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座繁忙的大桥:武汉1座,上海3座,剩下的都在重庆


地域如桥,各有特色。漫步桥上,你我都曾流连忘返,因为每座桥梁都承载着城市发展的记忆。
戳上方蓝字“千屿千旅”关注后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阅读文章!

广东最繁忙大桥由珠三角地区转移至粤港澳大湾区。过去我们熟知的虎门大桥和黄埔大桥,曾经多次刷新全国最繁忙桥梁的记录。但如今,随着城市发展的东移,粤港澳大湾区崛起,广东最繁忙的桥梁也转移至这里。

在大湾区最南端,横跨珠江口的南沙大桥已取代虎门和黄埔,成为全国使用频率最高的桥梁之一。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在广东乃至全国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南沙大桥在2019年4月2日建成通车,桥长12.891千米。由陆路和海隧两部分组成。连接广州市南沙区与东莞市沙田镇,承担兼顾城际通勤、城市快速通道和环城高速公路功能。通车后立刻成为广东最繁忙的一座桥,日均车流量高达36万辆,居全国第二。
南沙大桥的建设象征着广州城市发展的进一步延伸,对推动广州城市南扩、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内陆联动具有标志性意义。可以预见,依托南沙大桥,广州南沙将快速崛起为湾区新的增长极。

如果说南沙大桥体现的是城市横向的扩张,那么穿行在江阴市区上空的江阴长江大桥,则见证了这座城市纵向的腾飞。
10年前,江阴长江大桥曾经是全国交通流量最大的桥梁,有“第一桥”的美誉。但10年后的今天,它已不再是最繁忙的桥梁,在最近的统计中已掉出前十名。
这并非因为江阴长江大桥流量有所下降,而是城市快速发展带动交通能级不断提高。如今长三角地区内涵建设不断推进,高铁、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加速形成网络,原有的区域交通枢纽逐渐向综合交通枢纽转型升级,承载更高水平的人流量和物流量。
所以,江阴长江大桥流量下降的背后,是这座城市随之崛起。这也预示着未来长三角城市群中更多的组团式发展和协同式发展,会涌现出更多的新城新区,带动相关基础设施不断迈向新高度。

此时此刻,在遥远的武汉,一座新的记录保持者正在耀眼夺目——它就是武汉长江二桥,也被称为“光谷第一桥”。
这座主跨486米的斜拉桥建成通车,一举超越江阴长江大桥,成为中国第一桥。日均车流量达到56.2万辆,其重要性还体现在连接武汉与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这座城市重要的科技创新通道。
与武汉二桥遥遥相望的,是同样位于长江之滨的上海,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浦东的高楼林立,还有三座跨越苏州河、黄浦江的大桥,它们都名列中国十大最繁忙桥梁。
苏州河大桥是其中之一,这座双层桥梁连接浦东与浦西,上层为东西向快速路,下层为轻轨交通,是这座城市“立体化”发展的典范。工程浩大的后滩大桥,则见证着上海自贸区从一片泥地发展成钢筋水泥的现代化中心区,承载的不仅是车流,更有这座城市的无限可能。
在这里我们看到,最繁忙的桥梁往往连接着最发达、最具增长性的城市或城区。许多桥梁的流量,正与所在城市的崛起与成长相呼应。

这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山城重庆。在中国十大最繁忙大桥的榜单上,这座城市一枝独秀,占了六个席位,完全碾压其他城市。
六座大桥当中,重庆长江大桥的日均车流量高达10万辆;朝天门长江大桥更是重庆主城的“心脏”,连接北碚与江北区;斗门口长江大桥则承担着重庆两江新区的重任......可以看到,这些桥梁的流量高峰,都与重庆城市快速膨胀的新兴中心直接相关。

重庆可以说是中国桥梁最为密集的城市,水网般的桥梁见证并推动了这座山城快速崛起,从“东方延安”发展成“西部第一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战略枢纽,在国家东中西协同发展的战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点亮【赞】和【在看】,愿你身体康健,手里有钱,身边有知己。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