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伤寒、怕冷、心悸、结节”等问题,不可或缺的一味药!



我最近很喜欢看辩论,感觉这是一种可以打破固有思路,减少偏见的好办法,而辩论看多了也会有后遗症,最近我就常常在想:术与器究竟哪个更重要,武术与武器,药方与药材究竟应该先学哪一个呢?
虚幻到武侠世界中,黄药师的“玉箫”,杨过的“玄铁剑”,黄蓉的“打狗棒”;细碎到生活琐事中,煮夫们手中的“新鲜的食材”,樵夫“砍柴前反复摩擦的柴刃”,将军“经过锤炼的军队”,良工治下的“砖瓦”……当李白弄丢了“酒壶”,李寻欢手上没有了“飞刀”,他们还会是他们吗?

◎八岁手绘
孔子有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前我们聊过很多“医方医案”,今天我们也来聊聊医者的法器,聊聊医圣张仲景的趁手兵器——桂枝。
桂枝
说起桂枝,很多喜欢中医的朋友可能直接想起了解表散寒的“桂枝汤”,而不太熟悉中医的朋友,可能模糊到“桂枝、肉桂、桂皮、肉桂粉”都分不太清。
其实,中药的世界丰富多彩,它就是百晓生的《兵器谱》一样,有夺天地造化的雪莲,有袭日月精华的灵芝,有补元气吊命的人参,也有通腑气护周全的大黄,每一味都拥有自然赋予的独特力量,医圣手中的“桂枝”就好像张无忌习得的“九阳真经”,每深入一层,都可以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 
桂枝,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而名称上与它比较接近的这几味中药。肉桂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也就是说桂枝与肉桂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只是他俩性格上不太相同。而肉桂粉就是肉桂研末的粉,是西点烹饪时的常见佐料,中式厨房中常用的“桂皮”来源就相对宽泛一些,许多樟科植物的干燥树皮都可以被当做桂皮使用。

△肉桂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桂枝,味甘,具有辛温之性,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之功。位列《神农本草经》上品之列,书中言牡桂:“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伤寒杂病论》中载方300余首,含有桂枝的就有70余首,也就是说每4~5首方剂之中就有一首含有桂枝的方剂出现,所以说想要理解经方,就要理解桂枝,这话儿一点都不夸张。下面,就让我们重读经典,看看桂枝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发汗解肌
桂枝温煦,具有辛热发散之力,而辛温解表之药多兼“苦味”,就像麻黄一样,辛散苦泄,可以使皮毛大开,表邪得散。而桂枝不同,它更类似于“防风”,是辛温之中略带甘味,甘温善补,这也成就了桂枝“甘温通阳扶卫”之能。所以,对于外感风寒表证,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皆可选择桂枝。
经方在治疗风寒表证时有两大祖方——麻黄汤和桂枝汤,而这两首方剂中均含有桂枝。那么,如何区分这两首方子呢?有一句话,叫做“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
而这里的“有汗”则表达出了桂枝在“解表”方面另一大优势——调和营卫。
《灵枢》中记载:“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身心,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营气出自中焦,性质柔和,内守而属阴,有化生血液、营养全身之用。“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性善走窜,卫外而属阳,行于脉道之外,护卫肌表,保护机体免受外邪侵入。
当人体营卫不和,外感风寒时,会出现自汗的症状,这在《伤寒论》中也有表述,“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要打破这种僵局,就要使用桂枝汤来调和营卫。桂枝辛甘属阳而善走,与卫气性质相符,其辛散通脉之力,行走脉外,护卫肌表腠理。当然,还有不可或缺的另一味药——白芍。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属阴而质润,有和血养营之效。最重要的是两药必须等量配伍,才能起到阴阳交汇,调和营卫气血,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也就是说在“解表”方面,桂枝较为温和中庸,它能够与麻黄相合,速散表寒,适合于体质结实,表实无汗的状态;桂枝也能够与芍药相合,调和营卫,适合于平素体虚,常自汗出之人,偶感寒邪的情况。

温通经脉
桂枝是肉桂树的嫩枝入药,具有类似于“肉桂”一样的辛散温通之能,相比于肉桂而言,又具有更强的走窜之性,能够温经通脉,散寒止痛,适合于寒凝脏腑经络引起的疼痛问题,比如《金匮要略》中言:“诸肢节疼痛……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神农本草经疏》中载:“桂枝主头痛,风痹骨节挛痛”等等。

