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用过“麻黄汤”吗?如果觉得没有,那么,流感时您用过风寒感冒颗粒吗?
其实,此药就是源于伤寒经方麻黄汤,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曾一度被认为是“虎狼之药的麻黄汤”究竟有哪些可怕之处?以及此方又擅长解决哪些流感问题?毕竟,面对当下复杂多变的疫疠毒邪,多一种思路,就多一分胜算。
中药“美林”
我相信经过数轮的新冠之后,大家对于“美林”等解热镇痛药物都不会陌生,体温超过38.5℃,喝15毫升美林,然后等待身体出汗退热,而麻黄汤在一定程度上就相当于中药版的“美林”。
为了大家能更清晰地了解“风寒感冒颗粒”的组方思路,我们就先来聊聊这味“虎狼之药麻黄汤”。
麻黄汤是方剂学的开篇,但同时也是鲜少有人提及的方剂。中药种类数以千计,有毒的也不在少数,而偏偏老师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对“麻黄”有些额外的叮嘱,会要求我们下课后要自己“品一品麻黄,去感受它辛辣刺激”的味道,以此在我们心中埋下“慎重”的种子。
而时间再往前推,医者们对于麻黄的态度又是什么样呢?
我先来讲一段故事,主角是民国时期名医恽铁樵,他的这一段经历也被刊登在当时《小说月报》之中,真实又伤感。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恽铁樵的14岁长子在1916年高热后夭亡,次年其二子、三子又先后因高热而夭折。这段时间正是清朝被推翻,民国初起的时候,医学上也是以温病为主流学派,正如现在“发热就用抗生素”类似。
屋漏偏逢连夜雨,越是怕什么,就来什么。
1年之后,恽铁樵的第四子也生病了,症状表现很清晰“发热、恶寒、无汗但喘促明显”,显然的太阳伤寒的麻黄证。奈何,请来的名医,虽熟读《伤寒论》,但都不敢用伤寒方,开了一系列“豆豉、山栀、豆卷、桑叶、菊花、杏仁、连翘”等轻宣疏散的方子,遂致喘热益甚。
恽铁樵踌躇徘徊,彻夜不寐,直至天明,才下定决心开了一剂麻黄汤,并且还找来夫人说:“3个儿子都死于伤寒,今慧发病,医生又说无能为力,与其坐着等死,宁愿服药而亡。”
一位名医父亲能够说出“服药而亡”的话语,可见,当时人们对于麻黄汤的畏惧已经到了何种程度,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不破不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就在前。
冲破思想的禁锢后,果然,药后“一剂肌肤湿润,喘逆稍缓;二剂汗出热退,喘平而愈。”
其实,明清到民国期间,与恽铁樵有类似经历的事件不在少数,而今大家出于思维惯性,依旧保留着对麻黄的审慎态度。今天之所以展开说这么多,是因为本次流行的“感冒”非常复杂,病原体非常多,甲流、乙流、鼻病毒、腺病毒、支原体、衣原体、以及隐藏其中的新冠病毒都有可能,这也导致发热、咳嗽等病程延长,其他并发症增多。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此时,我们更应摒弃偏见,甭管白猫黑猫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发炎症状”明显的,从温病入手;“风寒症状”明显的从伤寒入手,让桂枝汤,葛根汤,荆防败毒散,麻黄汤各显其能,“胆大心细,莫让经方蒙尘”。
下面,我们就正式开始介绍对付流感的风寒感冒颗粒。
风寒感冒颗粒
风寒感冒颗粒源于经典名方麻黄汤,但比“麻黄汤”温和,它就像“火爆的猛将军,身边配了一位绕指柔的贤内助”。
风寒感冒颗粒:麻黄、葛根、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杏仁、甘草、干姜。
●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疼,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说风寒感冒颗粒的药物组成以及选择思路。
1
无汗、恶寒
先说选择风寒感冒颗粒的要点之一就是“怕冷,不出汗”。
“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如果外感初起,恶寒怕冷的症状很明显,那就说明要从“伤寒”中寻找解决思路,如果不恶寒,只怕热就不能用了。这就是伤寒论中提纲挈领的那句话“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具紧者,名为伤寒。”
除此之外,“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寒上犯,寒凝经脉,经气不利,不通则痛,故而头痛、肌肉酸痛;寒性收引,寒邪束表,腠理闭塞,故而鼻塞、无汗、脉浮紧;寒邪束表,卫阳被遏,使气不得旁达,气壅于肺,其内在的气机具有向上向外突破之势,故而或咳、或喘。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也就是说,流感初起时,以微寒怕冷怕风,不出汗,头疼,浑身肌肉酸疼为主要症状,可兼见鼻塞、流鼻涕,或流鼻血,或气急喘促或咳嗽时,可予“麻黄汤”,也就是此药中的“麻黄、桂枝、杏仁、甘草”。麻黄“肺经之专药”,开腠理发越阳气,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桂枝透营达卫,兼以温通经脉以解除“风寒束表”引起的头疼,肌肉酸疼;杏仁降利肺气,增强止咳平喘之功;炙甘草调和诸药,使汗出不会过猛。
2
甘草干姜汤
在去年这段时间里,可能很多人都听过一个叫作“甘草干姜汤”的方子,因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仝小林院士在接受《中华医药·抗击疫情》节目采访时推荐此方。
有人说它能够提升正气,也有人说它叫“复阴汤”,其实,这都没有错。甘草干姜汤亦出自《伤寒论》,炙甘草和干姜的比例是2:1,日常使用一般取炙甘草12克、干姜6克即可。是温中复阳的基本方,炙甘草补中益气,干姜温复脾肺之阳,二药相合,温肺运脾暖四肢。
那么,两味辛温味甘之剂为什么会叫“复阴汤”呢?
