然配不上自己这个人间小太阳。诗写成这样,可以跟写出千古名句“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的名手张宗昌并称诗坛二杰。
奈何大清科场不公,洪大才子从13岁参加科举考试到29岁,次次落第。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洪秀全从广州花都去了广西后反倒有了一帮信徒,创建了太平天国。洪秀全在天国只是名义上的领袖,类似日本的天皇,太平天国实际领导人是烧炭工出身的军事天才杨秀清。
天京事变杨秀清死后洪秀全再无人约束,纳了88个妃子和宫女3000,11年没出过天王府一步。天京被围后,忠王李秀成苦劝洪出走中原谋求东山再起,精神恍惚的洪秀全坚称会有10万天兵帮他守城,错过了最后机会。
如果此前有实力派杀死洪秀全,比如尚未出走的石达开,太平天国是否就有机会复兴呢?
杀死洪秀全,有何利弊?
历史不能假设,但可以类比。
在元末乱世,陈友谅就是那个接连杀死两任自己老大的狠人,其中一任即明教教主。
一、允文允武陈友谅
宋濂是大明开国文臣之首,许多读者学过他的《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在未发迹时已经名满江南,被常熟一富户聘为家庭教师。

今存宋濂书法
一日有客来访。此人姿貌丰伟,器宇不凡,与宋濂谈论经史终日,谈兵机尤为擅长,乃至宋濂都不能答。
请此客写诗,曰“吾一诗值二十金。”宋濂的老板答允下来。
诗成,俊逸拔群。
又请其写文章,曰“吾文非百金不可。”
又与之,援笔立成,文不加点。
宴毕,此客参观宋濂书房,把赐金还给宋濂,曰:“此前为戏,我是为了先生您才来的。”
不久客人辞别,宋濂使人送其乘船返回。
至海边,忽见舟师数千,军容甚盛。
此客竟是陈友谅!
这件事出自江苏常熟人王应奎的《柳南随笔》,陈友谅因宋濂有才名,欲礼聘为军师,但与其谈论后认为宋无武略而去,常熟一城皆惊。
陈友谅,湖北仙桃渔民出身(仙桃是鱼米之乡,今天仙桃大米全国闻名)。他祖父姓谢,入赘了陈家,生下其父亲陈普才。那个年代抗元领袖彭莹玉收了一堆徒弟,名字中都带一个“普”字,意为“普度众生”,比如天完政权徐寿辉下手四天王中的邹普胜、丁普郎、赵普胜三人。陈友谅的父亲可能也是最早加入明教的信徒。
虽然出身渔户,陈友谅却从小读书,可见这个家庭不一般。成年后他出落的一表人才,连《明太祖实录》也承认其“姿貌丰伟”。

陈友谅“姿貌丰伟”,文采不俗,远不是《倚天屠龙记》中猥琐形象,气质更像乔峰和段誉的混合体
他还“臂力过人,娴于武艺”(《湖广通志》),威武强硕,有领袖魅力,是少有的人物。
陈友谅后来当上了县里的公务员(吏员),可汉人在元朝官场没前途,他不甘居于忍下,整日闷闷不乐。
1352年是高邮之战前两年,陈友谅跟朱元璋都在该年加入抗元队伍。陈友谅跟随天完丞相倪文俊,职位是书记官。
天完是明教建立的政权(明教当时跟弥勒教等混杂,早不是最初拜火教模样。现在史学也喜欢称天完为“徐宋”),“天完”二字意为在“大元”两字上都加个盖,不知道是哪个活宝想出来的。
同样在教派立国的太平天国中,翼王石达开早年跟陈友谅很相似,都是允文允武一表人才。《贵县志》记载石达开“年十二,凛然如成年人,自雄其才,慷慨经略四方志,喜谈孙子兵法”。更难得的是石达开广有"才名",据传曾写下“少年落拓云中鹤,陈迹飘零雪里鸿”等佳句,咸丰帝甚至下旨调查其是否曾中过科举。
陈友谅加入天完后两年是抗元事业低谷,老一代抗元领导人陆续战死,比如南方义军老大彭莹玉。
天完的明教教主徐寿辉此时也龟缩到林副统帅老家黄冈黄梅山上,苟延残喘。陈友谅则跟着倪文俊回到仙桃,在沔阳湖中挣扎求存。
在一次次战斗中陈友谅显示出彪悍本色,与弟弟陈友仁、友贵剽掠周边,并利用熟知地利的优势多次打退官军。他也被倪文俊所看重,升为领兵元帅,独领方面之任。
二、渔民出身自然善打水战
陈友谅的老大倪文俊是类似太平天国里杨秀清的人物。天完政权名义领袖是徐寿辉,实际权力在倪文俊手中。
倪文俊,外号“蛮子”,林副统帅的老乡黄冈人,跟陈友谅一样世代打渔为生。
这里可以看出,“天完”的主要领袖多为渔家,重视水军建设,日后与朱元璋征战时水上占较大优势。其军多为艨艟巨舰,涂红为号,大者容三千人,小者千余人,顺江而下,朝发夕至,其攻飘忽如雨,迅捷如风。

