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女大学生,与黑人谈恋爱,染上艾滋病,她却说:我不后悔,5年后病逝


“他艾滋病晚期。”2004年,一名22岁女大学生,爱上一名黑人,却被感染艾滋病。她绝望到自杀,但最终做出一个惊人决定。

 
“我的人生被彻底改变,包括生命的长短。”这一年4月4日,是朱力亚刻骨铭心的一天。
 
那天之前,她是一名22岁拥有锦绣前程,和甜蜜爱情的大学生,在那之后,她陷入深深的黑暗与绝望中,几次自杀未遂。
 
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朱力亚出生在陕西西安的一个普通家庭,2002年9月,20岁的朱力亚通过努力,终于站在了中国地质大学的校门前,她一边呼吸着学校朝气蓬勃的空气,一边憧憬美丽的爱情。
 
朱力亚始终把学业放在首位,英语专业的她,不经意间听说,和外国人交流是提升英语最快的方法。
 
恰巧有次她逛音像店,瞥见一个黑人留学生和店员在争执,她走上前,了解到是语言不通造成的,就帮忙解了围。
 
留学生热情地自我介绍:“我是马浪,来自巴哈马。”他细心地存下朱力亚的联系方式,期待后会有期。
 
朱力亚欢呼雀跃,终于抓住一个练习口语的绝佳机会,谁曾想,她正被带入深渊。

 
马浪频繁约会朱力亚,他描绘美丽富饶的家乡,讲述家族在当地的财富和地位,回忆自己如何优秀才破格来到中国读研,赞美眼前的姑娘是多么秀外慧中。
 
朱力亚被这光怪陆离的一切砸晕了,她默默感叹:自己何德何能,遇见这样一个真命天子。
 
2003年3月,马浪向朱力亚深情表白,两人确定恋爱关系。
 
朱力亚的室友得知后,劝她慎重,因为马浪比她大七岁,他所说的一切只是一面之词。可朱力亚被爱情蒙蔽了双眼,她干脆搬出宿舍,和马浪在校外租房同居。
 
不久,朱力亚发现,洗衣做饭等,都成了自己理所当然的事务,她想融入马浪的朋友圈子,可马浪总是推脱,一次都没带她去过。
 
终于有一天,朱力亚发现了端倪。
 
她像往常一样整理抽屉,无意中看到了马浪的护照,上面醒目地写着“赞比亚共和国”。
她的双手捏着护照,颤抖起来。赞比亚是最落后的非洲国家,它的贫穷、战乱、疾病,让人触目惊心。
 
朱力亚处理好悲伤,掩藏起谎言。她相信,马浪是爱她的,这毕竟是自己的初恋。
 
2004年3月,马浪开始持续发烧,身上起红疹,朱力亚悉心照顾他,并劝他去医院就诊。他口头上说不碍事,却背着朱力亚,去看了医生。

 
4月3日,马浪告诉朱力亚,要到北京办事。
 
第二天,马浪所在的学院老师联系到朱力亚,见面询问她和马浪的恋情。“马浪已经是艾滋病晚期,他回国了。”
犹如晴天霹雳,朱力亚已坠入深渊,经检查,她被感染艾滋。
 
朱力亚几次轻生,都被救了回来。在老师和同学的开导和陪伴下,悬崖边徘徊的她,开始静心查阅艾滋病的相关信息。她积蓄力量,探访艾滋村,努力寻求活着的意义。
 
她勇敢地联系媒体,成为中国首位公开感染艾滋病的女大学生,她用自己鲜血淋漓的经历,写了《艾滋女生日记》,告诫他人。
 
她说,她并不恨马浪,因为这毕竟是她一生唯一的爱。悲剧是自己造成的,她无法预测能活多久,但是她希望在死亡来临之前,她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或许,只有放下过去,内心释然,才能轻松安宁往前走,并给予别人希望与力量。

 
朱力亚是一盏灯,虽微弱但足以警醒世人。她全然接纳自己,她向我们袒露无奈与脆弱,展现皮实与坚韧,以及对大众的希冀与慈悲。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