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各方面的消息满天飞。
先是北京健康宝弹窗让很多人无法回家,部分城市静默时间持续很久不见松动迹象,还有个别因为过度防疫导致的影响民生事件,弄得人们怨声载道。
紧跟着国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有称“新二十条”的,也有很多人称双11力度最大。此政策在朋友圈中得到了空前的密集转发,可见人们对此的期待。
然后就是昨天传言石家庄试点全面放开,“一个时代结束了”。
是否未来会“全面放开”,我不知道,如果放开,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疫情三年,前两年的声音还比较统一,但今年开始争论不休,支持放开和反对放开的人们争论不休,在各种帖子下面针锋相对。
很正常,人人皆有自己的立场,这世间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有要么是假的,或者也是极为短暂的一瞬间而已。每个人境遇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谁都难免放大自己的痛苦、无视他人的磨难。
而每项政策,任何一项,都不是皆大欢喜的,都会惠及一部分人、伤害另一部分人,至于具体人群的比例和造成影响的程度,因事而异。
领导者在作出决策的时候,都是极为谨慎、要通盘考虑的。他们站在最大的格局和最高的视角上,去权衡各方面利弊。
我一直认为这比我一个小老百姓遇到的所有人生难题都要难上千百倍,可能我想破脑袋也无法做出抉择。何勇的《钟鼓楼》里面有句歌词: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然后嘶吼着:“是谁?!是谁?!”
我们都知道这世界没有非黑即白,凡事都有两面,但面对事情的时候,又不自觉的立刻站队表明立场,且极易被左右倾向和情绪。这么一说觉得这样对,那么一说又觉得那样有道理,这么多年各种网络事件的反转再反转,人们还不是一遍又一遍的被带节奏。
民间的声音可能会对政策形成干扰,但也不全是。
佩洛西访台时,全民的情绪都被调动了,人人都密切关注着她的行踪,感觉只要她一去我们就一定会打。我当时忧虑极了,我的立场也是狭隘和片面的,我憎恨战争,战争的背后都是尸骨,是亲人的命,一将功成万骨枯。那天晚上我喝大了,第二天酒醒,看到老巫婆去了,而我们在谴责和制裁的时候,我的心里长出一口气,虽然很多人说着失望的话,但我为决策者能够顶住舆论压力保持清醒的头脑深深地感谢。战争也许不可避免,但我希望我和我的亲人有生之年永远不要赶上,那将是命如草芥的年代,一切奋斗梦想和美好都将不复存在。
对于疫情的政策,我相信领导们会做出当下最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决策。
民众不是不接受防疫,是接受不了防疫的层层加码和一刀切,因防疫而带来无论经济还是重病出现生活困境的人需要求生,更接受不了个别无耻之徒借此吃人血馒头或利用权限刁难他人。尽管政府三令五申,但仍无法杜绝,被媒体曝出来的可以得到处理,还有没被曝光的怎么办。
对于防疫只能被动接受,在坚忍,信心在一点点被消磨。
民众也不会不害怕放开,谁都顾虑自家的老人孩子,但也许放开增加了选择权。
从目前我了解的信息和询问国外友人放开的情况看,因为传染力惊人与社会接触很难不被传染,但后果也没那么可怕,大多数人症状轻微也没有后遗症。但国内大多数并未见到切实案例,也会考虑幸存者偏差,所以如果全面放开,也许会有不少人选择减少与外界的接触,抢购囤积治疗药物,尤其是保护好自己免疫力低有基础疾病的家人。
关于药物,也不用太抢购囤积,我了解并没有新冠的特效药,只要是缓解感冒症状的都可以,主要是为了让得病的时候好受一些,不吃也会痊愈,但感觉不好该去医院还是要去医院。
有些人相信自己的身体状况,或生活所迫,急需在放开后重建经济和生活信心,那就做好自身防护,一次性口罩可能不太保险,需要准备防护效果更好的口罩,至少密闭空间保持佩戴,而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洗手不碰口鼻,在安全的环境下喝水进食。
如果不小心感染了,尽量居家进行休息等待痊愈,严重的做好防护去医院治疗,并自觉告知身边人。提高警惕,自身稍有不适就多根弦儿,尤其是如果不适还要外出,出于对他人负责的角度,告知你将接触的人,让他们做好防备。我相信只要感染者提前如实相告,没有人会歧视,都是为生活打拼,谁都不易。
身边会慢慢增多可见的感染者,也许他们的无症状、轻症状,将逐渐缓解人们的焦虑,就会像国外一样,大家不再谈冠色变,一切都恢复正常。就像从小到大,我们难免在学校被一遍又一遍的传染感冒,情侣间也没有因为感冒就不再温存,只要了解了,也就不怕了。
人之于时代,终究是渺小的,对政策也只有遵循,那就力所能及的对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负责,根据自身条件做自己的选择,保护好要保护的人。
别害怕,接受时代的磨难,毕竟在同一命运下的不止你一人,有人比你好,也有人比你更难,做当下的自己。相信一切都会过去,都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