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定江山,鄱阳湖的生死博弈(《时政记者读明史》系列第34篇)


本文是《时政记者读明史》系列第34篇,上接这篇朱元璋:鄱阳湖胜利前那一夜,是我最崩溃绝望时(时政记者读明史第33)
前言:
友情提醒,本文跟您以往看到赞美朱元璋的文章大不同,猫智深将用最详实的考证,还原最真实鄱阳湖之战,颠覆您被朱家皇帝们宣传所扭曲的认知。
猫智深没有把陈友谅等朱元璋的对手们当傻子,他们经历种种生死磨难,能聚集一批人,爬到那个位置,哪个不是人杰?心性、毅力和智商,早超过我等芸芸大众。
这种人怎么会犯《明史》里描写的低级错误?
因此猫智深细细揣摩陈友谅和朱元璋在斗法中,各行为背后的目的,用博弈论考衡其利弊,努力还原历史上定江山之战---鄱阳湖之战的真面目。
一、真实的赤壁
1363年七月,陈友谅已顿兵南昌城下两个月了。
此时,朱元璋被他侄子忽悠,称陈友谅已经兵疲师老,损伤惨重,就等着您老人家来瓮中捉鳖了。于是朱元璋兴冲冲的来到长江入鄱阳湖处,第一件事就是封锁湖口,要关门放狗。
七月二十一日,鄱阳湖之战开打。

鄱阳湖上,残阳如血
结果开局却让朱元璋大跌眼镜。
第一天,朱元璋用3年时间打造的最强舰队--徐达船队,作为先锋,很快就被陈友谅的巨舰打到报废。
当天,大将程国胜、宋贵、陈兆先等纷纷战死,连保护严密的主将朱元璋都险些丢了性命,不得不让侍卫长韩成穿上自己衮袍冒充自己去死。
当晚众将就不想打了,朱元璋只得苦苦“申明利害,喻以生死利害。
第二天接着开战,情况更糟,仅仅半天,将领的伤亡就超过第一天,重要将领张志雄、丁普郎、余昶等先后战死。
朱军被打得快崩盘,甚至有部队退却。朱元璋连杀了十几个队长,仍旧止不住颓势。
太祖亲麾之,不前,右师少却,立命斩队长十余人,犹不止。《明史纪事本末》
关键时刻,刘基、宋濂这些文臣们六神无主,无一言进,偏偏一个“大老粗”却站了出来。
朱元璋的小舅子、郭宁妃的哥哥、攻南京城取得“先登”之功的勇士--郭兴进谏:
“主公你不能再杀了,不是将士们的错,是陈友谅的巨舰太强了,我们船小,他们打我们是居高临下。”
“但你看陈友谅‘巨舟连锁为阵’,何不以小舟载火药,以火攻之?”
朱元璋已经别无他法,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
至此,赤壁之战在历史中的真实原型终于显现。
二、最原始的鱼雷
很多朋友会问,为什么陈友谅要“巨舟连锁为阵”呢?他没看过《三国演义》么?
抱歉,当时《三国演义》当时还没写出来,其作者罗贯中和《水浒》的作者施耐庵此时都在张士诚那里当谋士呢。
在史料中,《三国志》等对赤壁之战记载很简略,根本无法支撑起小说中的情节。
恰好,作为张士诚一方的罗贯中,一直都很关注陈友谅这边的战况,对鄱阳湖之战的具体情节了解甚详。
于是,陈友谅的事迹就成为新酒,装到赤壁之战的旧瓶子,光荣的搬上舞台,名扬千古。
朱元璋接下来要用的“纵火船”战术古已有之,但成功率并不算高。
南宋的最后一战,即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国”的崖山之战中,宋方指挥官张世杰用铁链将战舰连起来。元军统帅张弘范也玩火船,张世杰却早有防备,将船只都涂上泥巴,并在船上储备了灭火的水,让元军这一手失效。
火船能成功的条件太苛刻了,要求突然性和隐蔽性一定要强,不然对方往船上随便射点火箭,这可是一船易燃物。

