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名知青:滞留北大荒41年,41年后战友来找他:跟我回京


‍‍
‍‍50多年前,为响应毛泽东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千百万城市热血青年浩浩荡荡奔赴广阔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70年代后,大批知青潮水般回到城里,少数知青却因各种原因迄今仍留守他乡。截至20世纪90年代末,各地知青基本都返回原籍。
然而,有一名北京知青邹雪生,却滞留在松花江畔的一所农场四十多年……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每个不幸的人或许都有一段难以忘怀的童年,邹雪生同样不例外,1951年,他生于北京,其父是一名老红军,来自革命老区江西,曾爬雪山、过草地。
1967年,邹雪生的父亲被开除党籍和军籍,遣返到江西老家生活。母亲受不了如此打击,撇下两个年幼的孩子,于一天深夜自缢身亡。
此时的邹雪生才刚满16岁,弟弟只有5岁。一夜之间,父亲不知去了哪里,母亲更是撒手人寰,兄弟俩在几天时间里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好在家里还有些积蓄,邹雪生拿着这些钱与弟弟相依为命。

1968年5月,北京市开始动员知青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参加农业建设;当年8月,北京市又开展去内蒙古插队的动员工作。
正是在这段时间,邹雪生兄弟俩接到通知,他们被安排去了黑龙江鹤岗地区铁力农场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二团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一则通知,让邹雪生兄弟俩从北京人变成了黑龙江人。
未得及感伤,邹雪生便带着弟弟于1968年11月7日晚搭上绿皮火车,与无数同病相怜的战友前往了未知的松花江畔。
到达铁力农场后,邹雪生与弟弟都分到了新衣服。只是弟弟邹小勇年纪太小,即使是最小号的军装,穿在他的身上看起来也是很滑稽。
之后兄弟俩被分配到了独立二团十连。连指导员点名时,看到身高不到1米3的邹小勇,简直气不打一处来,连说了几声:“这简直是胡闹,这么小的孩子都送到我们这里来!”

半年后,邹雪生与弟弟刚刚适应了农场生活,沈阳军区一则通知下发到农场,上级领导考虑到邹小勇年纪太小,继续留在农场对社会有很不好的影响,决定把他送回北京交给原单位进行处理。
离别那天,邹雪生与邹小勇把都嗓子哭哑了。才七八岁的弟弟不清楚为何突然就要与哥哥分别,哥哥也不知小弟今后要去往哪里。
虽然留在农场生活条件贫困,至少二人是在一起的,这次分别或许就要天各一方。
兄弟,跟我回家
送别弟弟后,邹雪生很快被调去了建设兵团第二师第九团二十七连,工作地点从铁力农场转业到了绥滨农场。
到了新地方后,邹雪生赫然发现周围的战友和自己一样都是“出身不好,但是可以被教育好的年轻人”。
因为彼此间有着相似的经历,大家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在北大荒这片土地上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因为邹雪生在这一群人中年纪稍长,加上为人忠厚老实又踏实肯干,所以知青们都推举邹雪生担任班长。
时间转眼就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周恩来、朱德、毛泽东三位伟人于同一年先后离世,全国人民陷入了巨大的悲怆之中。
紧随其后的就是党中央粉碎“四人帮”,以及小平同志复出工作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于远离故土的知青们而言,他们回家的日子也快要到来了。
20世纪70年代后期,根据相关政策,一些符合条件的知青陆陆续续返回原籍,邹雪生所在的连队同样不例外。
有一天,与邹雪生关系最好的知青叶明突然找到了他。看到对方激动的情绪,不用开口,邹雪生已经知道叶明想要说什么了。
原来,叶明父母被平反后,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决定让儿子去参军入伍,临别之际,叶明不知如何向邹雪生开口。
二人沉默良久后,邹雪生拍了拍这位好兄弟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临走时,叶明留给了邹雪生一句话:望君莫悲切,永世记心间。
之后几年,建设兵团里的许多知青都返回了故乡。邹雪生羡慕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父亲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弟弟邹小勇又去了江西生活,邹雪生就算是想回北京,也无人和单位接收。
对于未来该如何走下去?邹雪生不清楚,或许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1979年,邹雪生和当地一位16岁姑娘结了婚。婚后不久,妻子给邹雪生生了个女儿。
按理说,一家三口的日子倒也幸福甜蜜。可“麻绳专挑细处断,噩运只找苦命人”,199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让邹雪生一年的辛苦劳作化为泡影。不仅没挣着钱,还拉下了2万多元的饥荒。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妻子再也忍受不了这种漫无边际的穷困生活,遂与邹雪生离婚,撇下女儿,前往南方城市打工。
好在那时的邹雪生年轻,还会一点修理电器的手艺,就留在了当地开了个电器修理铺,与女儿相依为命,顽强地生存下来。

20世纪90年代末,女儿大了,去了深圳打工,此时的邹雪生也老了,电器修不了,就靠打点零工凑合着生活。
看样子,邹雪生或许一辈子也回不到他魂牵梦绕的北京了。
命运就是如此反复无常。谁也没想到,邹雪生回北京的契机,竟是源于一场普通的追忆青春之旅。
2008年7月的一天,距离万众瞩目的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一辆大巴车开到了松花江畔的绥滨农场。
车停稳后,从上面下来了十几个年近60的男男女女,他们都是北京人,到这里来寻找自己曾经奉献过青春的地方。
大家聊着聊着,其中一人想起什么,向周围人询问:“咱们的老班长邹雪生这么多年没有联系了,究竟是回了北京还是去了哪里呢?”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老班长好像还在这里,要不我们去把他找来?”
于是大家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来到了邹雪生的家。
敲了敲门,见无人应答后,叶明把门推开。顿时,一股刺鼻的怪味直冲众人的脑海。由于天色渐晚,屋里没点灯,看不清具体的摆设,也不清楚家里有没有人。
突然,在屋子的西北角有一个人站了起来。含含糊糊的说了一句:你们来找谁?
此话一出,那些从北京来的游客有的号啕大哭,有的顿时惊呆,因为大家通过口音立即辨认出了说话之人正是邹雪生。

来都来了,大家一起动手给邹雪生家来了一次大扫除,又把他带到了镇子上买了从里到外的衣服。
而那位询问邹雪生近况之人,正是他的好兄弟叶明,叶明把身上仅剩的500元全部拿了出来,一股脑塞到了邹雪生的口袋里。
看着他苍老的脸庞,不修边幅的邋遢模样,叶明一时无语凝噎。
战友们在北大荒待了三天,一直和老班长在一起,临走的时候大家眼眶通红。
在回京的路上,叶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把邹雪生的户口办回北京!人多力量大,当叶明在车上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战友们一致同意,
有的人甚至说:只要有办法把邹雪生的户口迁回北京,他没地方住就住我家;另一个战友说:我负责给邹雪生找工作,这么多人一起帮他,还能饿着还是怎么着?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兵团战友返回北京后又花了近一年时间,终于将邹雪生的户口办回了北京,还给已经58岁的邹雪生在某物业公司管理处找了一份工作。

2009年7月23日,邹雪生从松花江畔回到了阔别四十余载的北京。
在当晚的庆贺酒会上,邹雪生手捧着北京的户口本,泪如雨下,他说:“我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重新成为北京人,都因为有你们这些好战友,我该如何感谢你们!”
叶明哈哈一笑:“这些都是举手之劳,咱们都是应该的,千万别见外。”
所谓的“举手之劳”,是战友们东奔西走,到处求人托关系才办下来的……
‍‍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