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字“栽钱钟树”关注我。
昨天有老板读者说,看了我好些文章,其中都有在说规律、规则很重要,那到底什么是规律?
先不谈玄之又玄的“天道”,在人类社会群体中,除了趋利避害、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强权色、争名夺利、欺软怕硬,还有哪些是不变的规律?
随后他又给我分享了《素书》中遵义章第五的内容:
以明示下者暗,有过不知者蔽;
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怨者祸。
令与心乖者废,后令缪前者毁。
怒而无威者犯,好众辱人者殃;
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
......
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
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
这位读者有点东西哦,自告别高中语文老师以后,我就没怎么读过这种文言文了。
有幸今天得以推荐,再拜读一下这位圯上老人黄石公的著作。
好,假装读完了,我们来说一下规律到底是什么,规律将如何帮助我们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生活。
规律可以理解为一种可以被观察、记录和预测的模式或行为准则。
在人类社会群体中,存在着一些相对稳定的规律。
自然规律:包括物理定律、生态规律、季节变化等。
社会规律:涉及人类社会行为和组织的模式,例如合作、竞争、权力分配、社会阶层等。
经济规律:关于生产、消费、供求关系等经济活动的规律,如需求与供应的平衡、资源配置等。
心理规律:涉及人类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一些共同模式,如习惯、认知偏差、情绪变化等。
对于读者提到的《素书》中的内容,它们表达了一些古人对于人类行为和社会互动的一些智慧总结。
这些观点反映了人类历史上普遍存在的一些行为准则和规律。
例如,"以明示下者暗,有过不知者蔽"告诉我们如何不让自己成为一个笨蛋。
"怒而无威者犯,好众辱人者殃"强调了威严和尊重的重要性;
"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提示我们要懂得满足和知足。
总之,规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经常性地重复出现或是具有普遍性的一类特定模式。
通过理解和遵守这些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和理解世界的运行。
有些人听过、看过这些规律以后,就当喝了一口鸡汤、看了一个故事,然后生活、事业该一地鸡毛还是一地鸡毛。
有些人,看到、学到、用到,生意场、情场、各种场直接得到升华。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想想如果得到《太公兵法》的不是张良,而是桥边正在拉屎的王二狗,王二狗能辅佐刘邦成就帝王霸业吗?书不被用来擦屁股就不错了。
所以,在我看来,如果有一种经过千年流传、永不改变的规律存在于人类社会中,无外乎看到、学到、用到,简单来说就是会复制、会抄。
往期干货:
《穷人,就别再听那些人吹牛逼了》
《想要成为有钱人,先把自己当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