火船得手
陈友谅几代渔家出身,娴于水战,既然敢用铁索连舟,岂不知防备火船?
问题是,阴差阳错间,朱元璋的火船和传统的火船不同。
之前的火船,无非装的是木柴和油,比如真实的赤壁之战中,周瑜是“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
朱元璋的火船计却是被打得快崩盘临时才想出的,油和柴手头没有,只有一堆火药。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火药和荻苇放到几条船中,让一帮有命去没命回来的士兵去撞楼船。
为防止被火箭把船射了,朱元璋这边“束草为人,饰以甲胄,持兵戟,若斗敌状”。陈军还以为是想来跳帮白刃战的,射出不点火的箭,这也成为“草船借箭”的原形。
火船接近后,朱元璋的敢死队员们乘风纵火,风急火烈,须臾抵敌舟。
之前时代的火船顶多就装个油和柴火,只是燃烧,好防范。朱军的火船里面装的是火药,不仅燃烧,还爆炸,基本上就是鱼雷的前身了。
再加上这些船都是连锁的,一燃俱燃,一艘被炸沉,其他的都走不了,“焚其水寨舟数百艘,火炽十里之间,烟焰涨天,湖水尽赤”。
我看《明史》,记载朱元璋杀敌多少万之类的数据,我一般是看看就算,但火船计一出,陈友谅的两个亲弟弟陈友仁、友贵,以及宰相级别的平章使陈普略皆被焚死。
作为连续杀了自己两任上司的狠人,陈友谅最为猜忌,只肯把精兵交给亲兄弟或者拜把兄弟手中。亲弟弟身死,可见其元气大伤。
烟火弥漫之际,朱元璋组织全线反击,陈友谅不得不放弃被炸沉或点燃的楼船,匆忙后撤,又在朱元璋的反击下被斩首两千人。
三、四天三战
两日的战斗双方都伤亡惨重,第三天休战一天。
第四天,双方“复连舟大战”,《明史》里仍旧写的是朱元璋大胜,但问题是此时陈友谅再也不敢拿铁索绑巨舰了,朱元璋军也没有了大船,只剩下廖永忠、俞通海等原巢湖水寇派系挑大梁,怎么能大胜?
关于第四天的战斗,史书里除了浮夸的赞朱元璋军外,具体事件只有两个,大家自己判断战果吧。
第一件,巢湖水寇的廖永忠、俞通海、汪兴祖、赵庸等以六条战舰深入陈军阵中,很快在巨舰群中就没了踪影,朱元璋方面以为他们已全军覆没,谁知这留艘船不一会又“旋绕敌船而出”。
朱元璋军看此六舟尚存,士气大振,“勇气百倍,呼声动天地”。
这件事,我怎么看都是陈友谅军占上风啊。
第二件,朱元璋又遭险,他乘坐的御舟遇袭,被“以炮碎矣”,他本人在刘伯温的提醒下提前进行了转移。

仙桃博物馆还原的陈友谅雕像(来源:荆楚网)四、运气
四天三场大战过后,朱元璋军战死数十名中高级将领,实在打不下去了。“诸将议退师,少休士卒”,这意味着放弃朱文正、邓愈等将士苦苦死守的南昌,只顾自己逃命。
朱元璋实在没有信心,思量之下,终于趁夜北撤至左蠡,不再管南昌。
陈友谅军此时有两个选择:
1、继续进攻此前围攻85天的南昌,可能在丧失援军后,南昌城守军没士气;但也可能自身兵粮耗尽,仍无法破城。
2、追逐朱元璋。
陈友谅选择了第二条。
关于朱元璋北撤举动,所有明朝人都写的是陈友谅先撤,然后朱元璋再弯道超车,还能跑到陈友谅前面。
实在太不符合情理了。
首先,朱元璋既然在陈友谅北上后才撤,怎么能在陈友谅前面?
其次,既然朱元璋已经封锁住湖口,陈友谅北上后,朱元璋再尾随其,正好能跟湖口守军前后夹击,岂不更妙?为何又要跑到陈友谅军上面?
因此,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李新峰在《纪事录笺证中》鄱阳湖之战的注解中写道:
第四日战后,朱军乃徐徐后退,陈军尾随。从朱军的重大损失和诸将的多次请退之事看,朱军在三次大战中并未占得上风,故舍南昌不救,逐步后退。陈军亦舍南昌而逐朱元璋。
朱元璋看陈友谅不顾南昌追击自己,只得继续北撤,把守住湖口,利用地势困住陈友谅。
大家看地图,此时九江是属陈友谅的(见附注),就算他缺粮,如果肯舍弃这些船,从路上撤退,仍旧可安然而返。
但陈友谅评估后,觉得自己水军还占有优势,于是以离湖口很近的鞋山为据点,与之相持。

