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好,我是大壮,一名18年工龄的老体制人,日常分享所见所闻,感谢捧场!
十九大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球伙伴关系,这既需要大力加强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也对外交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新形势,如何转变新闻观念,提升外交报道质量?
中央最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事活动新闻报道的通知》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01
一、为何要优化外事活动的新闻报道?
信息爆炸时代,公众获取外交信息渠道更加便捷开放。如果外交报道过于泛泛而谈,不仅容易引起公众审美疲劳,也难以突出重点。调查显示,超过65%的受访者希望外交报道更聚焦实质性内容,而不是场面和礼仪性描写。所以,进一步优化报道,突出交流实效,是适应公众需求的必然选择。
这也为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报道才算高质量?
交流强调务实、管用,新闻报道也要如此——既要增强报道的针对性,也要提升信息量,减少空泛无病呻吟,这是质量的根本所在。
二、中央对政治局委员外事活动报道提出哪些新要求?
(一)同日多场会见合并报道,避免重叠
通知明确,政治局委员同日会见多批外宾时,要发一条综合消息,而不是每场次单独报道,这样可以集中力量强调主要成果。2017年至今,这种合并报道占政治局委员外事活动报道总数的比例已从23%上升到约42%。
这种报道方式更利于关注报道要点。比如在某次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毅同日分别会见了美国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以往可能要发两条新闻,而实际合并为一次报道后,重点便集中在中美关系大方向,避免外界过度解读某一个会谈。
(二)出访报道从“全程跟踪”转为“关键节点”
除总书记和总理外,其他政治局委员出访每个国家原则上只报道1次,篇幅和时长也有明确控制要求。与过去报道整个出访过程不同,现在更注重抓住重要节点。这有助于新闻从“记录活动”转向“体现成果”。
以2023年某政治局委员出访非洲三国为例,这次报道比以往更加精简集中,但每个关键节点均有提及,如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积极意义,与东道主领导人会谈取得的共识,以及对两国关系未来发展的展望。一些次要场合和礼仪活动则未作过多描绘,而更关注访谈的实质成果。
(三)除总书记外其他委员出访不再发特写、综述
这一规定也体现精简和聚焦的要求。中共中央总书记作为我国最高领导人,其活动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需要更多篇幅来充分报道。而其他委员的特写、综述多为场面描写,这符合现代外交实用主义精神。省略这些报道可压缩版面空间,腾出更多笔墨深入解读主要外交成果。这对引导公众正确理解中国外交政策也大有裨益。
02
三、外事报道如何适应新科技要求?
(一)中央要求进一步压缩报道响应时间
通知明确,报纸和电视新闻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截稿时间分别提前到凌晨1时和晚7点半。这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加快新闻采编与审核流程,缩短报道周期。
这背后是中央进一步推动外事报道现代化的考量。5G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更实时的新闻报道提供了硬件基础。如果不能及时跟进、甚至出现技术“倒退”,必将失去新闻主动权和话语权。提高报道速度,是适应新技术与新业态的必然选择。
(二)积极应用新媒体和自媒体进行科普式解读
这不仅需要新闻工作者加快步伐,也需要引入更多外部智力力量。可进一步发挥新媒体平台和自媒体作用,及时发布科普解读性内容。这有助于疏导公众思维,引导正确舆论,是做好外事报道的重要一环。
四、如何看待中央这次对外事报道的指示精神?
无论是合并报道、突出重点,还是适应技术要求,此次通知的核心精神都是“提质增效”——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如何筛选有价值信息,如何让报道更能管用,这是摆在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问题。
这也为我们提供一个思考角度,判断报道质量高低的关键在于传播效果而不是版面数量,在于实实在在促进外交工作而不是外部形式。只有做到这一点,新闻报道才是新时代外交事业的有生力量。
总的看,此次中央通知属于积极而务实的举措,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全面贯彻。不过在具体执行时也需要因势利导、稳扎稳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样外交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不断提高,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展现中国理念、讲好中国故事。
本期内容就讲到这,我是大壮,咱们下期见!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更多优质好文推荐
感谢您的关注!喜欢本篇文章的朋友还请点亮点赞+在看!
免责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以上内容资料、相关数据等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