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山待了5天,该走了。
上午外面阴雨绵绵,这几天待得我都懒了,不想起床、不想动。
赖在床上订了去东莞的票,时间和价格都合适的是到虎门,虎门挨着深圳,想到有个多年未见的朋友在深圳,前一阵还特意问是否会去深圳。
赶紧问他离虎门远不远,他在南山正好有时间,坐一趟巨长的地铁可以到深圳和虎门的交界处,我们约好就在那里相见。
坐公交、坐火车。
在车上忙着找酒店、看行程,偶尔抬头看看外面,我觉得无论公交还是火车,我都没有好好的去欣赏沿路的风景,只是闷头盯着手机。想想前半生,学习工作,好像都是仅仅在赶路,并没有真正享受在路上的过程。
人生本就是一条从生到死的路,终点从出发开始就等在那里,快慢也不由己,别总急着赶路了,抬头看看路过的世界吧。
出了虎门站,我前面是一对母女,妈妈领着走路还略有踉跄的小姑娘,她好奇的东张西望,勉强跟着大人的匆忙脚步。我跟着她们走了一路,越发的喜欢这个孩子。我们幼年时也是如此吧,对路上的花草树木和来往行人等等一切充满着好奇,根本不在意终点是哪里,为什么长大了,就变得如此乏味和麻木,终点又有何意义呢?
再倒公交,老城区的房子总是让我想驻足凝视,很多人一生只待在一个地方,和房子一起腐朽。
到酒店的时候已经是下午4点。
我放下沉重的背包就出门往约定地点赶,没想到路上很堵。
水泄不通,原来是学生放学,今天不是周日么?
倒车的时候天色已经变暗,朋友已经等了我好久了,他在附近找了家商场。
在深圳待了很多年的他,三下五除二就点好了菜。
2005年,我们一起在网上打魔兽世界相识;2006年,我们一起在北京工作,而后我们相继离开那家公司,他去了深圳。
中间这些年,偶尔我到深圳,他来北京,寥寥的见过几次面。时光荏苒,我们都不再是意气风发的二十多岁,而是不惑之年,魔兽世界也在运营了18年后关闭。我们聊以前的快乐时光,聊以前朋友们的近况,纵然曾经都是朝夕相处无知无畏的毛头小伙儿,18年也已让每个人都走出了迥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半生已过,回想当年总是美好的,谈到今日也难免唏嘘,可未来还很长。
照片从左到右,依次是2006年的我,2014年我们在鼓楼宽店,2013年我们在知春路巴西烤肉,2023年我俩在深圳碧头。如今这群人散落在天南海北。
我把我俩相聚的照片发在我们的群里,我还计划要去昆明和武汉见群里另外两个兄弟,曾经聚、如今散,就再相遇于江湖。
我俩约好有机会未来一起开着房车到处走,我把车做成流动烧烤摊,他把车做成流动读书室,看看哪个兄弟感兴趣来做流动咖啡馆,换种方式抱团养老。
吃完,我陪他走到地铁站,他赶回去明天上班。我的末班车过了,走了一段从深圳走到东莞,找了辆共享单车。
骑着骑着,下起了雨,越来越大,我找了个路边房檐避了一会儿。
虽然是防小雨的冲锋外套,也还是打湿了。正月十五,多年未见的老友,陌生异乡的深夜,猝不及防的雨。就想到了北岛的那首《波兰来客》,“那时我们有梦”。
42岁,都羞于再念全这首诗,觉得矫情。
我们还有梦么?这真是个问题。是破碎了,还是不屑了?
年轻时,看到什么都想到希望;如今,看到什么都想到结局。
没意思,所以不再蹦蹦跳跳的沿路张望,而是低头匆忙赶路。
骑了1个半小时,15.7公里,没感觉,我现在体力真好。
赶路,还在路上就挺好。活着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