陈友谅屯兵的鞋山
此时还是夏天,长江水流进鄱阳湖,再等一段时间到秋冬季枯水期,就是鄱阳湖水流往长江了,这对于陈军突破湖口有利。
陈友谅此间曾派人去南昌(一说为都昌)附近劫朱军的粮草,但被朱文正所击退,并烧了许多派去装粮的船。
(猫智深感觉这点很有文章做,陈友谅怎么知道朱元璋的粮食在哪里?还派了500艘船?而且这些船还竟都被朱文正烧掉了?
这里面肯定有精彩的故事,但作为严肃的历史文章作者,猫智深只能依据史料。以后有机会写小说再开脑洞吧)
之后一个月,朱元璋再无主动进攻,只是牢牢把守住湖口,与陈军对峙。
三场大战也让陈友谅损失惨重,不再有其它军事行动。
如果湖口防守得力,陈友谅军除了舍去战舰,陆上撤离,别无他法。
跑跑题,举个例子,在同一地理位置400多年后的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在此封锁住突入鄱阳湖内的曾国藩水军。
石达开随后在湖口展开防守,他用数只大船装满沙石,在江心凿沉堵塞湖口,仅于靠西岸处留一隘口,并拦以篾缆。
不算复杂的布置,占据火力和兵力优势的曾国藩就是无法突破,以至于酿成之后的大败,连座船都被俘获。
朱元璋和陈友谅对峙一个多月后,八月二十六日,西风大作,波浪湍急,陈友谅军选择此时突击湖口。
陈军果然有实力,所谓严密防守竟然被轻松突破,湖口防御的同知元帅李志高、副使王咬住双双阵亡。

湖口,鄱阳湖和长江再次交汇
接下来陈军没有直接溯江西行,而顺风顺流往下走泾江口,欲从泾江绕行。
一旦其冲破泾江口,就可绕出朱元璋布置重兵的防御,如鱼入大海。
众船之中,陈友谅的旗舰用的“金字旗”,且船型高大,颇为显眼。朱元璋指其船曰:“平暴定乱,正在今日。”
值西风顺水,船下如雨。双方不再有阵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厮杀。
从早上7点到下午5点,已经杀了足足10个小时,这时陈友谅从舟中引首出,指点军势,突然被一直不知道哪里来的箭正中眼睛。
入夜,战斗停息。朱元璋听说陈友谅已死,尤且不信。
朱元璋派使者携带祭品,以窥探其生死。
朱元璋曰:“如其生,使者必还;若使者被杀,则陈友谅已死矣。”
派出去的使者全被杀掉。
不久,有降卒来奔,曰“友谅中流矢,从眼及颅而死”。
一代枭雄自此殒命。

陈友谅墓位于武汉长江大桥旁的首义公园内,民国政府因其驱除鞑虏之功而对其公开表彰后记:
一、
运气对成功太重要了,甚至是最重要的因素。
整个鄱阳湖之战期间,朱元璋两次险些丧命,座船被打碎,侍卫长替己自尽,却最终侥幸不死。
而陈友谅一直坐着他装饰以“金字旗”的楼船招摇过市,未曾遇险,却在最后关头,因为一只不知道谁射的流矢丧命。(战后也不知道这箭谁射的,朱元璋无从赏赐)
之后,陈友谅结拜兄弟、“莽张”张定边带着陈友谅尸体和他儿子陈理逃回武昌。
如果陈友谅不死,而死的是朱元璋,那结果会如何?
随后,朱元璋命部下围攻武昌,张定边辅佐陈理守城。
久攻不下之际,朱元璋于第二年(1364年)二月亲至武昌督战。
南昌保卫战打了85天,武昌保卫战肯定也有这么久。
同月,陈友谅另一个结拜兄弟、绰号“泼张”的张必先从岳阳来援,如果陈友谅不死,率兵的陈本人,结局又将如何?
可惜没有如果,武昌城下,常遇春率精兵5000,乘其众未集,一战而灭之,擒张必先。
朱元璋命人将俘虏每四人共用麻绳一根,跟头发编到一起,用木椿钉于鹦鹉洲头。时值寒冬,当夜风雪,寒风大作,被俘的伤者哀嚎了整晚,城中闻之胆寒。
第二天,被俘者冻死过半。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朱元璋用木椿将俘虏钉于鹦鹉洲,死者过半
朱军将张必先缚至城下,“泼张”对城中的“莽张”喊道:“吾已至此,事不济矣,兄宜自图,速降为善。”
张定边“气索不能言”。
两日后,武昌降。
二、
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将“首功”评给巢湖水寇派系的大佬廖永忠。
朱元璋倾大量资源给“自己人”徐达打造了船队,结果第一天就被打废,只得依赖这些前水寇们。
廖永忠挑起了大梁,既“乘风纵火”,又“深入博战”,致使“敌惊为神”。
回南京后,朱元璋以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字赐之。当月岳飞也不过被赵构赐“精忠岳飞”四字,这翻了一倍。
后来廖永忠又帮朱元璋干脏活,弄死了小明王韩林儿。
(朱元璋后来洗白自己,说廖永忠是自行其是。但猫智深不信朱没有一点暗示,廖就会杀人。)
之后廖永忠掌管水军,为朱家开疆扩土,取得福建、广东、四川、重庆等地。廖永忠班师时,朱元璋命太子帅文武百官出城迎接,后又制《平蜀文》旌其功。
大明建立8年后,廖被赐死,罪行竟然是搞笑的僭用龙凤,和守南昌的朱文正同一个罪名。
朱文正身死,是因为地位太高了,官居大都督,可“节制中外诸军”,威胁到朱元璋儿子的继位。
廖永忠则因为他是巢湖水寇系的绝对首领,这注定了他最终的结局。
因为水军是技术含量的兵种,而廖永忠是大明水战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大明没有定都北方,反而以长江边的南京为首都,一旦廖永忠有反意,他有足够的号召力,召集巢湖水寇系老部队,封锁长江,围困南京,大明马上就是半壁江山。
虽然廖永忠死了,之后这一点也从朱棣的靖难之役得到验证。无论朱棣在北方怎么大胜,朱允炆都不在乎,因为南京前面横着长江天险。
但朱棣兵临长江,朱允炆的水军直接弃此明投彼明了,朱允炆知道自己彻底完了。
治廖永忠罪时,是朱元璋亲自审问,问:“汝知罪乎?”
廖永忠得知自己竟是因用绣着龙凤的被子之类的滑稽罪名被捕,已经懒得辩解了。
廖答曰:天下已定,臣岂无罪乎?
是啊,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确实没什么好说的。
朱元璋对廖家只杀了廖永忠一人。但朱棣篡位后,廖永忠的两个孙子因是方孝孺学生,帮其收尸,竟被锦衣卫逮捕,廖家自此遭灭门,男性不是被杀就是发配充军,女性的遭遇更是凄惨。

