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点忙,没有及时更新,见谅!
这应该是这部分经验总结的最后一篇了,关于景点和人文。
到一地之后,我一般是在携程上查找当地的有名景点,然后一一翻看网友的照片和评论,查找具体的位置和线路,决定自己的行程。
一开始的时候,能去的我尽量都去,到后来,会有选择地去不多的几个地方,原因有二:
一、千篇一律。如果只是偶尔旅行,任何景点都会让自己能够感到放松,但一路持续的走,就难免审美疲劳。虽然不同地域的景致会有差别,但相近地区的景色较为趋同。有些如寺庙,就更是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城市内的公园,山河湖海,看多了就会发现大同小异。当然,也会有较为特殊的景色地貌,就值得一去。5A景区,往往都是有道理的,可以一去。
二、门票太贵。有些景点不要钱,但也有很多景点门票动辄上百,尤其是山,坐个缆车更是开销直奔几百。在景色趋同的情况下,后来很多这样的地方我就不去了,觉得太不值。
总之,我会根据自己的判断,觉得已经去过类似的地方,门票又很贵的地方,我就不去了。
景点的种类很多,除了山河湖海,还有寺庙、古镇、园林、遗迹等等,没见的多去看看,看过类似的也没必要破费打卡。
这里特别提一类,就是博物馆。我非常喜欢去博物馆,尤其是省会城市的博物馆。首先博物馆几乎都免费,但需要预约,博物馆每周有一天闭馆日,一般是周一,提前查好;其次,博物馆的内容很丰富,包括从远古到近代,从地理到人文各个方面,如果你对此类感兴趣的话,博物馆会让你极大的增长知识。另外,有些历史悠久城市的博物馆也很好,比如邯郸,如果你略知道一些历史,再去细看那些内容,就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景点和人文密不可分。名山大川多有名人足迹,或挥毫泼墨,或流传事迹。
我本身就极爱历史和地理,没事也喜欢看看历史那些人的经历和遭遇。这里先推荐一部纪录片《千古风流人物》,很好看。
曾有很多名人,在人生郁郁不得志时,游历天下。我曾想沿着一些人的足迹去重走一番,一边站在他走过的地方、看着他看过的风景,一边脑补他当时的境遇、揣摩他那一刻的心绪。
其实也并不能从中得到什么收获,历史就是不断地重蹈覆辙,人也无法从他人的经历中真正的警醒什么,我就是单纯喜欢那种唏嘘的感觉。
比如在惠州时想到的苏轼和王朝云,在苏州想到唐寅,等等等等。
最后,我说一点儿独自旅行的感受吧。
第一是自由,随心所欲,不用考虑和迁就别人,极大的满足了自己;第二是孤独,一个人走、一个人想,在内心自说自话。如果你是个不需要从别人的认可中获得愉悦和自我认同的人,还是自己旅行更好。从性价比讲,习惯孤独比情投意合容易多了。
村上春树有句烂大街的话: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奇怪的是,有人明明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却还乐此不疲的一次又一次尝试。
这次背包旅行的半攻略性质总结就到此,回京两个月家里的事一件件处理的差不多了,我已经在计划6月份开始的第二次出行,这次打算把我12年才跑了9万公里的老SUV改成床车,趁着夏天去北面转转。
好久没开打赏了,看完这四篇觉得有帮助就赏个块八毛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