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为什么在时代杂志上说:我死之前唯一的心愿就是去中国


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曾经两次竞选总统,9年前的那次竞选,他败给了肯尼迪,这一次他成功当选,而他当选打的就是反共反华的旗号。
上任不久,尼克松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却一改竞选时的话风,说出了一段让美国朝野都感到惊奇的话:“如果说我在死以前有什么事情想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们去。”
一个老牌的反中反华分子,竟然要到红色中国去,尼克松到底怎么了?

1971年,尼克松再次在广播中向美国人民发表惊世谈话,他说,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不应长期被排斥在国际大家庭之外。美国人都知道,新中国还没有加入联合国,尼克松这是要为中国入联做铺垫啊。相信很多美国人听了这段谈话定会一头雾水,他们无法理解一个反华分子会为新中国的入联摇旗呐喊。
事实上尼克松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这恰恰表现出尼克松的超人之处。
因为当时的国际关系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那就是中苏交恶。中苏两国在珍宝岛发生严重军事冲突,中苏关系骤然紧张,苏联甚至要对北京进行核打击,但是苏联忌惮美国,就私下试探美国的态度。美国的回应是,苏联胆敢对北京进行核打击,美国将对苏联还以颜色。
尼克松凭着一个政治家的高度敏感,意识到美国的机会来了,他要利用中苏矛盾,建立三角外交,通过发展中美关系制衡苏联。尼克松首先召开国务会议,争取国内的支持。然后尼克松又命令把苏联核打击北京,以及美国反对的消息透露给北京。

中共领袖比尼克松的智慧更高,毛泽东也从中苏交恶看出了中美发展关系的机遇,他非常关注美国政坛对中国的态度,他看出美国频频表达善意,于是作出了跟美国接近的决策。
1971年,经过中美双方的酝酿,基辛格作为尼克松的特使,秘密来到中国。他的来访,为尼克松次年的访华奠定了基础。
1972年2月21日,一架特殊的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飞机停稳后,从飞机上走下来尼克松和他的夫人。当时机场上迎接的是周总理率领的国家领导人,周总理身穿大衣,没有戴帽子,就站在舷梯下等候。
尼克松走到还剩几个台阶的时候,早已伸出了右手,周总理上前几步握住了尼克松的手。周总理说:“你的手伸过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
之后毛主席和周总理分别会见了尼克松。
尼克松一行风尘仆仆来到北京,在宾馆吃过午饭。基辛格还没有跟周总理商量好访问的具体行程,毛主席突然提出要会见尼克松。尼克松非常配合,2点40分,他就在毛主席的书房跟伟人握了手。
会谈中,伟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现场不时爆发出爽朗的笑声。尼克松在伟人面前谦虚得像个学生。

跟尼克松会谈的主角还是周总理,周总理共和尼克松会谈了5次。可以说两位领导人的会谈奠定了《上海公报》的基础。
尼克松在中国的一周,基本上都是上午参观,下午会谈。尼克松对这次访问可以说事先做足了功课,他读了很多有关中国文化和习俗的书籍,甚至和夫人一起花很多时间练习用筷子吃饭。除了周总理陪同尼克松参观外,有时还安排李先念、叶剑英等领导人陪同。
在周总理去宾馆主持拜会尼克松的时候,尼克松老早就在宾馆楼厅门口等候。尼克松对周总理的情况了解得非常详细,他知道周总理在战争年代右臂受过伤,行动有所不便,他就主动走过去,帮总理脱下大衣。这个细节被记者抓拍下来,给世人留下了永远的纪念。
尼克松和其他总统出访乘坐的都是空军一号,但是去杭州参观的时候,他却欣然答应了乘坐我们给安排的专机;而从上海回杭州的时候,周总理则陪同尼克松乘坐他的空军一号,也算是投桃报李了。
杭州之旅给尼克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正是在杭州双方最后敲定了《上海公报》。2月26日,周总理和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陪同尼克松、基辛格,一边游览西湖,一边商谈公报细节。当天晚宴之后,乔冠华和基辛格最后商定了公报文本。

28日,中美双方发表《联合公报》,因为是在上海发表的,故俗称《上海公报》。公报发表后,举世震惊。
公报强调,中美双方制度不同,应相互尊重,特别是尊重彼此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武力解决争端。
公报特别就台湾问题表明各自的态度。中方声明,新中国才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任何国家无权干涉我们解放台湾。美方声明,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只承认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公报反对中美任何一方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也反对任何其他国家谋求霸权的企图。公报还强调要扩大中美在经贸、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交流。
《上海公报》结束了中美长达20年的敌对关系,掀开了中美关系崭新的一页。
由于中美建交,孤立了苏联。使苏联在以后跟美国的争霸战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不到20年的时间,一个曾经强大的苏联就崩溃解体了。

不得不说,伟人和周总理是何等的英明,中国今天的强大,离不开两位伟人的谋划。也不得不说,尼克松也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政治家,虽然他自己后来被“水门事件”搞得十分狼狈,并因此被迫辞职,但是仅仅中美建交这一件事,就足以让他名列美国伟大总统的行列。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尼克松这位老朋友,没有这位老朋友,就没有中美建交,就没有几十年的中美和平共处。希望拜登能够多学学历史,多从尼克松身上汲取智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