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阙,即俗称之肚脐眼。焦会元撰《(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解释它的生理位置、特性与得名意义时说:“神阙者,神之所舍于其中也。上则天部,下则地部,中为人部;两旁有天枢、肾俞,上有水分、下脘,下有胞门、横户,脐居正中,如门之阙,神通先天。父母相交而成胎时,先生脐带,形如荷茎,系于母之命门,天一生水而生肾,赖母之气以相转,十月满,则神注于脐中而成人,故名‘神阙’”。
神阙因其在人身上下、左右的中部,乃“居中立极”,是人体太极气化,即气机升降出入的总枢,所以能分清浊而别阴阳,激发脏腑经脉气血的生成与运行。气功修炼者意守神阙,可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及“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效。
今据医家典籍,介绍它与脏腑经脉的神阙与肝相通:《灵枢·营气》载:“上行至肝,……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从现代解剖学来看,脐下腹膜有丰富的静脉网,联结于门静脉(肝脏),在胎儿时期,脐静脉直达肝脏。这些说明神阙与肝脏是相通的。
神阙与脾相通:《灵枢·经筋》载:“足太阴之经……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另外,冲脉挟脐上行,脾经之公孙穴通于冲脉。
神阙与肺相通:《灵枢·营气》载:“故气从太阴出……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阳”。另外,神阙穴在任脉上,而肺经之络穴列缺通于任脉,因此神阙与肺脏及肺经是相通的。
神阙与肾相通:肾脉挟脐上行。肾为先天之本,神阙亦为先天之本。《道藏》中称:“神阙为心肾交通之门户”。
由于五脏与六腑的经脉之间有互相络属的关系,因此,神阙既与五脏相通,则必然与六腑亦相通,即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六腑亦有经络直接与神阙相联络。气功修炼者意守神阙,即予神阙加以刺激,就必然会调节五脏六腑之阴阳气血,从而能调治五脏六腑及其所属体、窍、肢、节等多种病变。
神阙与十二经、八脉:奇经八脉中有任、督、冲、带4条经脉直接通于脐部。《素问·骨空论》指出:任督脉“其小腹直上者,贯脐中央……”带脉“横绕腰腹周围,前平脐,后平十四椎”;“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任督脉分别主一身之阴阳,督脉上有许多穴位是与手足三阳经交会,故神阙穴通过任督脉与全身的阴经、阳经相联通。
带脉横行于腰腹之间,能“约束诸经”,足部的阴阳经脉都受带脉的约束,又由于带脉出自督脉,因此神阙穴可以通过带脉与足三阴、足三阳6经及督脉相联系。
冲脉上行至头,下行至足,贯穿全身,为“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能调节十二经气血,其脉气在头部灌注诸阳,在下肢渗入足三阴,并与肾经、胃经相并上行,因此,神阙穴亦可以通过冲脉与十二经脉相通。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气血之生成,十分有赖于神阙穴之间的作用。《难经·八难》曰:“诸十二经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难经·六十六难》则指出:“脐下为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这充分说明神阙穴是人体生命重要之所在。
由于神阙穴既可补生气之原,调理阴阳;又可助气机的升降出入,以升清降浊,因此历来的医家与养生家均重视之。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等医书,载方共233首,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外治法是讲在神阙(肚脐)填药、敷药、角灸等;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擅长应用神阙以诊断疾病和判断预后;宋金元时期,外敷神阙以治病运用之广泛,方剂之繁多,为前所未有;明清时期应用神阙是更加活跃,龚廷贤《万病回春》中说:“神阙疗法能除百病,保一身之康宁……,其效如神,其应如响;复有回生济世之力,保命延年之妙”。清朝编写的《医宗金鉴》中明确指出神阙穴“主治百病”。该书记载有在神阙穴上贴、填、纳、涂、、掺、蒸、熏、灸等各种疗法,说明外治神阙穴已积有丰富经验,在社会上甚至在宫廷内都已接受。
近年来,根据文献资料的整理与报道,神阙穴外治法已发展到可治疗传染病、内科、妇产科、外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等各种疾病有150种之多。
修炼气功者一般都意守气海、关元,这些部位的意义,其实是和上述神阙的意义是一致的。笔者经过十多年的气功实践,对意守这些穴位与意守百会、腹中、命门、会阴、涌泉及劳宫等穴作过比较,以前者在激发经气的生成、运行及治病效果上为优。
意守神阙,含有理论性、实践性与科学性。我们应掌握人体气化的总枢纽——神阙以进行整体调整,以达祛除疾病、身体健康之效。(谢祥灿)
长期吃降压药,会引起钾缺失?缺钾表现、低血钾症的预防,需知晓
袁师懋道长武当养生八段锦教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