温经止痛——小建中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
温经散寒——桂枝加桂汤,温经汤等。
温通心阳——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

其实,在大家潜意识里都是会用解表药的,就拿生姜来说,淋雨受寒时,大家知道喝些葱姜水散寒,经行腹痛时,也会知道红糖姜水温经止痛,而桂枝“温经通脉”的原理正是如此。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收引、凝滞主痛。寒邪凝滞脏腑、经络就会引起一系列以疼痛为主的表现,而桂枝不仅能够辛散表寒,还能温通经脉。近代著名中医大家张锡纯就曾说“桂枝,为其味甘,故又善和脾胃,能使脾气之陷者上升,胃气之逆者下降,脾胃调和则留饮自除,积食自化。” 
比如,“脾虚的肚子痛”,这也是当代快节奏生活方式下普遍存在的一种“消化系统问题”,张仲景说:“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者,小建中汤主之。”

◎八岁手绘
小建中汤就是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成的方剂,此方特别适合于桂枝体质之人,就是那种体质柔弱,体型消瘦,肤色白而缺乏光泽,腹部扁平而腹直肌拘急,易心动悸,自汗出,唇色暗淡而不红,舌体柔色暗淡,舌面润苔薄白,敏感寒冷及疼痛,睡眠浅,或多梦。
再比如,寒邪凝滞下焦,就会引起一种病,叫“奔豚”。“豚”就是小猪,“奔豚”就是形容腹部有股“莫名的气体”在向上乱窜,就好像小猪在跑一样。病奔豚之人,常会伴有胸腹部疼痛,头昏目眩,心悸烦躁,过后一切如常的表现。伤寒有云“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桂枝加桂汤中桂枝用到五两,以平冲降逆,治疗因发汗太过或误用温针引起的心阳虚而诱发之奔豚。从药物组成上来看,全方药物与桂枝汤相同,只有桂枝用量增加了。周岩在《本草思辨录》中说“惟辛温能止其冲,桂枝乃下冲妙药,仲景屡用之。”
然后,在这里还要多说一句,奔豚是一种症状,辨证时也需要分清寒热。属寒者,宜桂枝加桂汤;属热者,当选奔豚汤,千万不能见到有气上冲,就选择桂枝加桂汤。
若汗后身疼痛者,属营卫不和,经脉失养,不荣则痛,治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以桂枝温通经脉,和营卫调养关节肌肉,使疼痛消除。如桂枝与人参的配伍,入里温补脾阳生津益血,在外调补卫阳驱邪。《医宗金鉴》赞曰:“桂枝得人参,大气周流,气血足而百骸理;人参得桂枝,通行内外,补营阴而益卫阳”。故四肢关节、肌肉等部位因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出现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等疼痛症状的,皆可从桂枝的配伍中寻找思路。
而且桂枝不仅能用于风寒之证,风湿化热者也可用桂枝以温经通阳止痛,兼用养阴清热之品佐制,又如当归四逆汤中,以桂枝温经散寒,改善四肢厥冷,温经通脉,止关节痹痛。

助阳化气
《黄帝内经》言:“阳化气,阴成形”。
人体的正气是无形的,属阳,它是精血津液有机转化的必备之品,如果体内阳气不足,那么,不仅是卫外之力不足,容易引起外邪侵袭,而且也会因为阳气运化无力,导致“水湿、痰饮、痰核、瘰疬”等阴寒的病理产物羁留不化,比如肾虚腰痛,水湿水肿,结节,肌瘤等问题,都需要“桂枝助阳化气”之功来解决,如苓桂术甘汤、五苓散、桂枝茯苓丸、肾气丸等。
金匮肾气丸,又名桂附地黄丸,是由六味地黄丸配伍“桂附”而成,“附”就是附子,而“桂”当然就是“桂枝”了。《药雅》中有言:“桂枝佐附子可壮阳”,意思是说桂枝与附子配伍可鼓舞阳气。在大量滋阴药中加入少量的桂枝与附子,取微微生火之意,契合“少火壮气”。

