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在新冠诊疗中的 5 大临床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而重症患者多在发病 5 ~ 7 天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对于新冠病毒感染的危重症患者,能快速、准确、及时的判断病情是降低死亡率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动脉血气分析是临床上监测患者酸碱平衡状态、肺功能及肾脏代谢功能的常用方法,也成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评估临床分型的重要指标。
 1
血气分析用于临床分型的预警指标[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将血气分析的氧合指数作为重型及危重型(即除轻型、中型外,不能以新冠病毒感染以外其他原因解释)的参考指标之一。


图源:文件截图
 2
血气分析成为重症监测的必要手段
1. 血气分析是血液中(O2、CO2)的含量进行测定以及酸碱平衡的有关指标,可了解患者的通气功能、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以及临床各类型的酸碱失衡状态,尤其对于重症、危重症患者尤为重要;
2. 血气分析在临床已经成为一般治疗监测的必要手段,且用于鉴别中、重型及危重型的预警指标;
3. 临床在重症、危重症患者的诊治中,尤其对 ECMO、机械通气、调整呼吸机设置、电解质、循环支持等指导临床治疗决策;
4. 酸碱异常在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中很常见,呼吸性碱中毒作为 ABG 单一或混合模式的一部分,是重症患者最常见的指标,同时有助于早期纠正代谢异常;
5. 低氧血症的严重程度定义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的严重程度。
6.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危重型患者,酸碱平衡大多数患者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其中乳酸性酸中毒是最常见的原因;[4]
7. pH 值 > 7.45、pH < 7.35,Ca2+(7.4 mmol/L),降低幅度越大,患者转归越差;[5]
8. PaCO2、K+、Lac 升高幅度越大,患者转归越差。
 3
血气分析是衡量呼吸衰竭的客观指标
1. 海平面平静呼吸空气条件下:

2. 吸 O2 条件下判断有无呼吸衰竭可见于以下两种情况
① 若 PaCO2  > 50 mmHg,PaO2 > 60 mmHg;可判断为吸 O2 条件下 Ⅱ 型呼吸衰竭;
② 若 PaCO2 < 50 mmHg ,PaO2 > 60 mmHg ,可计算氧合指数,其公式为:氧合指数 = PaO2/FiO2 < 300 mmHg;提示:呼吸衰竭。
 4
血气分析用于判断电解质失衡的指标

注:
1. 血气分析与生化分析,两种检测方法采血标本不同,但均可用于 ICU 危重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以及血钠水平的检测;
2. 动脉血气血钾检测中存在差异,因动脉血气针含有抗凝剂肝素,肝素的稀释作用使得动脉血气分析仪所测得结果低于生化分析仪;
3. 生化分析仪血钾 = 1.96+0.69x(X 为动脉血气分析仪所测得的血钾值);[2]
 5
血气分析在呼吸、循环支持中的应用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危重型患者中,低氧持续刺激会导致过度换气,部分患者在早期并不会出现低氧血症,但一旦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可能会出现代偿性通气,病情加重恶化;[3]
2. PaO2/FiO2 低于 300 mmHg 的重型病例均应立即给予氧疗;
3. PaO2/FiO2 低于 200 mmHg 的患者应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或无创通气,无禁忌的情况下,建议同时实施俯卧位通气,即清醒俯卧位通气;俯卧位治疗时间每天应大于 12 小时。
4. PaO2/FiO2 低于 150 mmHg,特别是吸气努力明显增强的患者,应考虑气管插管,实施有创机械通气;不应单纯把 PaO2/FiO2 是否达标作为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的指征,而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器官功能情况实时进行评估。
5. 体外膜肺氧合 ECMO:在最优的机械通气条件下(FIO2 ≥ 80%,潮气量为 6 mL/kg 理想体重,PEEP ≥ 5 cmH2O,且无禁忌症),且保护性通气和俯卧位通气效果不佳,并符合以下之一,应尽早考虑评估实施 ECMO。
① PaO2/FiO2 < 50 mmHg 超过 3 小时;
② PaO2/FiO2 < 80 mmHg 超过 6 小时;
③ 动脉血 pH < 7.25 且 PaCO2 > 60 mmHg 超过 6 小时,且呼吸频率 > 35 次 / 分;
④ 呼吸频率 > 35 次 / 分时,动脉血 pH < 7.2 且平台压 > 30 cmH2O
符合 ECMO 指征,且无禁忌症的危重型病例,应尽早启动 ECMO 治疗,避免延误时机导致预后不良。
科学审核
副主任医师 李子广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投稿邮箱:Huanghaihua@dxy.cn
参考文献: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
[2] 崔静,王菁,伍银银,姚莉。动脉血气分析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 ICU 危重患者检测中应用研究 [J]. 创伤与急危重学,2019,7 (02):103-104+108.DOI:10.16048/j.issn.2095-5561.2019.02.13.
[3]Wu C, Wang G, Zhang Q,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respiratory alkalosis and the prognosis of COVID-19 patients[J].  Front Med (Lausanne),2021;8:564635.
[4] Gunnerson KJ, Saul M, He S, et al. Lactate versus non-lactate metabolic acidosis: a retrospective outcome evaluation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 Crit Care. 2006;10:0.
[5] 于洁,张锦程,涂盛锦,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特点及其与转归的相关性研究 [J]. 临床内科杂志,2020,37 (03):233-236.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