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美食鉴赏环节,还有多姿多彩的云


昨晚写完东西洗漱,看到旁边停着一辆京牌的房车,顿感无比亲切。
主动询问,简单交流。房车大姐也是看了很多年的房车,买到了一辆性价比很高、质量也不错的房车,圆了他们夫妻多年的房车旅行梦。我向他们请教了很多房车的问题,给了我很多中肯的建议,大姐还答应等我回京后给我介绍她买房车的熟人。我觉得我的房车梦不远了。
跟大姐夫妻同行的,还有一位开床车的资深老师,进藏80余次,跑遍了西藏的每一个角落,是业内很有名气的专家。老师对我本次计划的旅程,随口就给出了最佳的线路建议。我从没去过西藏,是一定要去的,之前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遇到这位老师,我觉得西藏不再让我心有畏惧。
我这次出发才一周,就从一个人没头苍蝇的瞎撞,变成能在旅途中遇到对我有极好建议和帮助的前辈,多幸运。
当你专注的决心做某件事,并义无反顾、排除万难地付诸实践时,你就会慢慢靠近这个圈子,结识志同道合的前辈和朋友,从他们身上学到你欠缺的知识,久而久之,你就也会越来越有经验。
我从今年过年后才开始对房车产生强烈的兴趣,查了大量的资料,参加了上海和北京的两场房车展,看了许许多多房车自媒体的知识类和旅行类内容,现在谈不上专业,但已经能够和人就房车聊上一聊。
只有了解得足够多,才能做到有自己独立的判断,避免人云亦云。我经常听到有人一提到房车,就抛出几个案例,说其多么多么的不好。曾经的我无法判断,甚至有被唬住,但今天我已经能够分辨,讲的弊端我了解、案例我也知道,我掌握的信息更多更全面,我能根据需要结合自身综合评判。
这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的好处,你能主动的扎进去、做起来,持续的学习、思考和实践,剩下的就都交给时间吧,我只要坚持就好了。

红海滩的夜景。
早上和大姐夫妻与老师道别,互祝顺利平安,奔锦州。
我得先去吃我想吃的早饭,哈哈,昨天还在文章里卖了关子。

蒸猪血、酸菜汤和包子。就这,我超级想吃。
包子个头太大了,我觉得一笼我吃不完,问了老板可以点半笼。这个包子确实好吃,难怪人家是兴城排名第一的快餐小吃,猪肉大葱馅儿鲜香不腻,吃了我才觉得也许一笼我也能吃完。
酸菜汤是真正东北渍(音积)出来的酸菜,是那种天然发酵的淡酸味,柔和味美,不是添加工业醋的那种刺激酸味。
猪血嫩滑,就像豆腐脑,但又是猪血的味道。东北的猪血是真好吃,蘸着蒜汁的血肠更是美味,再往北我就可以吃到杀猪菜了。
这就是我昨天说的想吃的,不一定人人都吃得惯。走的地方多了,尝的东西多了,就会能觉出各种滋味的美妙,从北到南,自西向东,只要是被一地人推崇的食物,一定有其独到之处,你若觉得不好,大概率是你没有尝到正宗的味道,只是吃了打着招牌又滥竽充数的。比如曾有个人跟我大谈武汉的热干面糟烂至极,我细问之下才得知他是路过武汉换乘火车时在火车站的一家小店里所尝……我建议他下次去武汉到市区老店再多尝尝。
当然也可能有口味差别吃不惯的,某些食物是从小留在头脑里某个区域的记忆,不仅包含着味道,还有情感。你若没有当地人自小就品尝获得的认知,可能也无法接受,比如北京的王致和臭豆腐,没尝过的人闻到味道就要作呕,而我闻到却马上会关联其入口之咸香,甚至自动分泌唾液,将其抹在炸窝头片上,一口咬下去,顿时穿越回30年前。
吃完早饭就出发,锦州。

今天天上的云特别好看,有张力,有层次,有想象力。

我甚至为了拍一片云掉头拐到了一处农田小道上。

像不像大师的写意?
到锦州,肯定要吃烧烤。
但这个费了劲了,我在点评上找了一大堆,也没法决定去哪家。网红店不能去,小店又找不到,最好是有个本地吃货,告诉你:就去我家楼下那条街的***那家,我常去。这是最靠谱的。
找了一家,但往那里走的路上好像走错了路,顿然还是看到了网红店。

八成要歇菜,但来都来了,进去吧。

挺好吃,但谈不上惊艳,没必要特意跑几百公里来吃。
网红店曾经是味道一流的,但随着名气带来的客流,师傅已不可能是当年的老师傅甚至老板,而是一拨拨的新员工。食材可以控制品质,烹饪手法很难标准化,因人而异。因此难以再维持以前的水准,下限可控,上限难达。这里的客户,本地客已经很少了,谁会跟一帮外地人挤着排大队来吃?人家有那么多的选择。所以基本上都是我们这种外地莫名而来者,没有味道比较,口味容易满足,干净卫生服务好就会给五星好评。

吃完烧烤,走在凌河大桥上,一团乌云压城。
这团云也极其好看,充满着邪祟之气。




有没有可以把云做成雕塑的艺术?我给一张照片,就能出一个雕塑作品,也许AI和3D打印可以实现。
每一朵云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人也是。
晚上蹲在车边吃老师和大姐给的西瓜,好久没吃水果了,哈哈好开心。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