◎八岁手绘
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外邪束缚肌表,水湿运化失常,则会引起水肿或小便不利。“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桂枝性温,既温扶脾阳以助运水,又可温肾阳、逐寒邪,祛水湿痰饮。故而桂枝与茯苓的温补相合,常常是调治水湿停聚诸证的常见组合,正如尤在泾所言“桂枝得茯苓则不发表而反利水”,故而,五苓散以桂枝温化膀胱之气而利小便,苓桂术甘汤以桂枝振奋胸阳以畅呼吸,桂枝茯苓丸以桂枝辛散温通以化癥。
再有,就是女性经水问题。虽称水,实则为血,经水始于肾精,成于中焦脾土,脾阳化生营血,血满而溢。惟经脉通调则经水应时而下,故妇人之证多在肝脾二经。《四圣心源》中有妇人“调经养血之法,首以崇阳为主也。”以“阳化气,阴成形”,女子以肝为先天,多阳气不足,阴血不充,易郁易寒。桂枝辛温为阳,入肝行营血,疏肝理气以调经,其发散之性还能升清阳,增强脾胃运化。调经养血,用桂枝则血脉通达,经水条畅;辛散温通,得桂枝通调则郁积自散,故名医黄元御谓桂枝“非群药所能及也”。
好了,这就是医圣张仲景的招牌利器“桂枝”。
如果说想要找到补气的思路,就要从“四君子汤”中寻找,那么,不夸张的说,想要解决“寒邪致病”的方法,就要从“桂枝”入手。它体轻,色赤,柔嫩细条,芬芳馥郁,轻扬温通。辛散之中又具有“甘味”,温通之下又善与芍药、茯苓相合,实在是中庸之下,力道雄浑之品。
— THE  END —
相关文章回顾
☼名方桂枝汤对应的中成药桂枝颗粒,我们也要学会用它
☼心胸满闷水湿重,拨开云雾见光明——苓桂术甘汤
☼您的好气色,桂枝茯苓丸来帮忙!
更多相关文章请在公众号内搜索
☼文章搜索指南
❀文章◎香薷
❀编辑◎香薷
❀审校◎紫叶
❀封面图◎包图网授权
❀文中图片均已注明来源,未经授权请勿擅用。

罗博士视频号-【罗大伦频道】现已正式开通啦!
日后会持续不断为萝卜丝们奉上精彩的视频内容,欢迎大家关注,这样就可以及时看到罗博士视频啦,也不错过以后的同步直播哦(有可能)~

罗博士说,伴着视频读文章,更香哦!
罗博士抖音号“罗大伦讲国学”上线啦!本账号内容为分享国学心得,品味人生智慧,欢迎新老朋友们关注支持~
关注抖音“罗大伦聊天室”可收看罗博士直播,直播时间为每周一到周五晚上八点至九点,直播内容为国学易经。
因抖音平台规定较多,请大家不要在直播间咨询中医相关内容。欢迎大家收看。

有奖征文
如果您也有与中医不得不说的缘分,可以将您的故事落笔成文随时投递给我们,文章请以word文档的格式投递至我们的邮箱
syyuandongli@sina.com
投稿的文章请保证原创,并附上您的微信昵称、姓名、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我们筛选后会向作者获取授权,刊登在频道的栏目中,一经刊载,将为您送上罗博士的亲笔签名书哦~
感谢大家的积极反馈,我们期待您能够将您与中医的故事分享给我们与更多的萝卜丝,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罗博士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有如下四个,大家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除此之外皆属仿冒,请大家切勿上当!

罗大伦频道
微信号:luodalunpd
大伦书院
微信号:Dalun_sy


大伦育儿说
微信号:dalun_yes
罗大伦博士
微信号:Drluodalun

🔹本公众号原创文章版权归本号所有,如需转载请给编辑留言,并标明出处。禁做商用。
🔹本公众号所转载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交流,均在合理使用范围内。若所引用的图片来源、数据来源、文字版权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其他权利,烦请告知编辑,编辑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本公众号拥有罗大伦博士之肖像权,如有未经允许,擅自使用者,本公众号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由北京市中喆(沈阳)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本号将对任何未经授权转载、乱作商用以及经警告拒不删帖等侵权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