明战船复原。朱元璋攻破武昌后掳走一大批船匠,其巨舰技术承袭自陈友谅
倪文俊的水战打得非常好,用现在的话说是擅长打水上游击战。明人评价他为:每与元军攻战用多桨小舟,昼夜疾行,出人不意,所至克捷。
1354年是抗元事业的转折点,张士诚在高邮城下拖垮了元朝40万大军。第二年,湖北战场也起了变化。倪文俊觉察到元军兵力的不足,开始闹腾起来。
如前章所述,元朝在南方采用三王镇江淮”体系,以武汉、庐州和扬州的三个封王构筑防御系统,分别是镇南王驻扬州、宣让王驻庐州(合肥市庐州县)、威顺王驻武昌。战时此三王即成为区域的军事指挥者。
湖北的元军核心即忽必烈的孙子---威顺王宽彻普化。
眼看倪文俊闹腾的越来越大,1355年,宽彻普化命自己的三个儿子报恩奴、接待奴、佛家奴挂帅,以大船四十余只进剿倪文俊。有大船必然有小船,这个舰队200只船肯定是有的。
日后明军鄱阳湖初见陈友谅的湖北舰队,见巨舰蔽江而来,大惊失色,形容其“楼橹高十余丈, 绵亘数十里,旌旗戈盾,望之如山”。元朝承平百年,组建的舰队没道理还不如陈友谅。
但领兵的宽彻普化三个活宝儿子还以为现在是太平盛世,大军之下啥匪寇都要绕着走,把出战就当成是春游。
三个小王尽显公子哥习气,载着妃妾一路吹拉弹唱前行,香船美女,好不威风。(《元史》里说的)
船行至武汉西边的县级市汉川,这里河湖纵横,水乡特色浓郁,人杰地灵,日后还孕育出一任姓向的总书记。汉川也被誉为湖乡,当代有汉江、汉北河等大中型河流44条。
到了汈汊湖,风景更是无限好。尤其称人心的是这满湖的莲花。

今日汈汊湖国家湿地公园
清人曾做诗描绘汈汊湖景色:
“小憩晴天倦眼开,菱菏香里雨声摧。
湖气百里澄如镜,唯见渔舟自往来。”
真是野营的好地方!
唯见渔舟自往来,这些渔舟怎么不对劲?还敢朝本王射箭?追!
平湖百里,楼船佳人,荷花如火,好不快哉!
天色渐晚,众王爷沉醉不知归路。
唯一不爽的是渔民们不好抓,他们熟悉水域,在荷花中东躲西藏。
已至日暮,王爷们的楼船却误入到藕花深处。那帮天杀的渔夫,竟把船引到了水浅处,陷到泥里,船不能行。争渡!争渡!

