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吸出来的瘀血,是体内的毒素?告诉你真相,看完涨知识了


导语:近年来,前所未有的养生热度表明了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

生活中,像经络、气血成了一些养生人士的常用语,常见的足疗、刮痧成了人们热衷的休闲养生方式,有的人为了防病,开始素食养生,还有部分人开始了拔火罐!
拔罐本来是中医上传统的一门理疗方法,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但近些年开始受到养生爱好者的追捧,拔罐养生法逐渐流行起来。
拔火罐:
拔罐的原理就是利用负压去刺激穴位,达到治疗的作用,就是用罐的负压作用于人体。
每个方法都有每个方法的特性,比如针刺,是借助于针通过穴位直接作用于静脉上,起到沟通表里、调整气血的功用,灸法是通过热疗去治病。
拔罐是利用负压去治病的方式,利用负压把罐吸附在要治病的区域或者穴位上,有祛风散寒、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的功用,既可以起到局部的治疗作用,也会刺激到下面的腧穴,对于经络产生治疗的作用,就是作用原理。

拔火罐吸出来的瘀血,是体内的毒素?告诉你真相,看完涨知识了
拔火罐是运用玻璃罐或者竹罐器具,通过在里面点火的方式将氧气或者空气燃烧之后形成负压,吸附在人体的表面。
主要作用于一些肌肉比较丰富的地方,如后背、腹部以及大腿,因为肌肉丰富所以能够吸附,可以通经活络、活血化瘀。
局部气血不通的话采用拔罐,它能够疏通局部的气血,还能祛风散寒,感冒的时候通过在大椎或者后背膀胱经拔罐,可以祛除寒气。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治疗时,玻璃罐内形成的负压作用,使患者局部毛细血管充血甚至破裂,红细胞破裂,表皮淤血,出现自家溶血的现象。
随即产生一种组胺和类组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自己各个器官增强机体功能活动,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现代医学还认为拔罐负压的刺激能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充血状态,加强患者全身的新陈代谢,改变局部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还有白细胞吞噬活动,增强机体体能,即人体免疫力。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内压对局部部位的细胞能加速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环,促进患者胃肠蠕动,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促进和加快患者肌肉和脏器对各种代谢产物的消除排泄。
拔火罐还可以除湿气,让患者的湿气可以通过体表排除,临床上湿气比较严重的患者通常拔火罐后可以出现局部拔火罐位置特别黑紫的情况,这种患者通常就属于湿气比较严重的。
拔火罐出血快凝固说明淤阻较重,拔罐后会有皮肤隆起和充血、淤血现象的发生。
依此可以辨别病症的实虚,如果皮肤充血、淤血的颜色为鲜红色,皮肤隆起的程度不是十分的明显,则为实证、热证。
如果皮肤充血,淤血的颜色较暗红发紫,皮肤隆起的程度比较明显,则为虚证、寒证,淤血性质可以辨别病症的轻重。

如果淤血的颜色鲜红、不易结块,表示病情较轻,淤血中水分多,则表示病症湿重,若淤血多为黄水,则表示湿热,若为清水,则表示寒湿。
总结:淤血并不是毒素,也没有科学依据,正常拔火罐之后,皮肤上都会出现一片青紫色瘀斑,许多人认为这是毒素,其实是皮下毛细血管破裂产生的结果,是体内湿寒气的原因!
阅读延伸:拔火罐的方法
火罐: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排去空气,即借燃烧时火焰的热力,排去罐内空气,使之形成负压而吸着于皮肤上,称火罐法,又可分为四种:
投火法:用小纸条点燃后,投入罐内,不等纸条燃完,迅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吸于体表。
内火法:以镊子夹住点燃的酒精棉球,在罐内绕一圈,迅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有吸住。

贴棉法:用1厘米见方的棉花一块,不要过厚,略浸酒精,贴于罐内壁中段,然后点着,罩于选定的部位上,即可吸住。
架火法:用一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直径2~3厘米,放在被拔部位上,上置小块酒精棉球,点燃后将罐扣上,可产生较强吸力,使罐吸住。
拔罐后的注意事项:
拔罐后要在拔罐部位来回揉搓几下,使瘀血的地方肌肉得到放松,直到皮肤发热,然后在背上盖一块毯子,不要着凉。
拔罐以后8小时之内千万不要洗澡,因为拔罐之后的皮肤细胞处于张开状态,洗澡势必会把大量的湿气带入体内,适得其反,当天最好不要吹风、吹空调,跟洗澡的原理是一样的。
拔罐以后尤其要注意睡觉时床单的卫生及干湿状况,因为此时皮肤处于很脆弱的状态,要是床单不够卫生和干燥,很容易引起皮肤过敏。

蒲公英和它天生一对,喝一段时间后,或对身体有好处
4个不起眼的习惯 正在“毁掉”你的肾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