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字“栽钱钟树”关注我。
昨天说啊,很多穷人就是陷入了消费主义的陷阱,结果都得栽在那些资本家的手里。
今天我就从消费和投资角度,来给大家分享一个创业者应该经历的三个阶段改变,尤其是那些做互联网和自媒体的老板们,一定要记住我分享的这三个成长阶段,看看你现在处在哪个阶段。
第一阶段,喜欢消费。
用穷人乍富来形容丝毫不为过,犹如无头苍蝇一样地买买买。
比如iPhone、宝马,甚至还为房子贷款,结果就是给银hang打工。
你觉得只有买这些东西才算成功人士,觉得买了这些能高人一等。
但是一旦你有了这些,你会发现人生依旧狼狈不堪,事业瓶颈毫无突破,反而高昂的消费越来越让你焦虑。
而且,你看的电视节目、电影、小说这些也不过是商家为了拍你马屁才推出来的垃圾。
那些所谓的畅销书、经典书,都是浪费时间和钱的废物。
它们不但不能提高你的思维,还会给你的大脑植入有毒的文化。
现实是残酷的,但这些文学作家、编剧导演却给你营造了一个特别温暖的假象,让你沉浸其中,然后掏钱买他们的东西。
结果你的宝贵时间都被消耗了,而你所得到的只是短暂的满足感,接下来一般都是失落和空虚。
看那些整天闹抑郁的人,很多都是被垃圾信息攻占了大脑,弄乱了心智。
他们信感情、信道德、信人性本善、信努力工作就能有回报、信自己真心付出就能得到别人真心……
但现实是,当你没有实力、没有绝对掌控力的时候,外界给予的回报一般都是负面的,即使看起来是正面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陷阱。
第二阶段,拒绝消费。
这个阶段的人,一般是在社会打拼几年后慢慢认清了现实:我靠贷款买的宝马3系对事业一点用都没有,泡妞也没人看得上我。
我再也不会为了面子乱花钱了,血亏!
我以后只买国产的比亚迪,支持自己的国家。
读什么书啊,在学校里读了硕士、博士,出来发现这点工资连基本生理需求都解决不了,连个女人都找不到。
同村的土豪18岁就出来打工了,现在人家都是小老板了,二奶换了3个!
你告诉我,读书有什么用?
再说网上的新闻,全是忽悠人的,就为了骗点击率。
李嘉奇又怎么怎么了?我抨击他,你们也不给钱,我才不浪费时间呢。
还有,那些在网上讲课的都是大忽悠,最后目的都是为了骗钱。
我才不上当呢,世上可没免费的午餐。
这个阶段的人已经有了点独立思考的能力,只要引导得当,就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三阶段,消费是为了赚钱。
老板们都喜欢买贵的东西或服务,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这样的消费会带来多少回报。就算是日常用品,也选好的为主。
如果你吃过麦当劳、吉野家,你就明白干净的环境、较为礼貌的服务和标准化经营是怎么回事。
你用过iPhone、苹果系统,你就知道流畅干净的产品是怎么回事。
要想中餐馆达到干净的环境、后厨整洁、食材新鲜和服务态度好,至少得去一两百元以上的餐厅。
跟麦当劳、吉野家价位相仿的中餐厅,后厨一般都很脏,服务员态度也不怎么样。
如果你喜欢好的产品或服务,那么在做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时,它们会从根本上影响你的决策。如果你用的产品都不错,那你做的产品也不会差。
再说说自媒体。如果你是从事互联网和自媒体工作的,上网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抄袭、改编和复制。我现在就在做这样的事。
看到觉得有道理的话,就得记下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看到有意思的观点,也得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放到自己的素材库备用。
也就是说,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用到自己身上。
看到别人的收费模式很高效,就得立刻借鉴并复制。他怎么收钱,我也怎么收钱。他建个收费社群,我就报名,然后观察和学习,看他是怎么运营的,然后我也搞个一样的群,也收费……
最终你会发现,你浏览信息的目的,都是为了怎样更好地利用它,花钱的目的也是为了赚钱。
这时候,你就走上正道了。
而且,老板们的成就感一定是来自于事业的成长。
很多打工者则觉得总是将眼光放在赚钱和变现上,不觉得累吗?
我只想安安静静地欣赏一场电影,读一本小说,这样不行吗?
闲暇时和朋友喝杯酒,吃串烧,这不安逸吗?
我要说的是,如果你不是出生在富裕家庭,那么你人生中大多数的困境和难关都源自于资金不足,你所有的焦虑和担忧也多半出自这个原因。
过来人都明白,这些所谓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与事业成长带来的成就感相比,真的微不足道。
此外,穷鬼们还特别喜欢嘲笑富人的抠抠搜搜。
真相却是:穷人只能小心翼翼地大方,而富人都是大大方方地小气。
最后,祝好。
往期干货:
《大部分穷人,都死在“消费主义”的刀光剑影之下》
《底层穷人脸上,写满了疲惫、焦虑和无奈》
《24岁,关于我是谁,这是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