今日汈汊湖的藕花深处
夕阳似火,红灿灿的荷花也似火。和三国时黄盖的火船战术一样,倪文俊以火筏接近楼船,尽焚其船。接待奴、佛家奴被杀,报恩奴自尽,妃妾皆陷。(一说是众王子先是被活捉,倪文俊向元朝要官不成再杀之)
题外话,《三国演义》中许多战争桥段贴近真实,来源于作者罗贯中长期担任张士诚的军师,耳濡目染积累了大量战争经验,因此可以对史书中的“张辽败吴于寿春”之类的简短描写进行脑补,偏偏还真实可信。
日后满人入关,没有经过正统的军事理论教育,惟人手一本《三国演义》,行军打仗以此为准。有满洲贵族,与汉人文士交好,说:“我有机密兵书一本,是皇上御赐,可以给你看,但不能让外人知道。”文士一看,咳,这不是《三国演义》吗?!
回到正题,湖北局势自此战后一发不可收拾。
当年内,倪文俊先后攻占了襄阳、武昌和江陵等巨城,红巾之势猛若燎原。
宽彻普化惊得和兔子一样,一路跑到陕西。
第二年,在倪文俊的指挥下,红巾军又乘胜攻克了徽州、常德、澄州、衡州、岳州等地。倪文俊将“天完”朝定都汉阳,迎接徐寿辉居之,让徐继续当他的名义领袖。
天完攻下重庆的过程最为有趣。倪文俊手下有个湖北随州的大高个叫明玉珍,他在与元军的战斗中被射瞎了一只眼,之后被调取干筹粮的后勤工作,大概率前途无望。
一日明玉珍带着50艘船溯巫峡而上,去重庆市奉节县一带搞粮食,恰巧碰到一队从重庆出来的溃兵。他们原来是元朝的乡兵,老大怀疑造反,诱到重庆杀了。这帮人给明玉珍吹牛逼说守重庆的两个蒙古将领不和,只要带着他们去攻,拿下重庆易如反掌。
明玉珍不太信这帮人吹牛逼,重庆自古易守难攻,蒙古大汗蒙哥都殒命城下,且经过蒙古经营百年,怎可能如此不堪一击。

蒙哥殒命处
但他手下劝他分一半船运粮回湖北,剩一半船去重庆探探虚实,就算攻不下来,也能抢劫一番回去交差。
明玉珍听了手下建议,带了20几条船就进攻重庆。守城的两个元将果然不堪,一个出城迎战时另一个竟然弃城而逃,出城那个军心大乱,被明玉珍带着运粮的兵生擒。
虽然元朝精兵几乎被耗尽,但留守蜀地的蒙古人废物程度还是超出想象。明玉珍这样一个因残疾而退居二线运粮的,竟因祸得福。之后他很快又攻下成都,占领蜀地,成为四川王。

明玉珍儿子被朱元璋灭后,子孙流落到韩国三、平民皇帝的共性
总有些人天生就会打仗,比如烧炭工杨秀清、渔民倪文俊、教师毛某人。倪文俊在天完的地位就类似杨秀清在天平天国,居中筹划,运筹帷幄,调兵遣将,布局各个战场。
在倪文俊的主持下,天完朝趁大元病,要大元的命,在多个战线发起反攻,横行湖北、江西、四川、陕西、湖南等多省,声势浩大。
读者们思维请升华一下,像倪文俊一样平民出身的统帅很多,但平民做到皇帝只有刘邦和朱元璋两人,何故?
继续引申,为何有许多20多岁的优秀军事家,但从来没有20岁的政治家,何故?
平民皇帝朱元璋的特点是会做人思想工作,他和尚出身,天生就是搞宗教的。他分几批杀尽自己的兄弟,每个人被杀前都被朱元璋忽悠到觉得自己才是亲信。
刘邦更是以能吹牛逼出名,萧何曾说“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但刘邦吹牛逼吹出了水平,连老丈人吕公都因为他吹得好将女儿嫁给他。
刘邦拉拢人的能力更是一绝。九江王英布听了刘邦忽悠后攻攻项羽,大败而归。之后英布去投奔刘邦,结果受到刘邦踞床洗脚接见。堂堂一个王爷受此屈辱,英布大怒,当场就想自杀(史记里司马迁原话)。等英布来到刘邦给自己安排的住处,看到帐御饮食侍从跟刘邦一个样,却又大喜过望。
这就是典型的先抑后扬。当然刘邦也是看人下菜,英布出身贫贱,就怕别人看不起,特别看重这些。对于贵族出身的张良,刘邦就不能用这种方法。
倪文俊和杨秀清都是平民统帅,性格也很像。杨秀清身材短小,还瞎了一只眼,但先天的不足让他性格又狠又硬。虽然以烧炭为生,贫甚,但他走在道上时常引声浩歌,不在乎议论。

