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第四大城市德阳对比湖北第四大城市荆州,城建谁更胜一筹?


戳上方蓝字“千屿千旅”关注后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阅读文章!
德阳市位于四川中部,是四川省第四大城市。德阳作为四川的新兴城市,近年来抓住成渝经济区和西部崛起的机遇,城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与传统古城荆州相比,德阳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是否更胜一筹呢?

城市面貌
德阳市区总面积为582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灌江、灌河等。近年来,德阳将城市建设的重点放在提升城市品质上,打造绿色、智慧、人文的现代化城市。市区内绿地面积达到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1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90%。同时,德阳还将古蜀文化作为城市特色,保护明清古建筑,建设众多的古蜀文化广场,如古蜀文化博物馆广场、古蜀文化展示广场等。晚上,古建筑与桥梁灯光照明形成的“光彩古城”美丽绚烂。这种将现代化发展与古蜀文化相融合的城市建设,使得德阳以崭新的面貌示人。
荆州市区面积759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长江和沙河。荆州是古“荆州”的故地,有着悠久的历史,保留了众多的古迹名胜。近年来,荆州在发展现代产业的同时,也在保护古城风貌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荆州老城区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杜甫草堂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天,古城墙和古建筑隐现在现代城市之间;晚上,则以“两江四岸夜景一城”著称,多座历史古桥与长江北岸、沙河两岸的现代光影建成一个浪漫诗意的夜景风光。
由此可见,德阳和荆州在城市面貌建设上都比较成功,都将现代化发展与历史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但从城市绿化和人文特色塑造来看,德阳略胜一筹。德阳的城市绿地面积以及以古蜀文化为核心的城市人文特色更具特色。

产业结构
德阳主要的支柱产业是电子信息、轻工纺织、食品饮料、机械制造和化工五大产业,其中又以电子信息产业最具优势。德阳拥有国家级高新区——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聚集了众多高新技术企业,是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019年,德阳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8%,成为德阳经济增长主动力。德阳还依托传统工业基础,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建有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3D打印产业创新中心等,正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荆州的支柱产业是汽车制造业。长江经济带国家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创新中心落户荆州高新区,荆州依托东风公司而发展起来的汽车产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被誉为“西部德国”。此外,荆州还发展文化旅游业,依托古城风貌和文化古迹,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相比之下,荆州的产业结构不如德阳多元。
从产业结构来看,德阳的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更具发展潜力,产业布局也更合理,整体产业结构更趋优化,略胜荆州一筹。

城市功能
近年来德阳加快培育城市功能。德阳建设为全国第七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拥有国家火炬中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科技创新能力位居四川省前列。此外,随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启用,德阳利用邻近机场的区位优势,打造航空物流产业,建成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航空物流产业对德阳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德阳还加快发展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建有西南地区最大的高等医学院——西南医科大学,以及德阳师范学院、四川文理学院等高校。
荆州作为长江金融商贸物流中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荆州港年吞吐量超过2亿吨,已经跻身世界大港之列。同时荆州还打造韩城回族旅游经济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在科教、医疗等方面,荆州的功能不如德阳丰富。
从城市功能来看,德阳在科技创新和高端产业方面具有较强的功能,公共服务设施也较为完善,功能更趋丰富化,略胜荆州。

城市规划
德阳市于2016年公布实施了新的城市总体规划,按照“一核、两轴、三圈、多组团”的思路布局城市空间。其中,“一核”指建设德阳新CBD核心区;“两轴”指沿途城市快速路和城市次快速路;“三圈”指老城区、城市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多组团”指建设多个组团式产业园区和社区。此规划充分考虑了德阳的发展定位,合理布局了功能区,也为德阳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荆州最新的城市规划也采用了“多中心、轴组团”的结构。其中,“多中心”指建设沙市历史文化中心、微山湖生态休闲中心、龙王山商务中心三大功能区;“轴组团”指依托城市主轴线和组团发展区域,建设产业园区和各类社区。与德阳规划理念类似,也强调合理规划城市空间。
从城市规划理念来看,德阳和荆州不存在太大差异,都做到了因地制宜,两者势均力敌。
当然,城市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德阳和荆州都在努力拓展自身发展空间,以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展望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这两座城市更加灿烂的明天。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