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是好汤,喝错遭殃



关注我——每天都有新气象

本文作者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田晨光
自古以来,“汤养人”已经深入中国人养生观念的深处,成为保健的核心方法之一。
“汤养人”的道理其实很简单:长时间熬煮的汤,其中的食物成分在高温、水及佐料的帮助下,蛋白质、淀粉等部分或彻底分解,成为氨基酸、多糖、脂肪酸等基本成分,营养更容易消化、吸收和利用,有利于营养的摄入。适合老人、孩子,也适合肠胃功能不好、久病虚弱等人群。
汤的熬煮可能还起到以下一些作用:杀灭有害微生物、细菌、病毒等。这样就减少了感染,尤其是肠道传染病的发生;部分植物、肉类中的有毒有害生物碱、小分子肽等被分解、被灭活。
可是,汤是好汤,人不是“好人”。“三高”患者、体重超标和肥胖患者就不适合经常喝汤。

01、不是汤不好,是没喝对
浓汤,高汤含嘌呤、油脂、钠较多。高汤之所以好喝,做菜离不了它,就是因为其中含油多、氨基酸相对丰富,一个字“香”。
但是,油脂的热值很高,每克能产生9千卡热量。
相比较而言,蛋白质和淀粉每克约产生4千卡热量,所以,高汤不大适合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患者经常食用。
有些人喝了浓肉汤,第二天早上采血化验,血脂高得测不出来,血液呈乳白色。这种情况有诱发胰腺炎、脑梗、心梗的风险,其危害可想而知。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已经把汤上边漂的油都撇出去了。事实上,油是撇不净的,因为有一部分是溶解在汤中,看不见。
牛杂汤、大肠汤、脊椎骨、骨头汤可以补钙,但是更补“尿酸”,因为其中的嘌呤含量很高,不适合高尿酸、痛风患者食用;面汤、米汤含“糖”多,不适合于糖尿病患者食用。
因为各种淀粉,无论是粗粮还是细粮,或者山药、芋头等这些不被大家当成粮食的食物,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淀粉,经过高温长时间煮沸,被分解为分子量较小的寡糖、糊精等,就更容易被肠道中的消化酶进一步分解为单糖,比如葡萄糖等,吸收得更快,对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的冲击就更大,是造成血糖波动的常见原因。
有些人喜欢酒后喝羊肉汤,据说是养胃。可能吧,但是它也养膘呀!
这种习惯的后果是大腹便便、腰围超标的中心型肥胖,是“三高”的不二人选。
据说有些人离开汤就“活不成”,这也仅仅就是一种习惯,更没必要上升到“养生”层面找理由。
02、不喝汤,喝什么呢?
能代替汤的主儿很多:牛奶、蛋白粉、咖啡、茶等。如果你不喜欢,那就喝水,简单、实惠、养生!
如果非要喝汤,我们怎样才能取其精华,避其危害呢?
办法是:少点,每次尽量少喝,量越少影响越小;淡点,少放食材多添水,海鲜类食材炖汤就不要再加进去高汤了,清汤就很好;短点,熬煮的时间短些,时间短,食物分解不充分,反而有利于“三高”患者;
稀点,偶尔喝点汤,别顿顿吃饭离不开汤。
汤是好汤,但是,不一定养所有人!适合才是好。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