广西人杨秀清“面窄青白色,目常有疾,须微黄,身短小”《金陵癸甲纪事略》
杨秀清得志后跋扈专横,一切专擅,洪秀全徒存其名。杨以军法治国,将燕王秦日纲罚为奴,杖责北王韦昌辉,并曾将洪秀全之兄洪仁达关入东牢,得罪了许多人。
倪文俊在天完也专其权柄,待其下无恩,引得众将怨声载道。
这也难怪,寒门鄙户人家出身,哪里懂那么多人情世故,更何谈协调利益分配。身逢乱世,军中求活必须令行禁止,杨秀清和倪文俊用到治国上,必然矛盾激化。
杨秀清结局很惨,他被英王陈玉成的叔叔陈承瑢背叛,亲属及属下两万多人被杀。
倪文俊也这样,当时人称他“待其下无恩”,最终被自己一手提拔的东线司令陈友谅背叛,在视察黄冈时被杀。
杨秀清被杀后,其残余势力找洪秀全会主持公道,结果被杀了个干净。倪文俊被杀后,教主徐寿辉给陈友谅站台,给了其行动的合法权,称倪文俊是谋害自己失败后才逃回黄冈的,陈友谅杀他天经地义。之后,陈友谅杀死了倪文俊的弟弟倪文郁和亲信,合并其部。
太平天国和天完国的洗牌,在不同的时空以相同的轨迹上演。
四、黑化版石达开
石达开在天京事变中的角色并不干净,很早就跟北王韦昌辉组成联盟,密谋杀杨秀清。可事到临头,石达开却把自己摘了个干净,坏事都让韦昌辉做了。
(李秀成《自述》:“东王专尊,北翼不满,密谋诛杀东王。)
事了之后,石达开成为太平天国主政者。但洪秀全又与石达开争权,加封两位兄长为安王、福王,让其牵制石达开。
也许是不想太平天国再起内乱,石达开选择带兵出走,几年后被满清捉到剐了3000刀,一刀不少。
陈友谅却没有婆婆妈妈,另一个时空里,他成了黑化版的石达开。
倪文俊死后两年,陈友谅主持的东线连战连捷,终于攻破了江西南昌。教主徐寿辉带领大批随从赶往南昌,想要摘桃子夺权。也许当时徐寿辉有很多布局,但史料中没有交代。
陈友谅伏兵于半道,杀尽徐寿辉左右部属,囚禁了徐寿辉。
第二年(1360),陈友谅大军兵临朱元璋的大本营南京,在决战前用铁锤砸碎了徐寿辉的脑袋。
陈友谅这样做何利何弊?之后结合他与朱元璋的对决时再待我剖析。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部分参考资料:《明史》、《元史》《草木子》 叶子奇 《国初群雄事略》钱谦益《朱元璋大传》陈梧桐《陈友谅造船之梦》 仙桃日报 姚高悟《倪文俊背叛农民革命质疑》刘孔伏 潘良炽《被扭曲的形象与被湮灭的历史—评明清传统文献中的陈友谅》彭勇《陈友谅的形象及相关问题考略》申万里《略论朱元璋、陈友谅政权的性质与鄱阳湖之战》张翔凤
推荐阅读:
谈明系列⑫:施耐庵给他干军师,“宋江”的原型干翻大元朝
揭秘卡塔尔为何投巨资办世界杯:量卡塔尔之物力,结各国之欢心
历尽磨难终成大器的元顺帝,为何却把元朝玩完了?(明系列5)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