因为伤寒病如果过用汗法,就会消耗机体津液出现四肢冷,咽喉干,心中烦等“阴液不足”之象,而甘草干姜汤“散寒降逆,暖脾生津”,不仅能够解决伤寒过汗,津液不足的问题,也能够调理“脾脏虚寒”或“寒凝胸腹,咳逆上气”等问题。
也正因为,风寒解表颗粒中亦含有“甘草干姜汤”的组方思路,故而,才说此药是“配了绕指柔的猛将军”。
3
理气解表
然后就是一系列“祛风解表、化痰止咳”的配伍,防风、白芷、紫苏叶祛风散寒,温经止痛,加“麻黄汤”解表之力;葛根味甘,性凉,平和药性的同时,又可以发挥“解肌退热,生津止渴”之功,与甘草干姜汤相合;陈皮理气健脾,和胃化痰。
诸药配伍,共奏发汗解表,疏风散寒之功,接下来,我们综合地看一下此药的适合人群以及选择此药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01
风寒初起
风寒感冒颗粒是基于解决“太阳伤寒表实”证基础上化裁而来的,此药尤善治疗的还是“风寒初起”出现的“鼻塞”“流清涕”“头痛”“肌肉酸疼”“怕冷且无汗出”为主要症状。病因准确时,这个药非常好用。今年初春时,我带孩子到山里玩,到傍晚时候,身上穿的衣服就稍显单薄,感觉很冷。到车上不久,孩子就开始鼻塞,头胀胀的不舒服,回家之后,马上冲了一包儿童版的此药,真真就一包,第二天孩子生龙活虎。
02
痛且无汗
有些时候,发病的诱因很难察觉,大家自己又很难判断出脉象是“浮紧”还是“浮缓”,这时我们就着重判断三点:舌头是红是白;身上能否出汗;身上的不适是咽喉发炎的那种,还是头疼,肌肉疼痛的那种。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如果舌体舌苔偏白,身上无汗,疼痛以头疼、肌肉酸疼为主,则可以选择此方“发汗解肌,调和营卫”,一般此种情况只需使用1~2天的药量,浑身酸疼的感觉渐消,则说明药证相合。
03
鼻塞、流清涕或鼻出血
很多家长会说孩子毫无缘由,就流鼻血,如若细细追问,这个孩子很可能是感冒刚好,流鼻血是阳气恢复的一个信号,“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而如果“不发汗,流感又未好,且流鼻血”或单纯“鼻塞,不通气”也是可以选择伤寒解表颗粒的。《伤寒论》言:“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04
发热
麻黄汤是中药“美林”,所以,风寒感冒颗粒是可以“退热”的,此药适合那种“干烧”的发热,就是那种怕冷的厉害,一点汗也不出,旁人一摸又浑身滚烫的情况。
此药的注意事项
1
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如果发热明显、不怕冷,那就可以从辛凉解表的银翘散、桑菊饮、升降散等方剂中寻找思路;
2
如果流感初起,以咽喉肿痛,喉咙干痒咳为首发症状,也不适合选择此药;
3
平素自汗明显,或表证初起就有体虚自汗的症状者,亦不可选择此药;
4
此药因含有麻黄,兴奋性不容忽视,故而选择带有“麻黄”的药物时,不宜睡前服用。
最后再给大家吃个定心丸,为什么古人畏惧麻黄,我猜原因大体有两点:
明清时期以温病学派为主“重视津液”,自然不喜欢发汗强劲的麻黄,这就好像南甜北咸,派系不同;
另一点,用现代医学的话说,中药麻黄中含有“麻黄碱”的成分,大剂量麻黄会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让心跳加速,有心律失常的风险。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药物“弊端就是优点”,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也是“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抑制病原体”的功臣,比如现在许多治疗流感的西药,成份名中都会带有“某某伪麻黄碱”。
这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
都说艺高人胆大,但何尝不是“胆大心细者”才有可能成为艺高人呢。
好了,我们下期再见。
— THE END —
相关文章回顾
✲这个冬季,增强抵抗力才是重中之重
✲寒热错杂的感冒,可以试试这几个中成药!
✲“抗病毒”药物应该如何选择?
更多相关文章请在公众号内搜索
✲文章搜索指南
☃文章◎香薷
☃编辑◎香薷
☃审校◎紫叶
☃文中图片均已注明来源,未经授权请勿擅用。
有奖征文
如果您也有与中医不得不说的缘分,可以将您的故事落笔成文随时投递给我们,文章请以word文档的格式投递至我们的邮箱
syyuandongli@sina.com
投稿的文章请保证原创,并附上您的微信昵称、姓名、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我们筛选后会向作者获取授权,刊登在频道的栏目中,一经刊载,将为您送上罗博士的亲笔签名书哦~
感谢大家的积极反馈,我们期待您能够将您与中医的故事分享给我们与更多的萝卜丝,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罗博士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有如下四个,大家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除此之外皆属仿冒,请大家切勿上当!
罗大伦频道
微信号:luodalunpd
大伦书院
微信号:Dalun_sy
大伦育儿说
微信号:dalun_yes
罗大伦博士
微信号:Drluodalun
🔹本公众号原创文章版权归本号所有,如需转载请给编辑留言,并标明出处。禁做商用。
🔹本公众号所转载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交流,均在合理使用范围内。若所引用的图片来源、数据来源、文字版权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其他权利,烦请告知编辑,编辑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本公众号拥有罗大伦博士之肖像权,如有未经允许,擅自使用者,本公众号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由北京市中喆(沈阳)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本号将对任何未经授权转载、乱作商用以及经警告拒不删帖等侵权行为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