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林语堂被称为幽默大师,他谈吐诙谐,热衷幽默。对中国幽默文学的异军突起起了作用。他也一向以童心未泯自况。他富有创造性地把英文的Humour音译为中文的幽默,从而使幽默一词在中国迅速流行开来。
林语堂的幽默像是生活的一种调味品。林语堂抗战前寓居上海近九年,并被谑称为“幽默大师”。林语堂在自己的《八十自叙》中说:“并不是因为我是第一流的幽默家,而是在我们这个假道学充斥而幽默则极为缺乏的国度里,我是第一个招呼大家注意幽默的重要的人罢了。”
林语堂曾经写过一篇《今人的十大恶俗》,读罢,总是忍俊不禁后又感慨万端。
很多年过去了,先生文字中的这些人,依然遍地皆是。
第一,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响;
第二,每与人言,必谈及贵戚;
第三,遇美人则急索登床;
第四,见问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态;
第五,与友人相聚便高吟其酸腐诗文;
第六,头已花白却喜唱艳曲;
第七,施人一小惠便广布于众;
第八,与人言谈便刁言以逞其才;
第九,借钱时其脸如丐,被人索债时其态如王;
第十,见人常多蜜语而背地却常揭人短处。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