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如人,各有特色。看大千世界,跨越千屿,有生之年应当与君共游千里!
戳上方蓝字“千屿千旅”关注后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阅读文章!
中国万里长江,波浪滔天,奔流不息。
在这条浩瀚的母亲河中,有一座小小的亭阁,屹立于江心近700年,见证了无数江水东去的云卷云舒。这就是湖北鄂州长江边的观音阁,它不大,只有24米长,14米高,却是长江第一古阁,号称中国最牛的“钉子户”。
观音阁建于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位于鄂州长江边的观音矶上,矶像一条大鱼,阁就建在“鱼头”位置。这么多年来,观音阁屡经巨浪冲击,多次被大水淹没,屡九死一生,却从未倒下,仿佛长江边的一艘坚船,在滔天江水中澎湃驶去。
这座小小的古阁为何能顶住长江的冲击攻势,得以屹立700年之久呢?
秘密就在观音阁的独特结构里。这亭阁整体呈方形,四角攒尖顶,顶部覆盖格子斗拱,四周为红砖墙体,墙体与屋顶密不透风。而最关键的,是亭阁的龙蟠矶基座,这座基岩犹如一条卧龙,上有明显的龙脊,龙身蜿蜒盘旋于江中。基座本身就像一艘坚固的大船,可以抵御江水冲击,江水越大,龙蟠矶越显神威。江水一涨,就会自然分流泄势,不会形成直撞,减轻了水力对亭阁的冲击。
可以说,观音阁站立不倒的最大本钱,就是这条卧龙,正如俗语所说的“龙生九子各不同,龟壳龙蟠定江心”。龙蟠矶基础稳如泰山,红砖墙体又牢固耐水,观音阁在逆流的激浪中屹立至今,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工匠精神和建筑智慧!
观音阁历尽沧桑,像一艘破破的小木船,在滚滚洪流中摇曳。千百年来,它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终于赢得“长江第一阁”的美称。这亭亭玉立的江心古阁,饱经风霜却依旧屹立,它那种百折不饶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每一个见过它的人。
1986年,作家巴金坐一叶扁舟,穿行万里长江,寻访沿途古迹。当他的小船驶进观音阁下时,猛然抬头,只见一座小小亭阁矗立江心,独自承受滔天巨浪的拍击冲刷,顿时感慨万千!巴金在他的文章中称赞观音阁为“长江第一景”,这一评价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承。
观音阁屹立江中700年,久经风霜却从未拆迁。因为这里河面最宽,江水最急,一般人很难靠近,更遑论动手拆除。它就这样栖息在江心,成为长江中最牛的“钉子户”,让人叹为观止。这座小亭何其幸运,驻足大江东去,见证沧海桑田。它以一种执着倔强的精神,抵御着时光和江水的冲刷侵蚀。即便江水漫过脚下,吞没全身,它也从未放弃,只为守望这江山社稷。
观音阁历经近千年的沧桑巨变,无数朝代王朝在它身前蜂拥而过,它持之以恒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铭记先人留下的智慧和坚持,在前行的道路上不忘本心,学习观音阁顽强向上的品质,在生活和工作中砥砺奋进,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屹立不倒,生生不息。
点亮【赞】和【在看】,愿你身体康健,手里有钱,身边有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