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型穷人越来越多:连1000块钱都拿不出来


点击👆王者的视角👇关注我,右上角“...”设为★星标★

这是心光挑战连续1000天日更&第150篇原创日更
以下是正文
对于贫穷来说,如果习惯了,也就不再是问题。而对于那些心有梦想,却不得不面对贫穷的人来说,则是难以描述的不甘与压抑——心光。
有客户找我解决债务的问题,夫妻两个总计有100多个,说是房子都做了一押二押,每天非常焦虑,有些信用卡和网贷已经是二次逾期了。
她说非常焦虑,现在催收电话又多起来,可是1000块钱都没有,得等下个月的工资。这才11号,工资到手还得要一个月,除去生活费,大概也只有1000多了。
她的生活像走进了死胡同,生活被限制在这1000块钱以内了:家住江夏,在光谷上班,交通不便只能开车;每个月赚着到手就剩不下多少的工资;每天焦虑着上百万债务的各种压力和严重后果……
这就是典型的“新型穷人”,不知道这种人在其他地方多不多?
新型穷人,就是指那些表面上风光,有房有车,生活在武汉,但事实上却是身无分文,甚至负债累累的人,也就是有住房却还不起房贷,有车子却加不起油的人。生活在武汉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但内心却不像外表那样风光,房贷、车贷、贷款等等压得他们根本喘不过气来,也算是武汉版的“新型穷人”了。
开篇就提到,如果一直贫穷,还可能以苦作乐。可是“新型穷人”,多是指过去不是穷人,至少外表不是穷人,别人也认为他不该是穷人,但只有自己知道已经负债累累、千疮百孔,这种心理落差与煎熬,不经历的人,很难有很深的共鸣感。
武汉版新型穷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毕业后就业没有几年的人:
在武汉院校众多,2022年的数据显示当年在校大学生数量高达168万,位居全国第一,比第二名的广州要高很多。每年留汉就业的不在少数,再加上回流的部分学生,而武汉的工资水平,与沿海及发达城市相差甚远。
就业没有几年的这批年轻人,收入3000-6000,除了生活费外,根本就攒不住钱,往往还需要用各种网贷、信用卡,寅吃卯粮,来缓解生活压力,久而久之,也会有负债。
第二种是在武汉打拼的普通人:
他们背井离乡来到武汉打拼,这里的工作机遇显然更多一些。可是他们往往是学历不高、见识不够,只能从事一些体力、简单、可替代性强的工作,工资收入自然要低很多,除非做得非常具有突破性,否则也只够温饱,略有结余而已。
随着就业岗位的减少,本科学历的普及,他们的竞争力越来越小,只能做一些收入更低的工作,这些人即便在武汉有房有车,也只是城市的最底层,每天都要为了生计的而奔波。
第三种是背着巨额房贷车贷及其他贷款的人:
当他们身背房贷车贷的时候,就把自己的生活卖给了未来,口袋里的钱已经不属于自己,每个月必须要偿还各种贷款、信用卡。除此之外,他们本质就是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在贷款那一刻起,就被套牢了。
每个月辛苦挣来的微薄收入,最后都用来还了房贷车贷,还有其他信用贷,基本上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就要断贷断供。当然现在断供断贷的人非常多,没有断的,也在焦虑还款的问题。
第四种就是各种被割韭菜的人:
这种人群在新型穷人里是占比最大的。世界要发展,财富要流动,本质上就是各种“收割”,只是谁割谁而已。有一部分人即使有短暂的风光,也难逃被反复收割的命运,最终导致自己负债累累,生活困境。
像一些宝妈、负债者、大学生,就是容易收割的对象。他们对于财富产生了盲目和错误的追求,追求速成,追求捷径,追求毕其功于一役,就有无数的镰刀收割他们。
真正能够让一个人觉醒的,不是道理,而是南墙。新型穷人都在为自己的选择埋单,只是这个代价太大,有人终其一身都无法上岸,家底厚点的还有回旋的余地,而普通人则掏空腰包,一辈子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上岸的唯一方法,就是让认知、能力匹配得上自己的欲望,否则欲望就是万丈深渊。
你身边这样的新型穷人,多吗?
往期精彩推荐:
大量平庸到令人发指的高学历,背后是这样
反收割指南:每次经济危机,为啥富人毫发无损,中产却成洗劫炮灰
普通人财富上限就是200万,超过就不要再瞎折腾,要这么做
8亿负债人终迎大结局:可分期30年的债务银行,或是最佳解决方案
公务员12000元退休金,引发众怒:差距怎么那么大,道理何在

加微备注“咨询副业”,索取具体说明
欢迎点赞、在看、分享,滑到文章下方写留言!
包你好运连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