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始写公众号以后,我思考了很多以前不敢想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是否真的如传统谚语所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事实并不如此简单。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只要吃饭能饱,穿衣能暖,就可以了,生活的小确幸不必去追求。
但是我还记得小时候偶尔扛着锄头在田地里挥舞的那份辛劳感受,真的非常苦非常累。
然而看看从山旮旯出来的孩子,有几个真的能够早早成家立业?
长大后,他们通常要么开货车扣扣,要么帮别人干杂活,或进工地搬砖。
这些人谈不上早熟,因为他们的日子过得不开心,缺乏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对爱情幸福的追求;他们的眼里只有谋生、谋生、谋生。
穷人只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而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存需求只是人类需求的最底层,而且可能会导致更多当前未经历过的美好事物无法获得。
穷人永远无法在生活中体验到更多的美好事物,同时也很难明白金钱买不到幸福。
一个人需要吃饱喝足,但活着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
但是,如果一个人从未体验过美好事物,他如何珍惜它们呢?这不是早熟,这是可悲。
虽然谋生是人类本能,但是人们常常为了身心上的痛苦而挣扎。
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并不是简单地满足基本生存需求,而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真对待生命,积极管理情感和环境,稳步提升自身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个人满足和幸福感。
这些方面的成长与提升需要不断精进和沉淀,才能够真正具备成熟的品质。
一个人需要掌握物质财富的获取与维护,也需要全面认识你的人性、身体健康、财富和社会环境,反思自己,不断进步。
相比之下,富人的孩子通常获得更多的引导和传授,但贫困的家庭却要依靠自己的摸索和不断反思来提升自我。
面对这种情况,每日反思和不断学习对每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只有不断精进才有机会实现个人成长并改变命运。
我们无法期待下一代去改变这个社会和我们自己的命运。虽然苦点,累点,但是至少我们需要起个头,拼搏不止。
我是【22岁的姚】,从西南大山而来,本科毕业,正在从打工人转职到自由职业者,理想生活是边走边写,观察生活、体验生命、记录生命感悟。交个朋友,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yly121596】,围观我的朋友圈,每天分享自由职业转职或创业心得。
往期干货:
《即使走投无路,也不要去打工》
《高考完做什么?有人想着放假,有人想着谋生》
本号专注分享搞钱认知,觉得本期分享有用的,点赞、分享、在看。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栽钱种树】,一边搞钱,一边提高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