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高一暑假,我们全班到陕西社会实践。
那个时候交通还远不如现在发达,我们从北京坐K打头的火车到西安,又坐极慢的火车到延安,然后再坐一趟破破烂烂的中巴走一天的盘山路到吴旗。
到了吴旗,我们全班跟吴旗中学的同学联谊,食堂为了招待我们,给我做了一顿红焖羊肉。
那是我第一次吃到红焖羊肉。
而后我们两两一组分别跟着吴旗中学的同学们回了家,在他们的家里住下。
那个夜晚,16岁的我坐在陕北的黄土高坡上,看着满天璀璨的星河,那是我毕生难忘的景象。
一晃就到了2015年。
十八年,我升学工作,从未有过大块属于自己的时间,拼搏又盲目。
直到一次巨大的挫败,才让我有了暂时彻底静下来的时间。
2015年开年,我决定,回延安。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长途自驾,从北京到延安就已经感觉是超级远的距离。
高速路早就修得四通八达,比18年前好太多了,从延安到吴起县一路畅通,不到2个小时就可抵达。
我记忆里像刀削去一块般的黄土高坡已经不见,种满了低矮的灌木。
我见到了18年前我住在他家的那位同学,他举家住在县城里,但应我要求,又带我回到了他父母家,那个18年前我住过的窑洞。
历经18年,似乎这里也没什么变化。
当年我睡过的那张炕,阿姨在我给烙我当年吃过的饼。
丰盛的一顿晚餐。
我回到了心心念念的16岁暑假故地,但不仅没有了记忆中的黄土高原,天空中也因为种种污染再也看不到那样的繁星。
如今,2015年也已过去8年。
我又去过两次延安,但再未去过吴起。
而红焖羊肉,除了16岁的那一顿,我唯一还有印象的就是一个兄弟带我到右安门吃过一次,也是若干年前了。除此以外,我对自己是否还吃过再无记忆。
我曾经一度特别想吃,但搜了北京的馆子,发现做这道菜的饭馆极少,最后也没能吃成。
今天,我要给我儿子做一道红焖羊排。
用昨天煮羊脖子还没倒的汤继续煮羊排,还是冷水浸泡、冷水下锅,撇去浮沫。
捞出。
切几根胡萝卜。
起锅烧油,下入郫县豆瓣酱、黄酱,搅拌,下入葱姜香叶桂皮等香料,翻炒。然后下入胡萝卜,再下入羊排。
翻炒均匀后把煮羊排的汤倒入,也可倒入热水直接开小火炖,我是全部倒入了电饭煲,像焖饭一样,这样省心不用看着锅。
炖了很久,儿子下学回来,红焖羊排装盘。
我的调料可能下多了,胡萝卜炖的时间太久太烂有点咸,但羊肉很好,所以可以干脆不放配菜,只炖羊肉。
撒上香菜。
我儿子就着这份红焖羊排,下了半锅米饭。
他很快就会长高了吧,他离16岁也没多远了,那是我第一次吃到红焖羊肉的年纪。
我回不去16岁,回不到当年延安吴旗那片璀璨星河下的黄土高坡,我唯一能拉近那些怀念的,只有这一份红焖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