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一看就不好惹
三、
自刘裕篡位后族诛司马家开始,中国就没有争天下退位后能得善终的。
可偏偏朱元璋饶了陈理性命,与其屠戮功臣的个性极端不符。
陈理长大到20岁后,竟敢颇出怨言,朱元璋闻之曰:“此童孺辈,言语小过,不足问。”
朱元璋将陈理送往高丽,远离了是非之地,并让高丽王善待之,安排其“不做军,不做民,闲住他自过活”。
陈理在高丽竟得善终。
大概对没威胁的人,朱元璋内心深处还是那个本性善良的小和尚吧。
陈友谅和许多部下都是渔民世家。他们战败后,被朱元璋放逐在富春江、钱塘江等处,只许居于舟中,不使有寸田尺宅。
他们再次成为了渔夫,即如今当地的“九姓渔户”。
清人石韫玉曾写《钱塘棹歌》,记录了他们打渔时的歌声:
朝游越浦暮吴关,儿女婚姻九姓间。
莫笑侬家无尺土,一生日日看溪山。

想说的话:
整整用了三章,鄱阳湖之战终于写完了,期间猫智深穷极各种资料,这大概也是全网对此相对详尽的描述了吧。
一些读者朋友见出自猫智深笔端的文字,跟以往赞美和神话朱元璋的大为不同,大为惊诧,便质疑猫智深的写作立场。
其实猫智深只是没有把陈友谅等朱元璋的对手当傻子,他们经历种种生死磨难,能聚集一批人,爬到那个位置,哪个不是人杰?心性、毅力和智商,早超过猫智深等芸芸大众。
这种人怎么会犯《明史》里描写的低级错误?竟然因奢侈、滥杀等普通人都不会犯的错误,然后导致失败?
因此猫智深细细揣摩他们行为背后的目的,考衡其利弊,成文竟与前人不同。
(附:九江属于陈友谅这点我不敢太肯定,我没有查到太多证据,判断依据是宋濂在《平江汉颂》中写道:(陈友谅)冒死突出,将上趋九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部分参考资料:
《纪事录笺证》李新峰《常遇春神道碑》宋濂《平江汉颂》宋濂《朱元璋大传》陈梧桐《朱元璋的正面与侧面》李林楠《明帝国的新技术战争》 李湖光《鄱阳湖之战朱元璋胜因浅析》武鹏飞《赤壁原型:鄱阳湖之战》齐海宽《被扭曲的形象与被湮灭的历史——评明清传统文献中的陈友谅》知乎大V矢锋的相关回答

帅气的猫智深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