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养生的精义,中和有节


儒家养生思想,千言万语,究其核心,可以用“中”、“和”两个字来概括。儒家重要经典《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汉代儒家大师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中进一步加以发挥说:“成于和,生必和也;始于中,止必中也。中者,天地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又说:“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

儒家把“中”、“和”提到至高无上的“天道”的高度,“致中和”,便是“循天之道”,不论“理天下”或“养身”,都贯彻这一原则,故董仲舒说:“循天之道,以养其身,谓之道也”(同上)。
荀悦《申鉴·俗嫌》:“或问曰:‘有养性乎?’曰:‘养性秉中和,守之以生而已’。”养性只要守中和而已,如矫枉过正,则非中和之道矣,故荀悦进一步指出:“若夫导引蓄气,历藏内视,过则失中,可以治疾,皆非养性之圣术也。夫屈者以乎申也,蓄者以乎虚也,内者以乎外也。气宜宜而遏之,体宜调而矫之,神宜平而抑之,必有失和者矣。夫善养性者无常术,得其和而已矣”(同上)。荀悦“养性无常术,得其和而已”,可谓一语破的,说出了儒家养生法的要旨。
《易》之节卦,为吉卦之一。兑下坎上,刚柔分而刚得中,节之象也。不节则坚刚太过,故曰“不节若则嗟若”;苦节则俭过而吝生,故曰“苦节贞凶”;惟从容中
道,则安节、甘节,为亨为吉。节卦之《象辞》曰:“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儒家于食、色二端,不禁不绝,惟节之而已。《礼记·礼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欲和性欲,同为生物之本能。本能无所谓善恶,但不加节制,便易流于恶而伤身败德。

《易》之颐卦墨,像张大的嘴巴,上面是艮卦,艮为山,象征上颌骨之不动有似于山;下面是震卦,震为雷,象征下颌骨之常动有似于雷。颐卦之《象辞》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孔颖达说:“人之开发言语,咀嚼饮食,皆动颐之事,故君子观此颐象以谨慎言语,裁节饮食。先儒云:‘祸从口出,患从口入’,故于颐养而慎节也。”
《易》之损卦,兑下艮上,损卦之《象辞》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朱熹说:“欲之起则甚微,渐渐到炽处,故曰‘窒’,窒谓塞于初。古人说‘情窦’,窦是罅隙,须是塞其罅隙。”又说: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朱子语类》卷七二)。“惩忿如摧山”,山者良也,言其不易;“窒欲如填壑”,壑者与泽同类,泽者兑也,言其难满。成语有“欲壑难填”的话,譬喻精切,即源于此。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有异于佛、道之出家绝欲,这是儒家养生法与佛、道不同处。

故儒家养生思想的核心是“中和”,而要达到“中和”的状态,即“致中和”,则惟“节”之是求。此儒家养生之精义,历古不磨之微言也。
西洋参的“黄金搭档”已找到,搭配泡水喝,肝或变干净,睡眠也好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