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往昔碎片浮现


昨晚儿子不想早睡,我跟他一起看了个腾讯视频的电影,《无敌破坏王》,看完已经12点了,结果今天他一觉睡到了10点多才起。

起来后他有点咳嗽,应该是网上妈妈们说的昨天玩儿雪凉着了,我按大家说的给他端热水泡了泡脚,还冲了杯感冒冲剂喝。

门还是要出的,捂严实一点吧。

上午没吃饭,先奔美术馆。

这家黄河水口碑很好。

他吃了一个肉夹馍和一碗臊子面,边吃边说好吃。

我吃了碗biangbiang面,真是好吃,这地方不错。

吃完就开始今天的Citywalk。从美术馆东街到美术馆后街,我也是多年没有从这边走过了。

穿大取灯胡同到北河沿大街。

没到地安门东大街的时候,就到了澄清下闸遗址,这里往西是北河胡同。

之前夏天的时候我走过一次这里,一条小河蜿蜒,很有闹中取静的感觉,几乎可以媲美前门东的三里河公园。

冬天这里有些萧条。

运河风物图都被雪盖住了。

河道里的水也放干了。北方这点不好,我以前琢磨怎么在院子里挖池子养鱼时,就没想明白如何过冬,如果一到冬天就要把鱼挪到屋里,那实在是太折腾了。后来想如果喜欢养鱼,只得去江浙一带置地,难怪那边的园林很多很好,北方园林只能是皇家园林,修个湖才不会全部冻住。

夏天的河道里现在可以当路走。

风有点大,南北锣不去了,穿胡同奔什刹海。







这些场景太过熟悉,我幼年时在类似的地方生活。

穿出胡同,就是地安门。中轴线上,北鼓楼、南景山。

地安门路口的这家秋栗香,开好多年了,现在味道不如以前,也可能是现在我们嘴刁了?排队更多是为情怀吧,反正我是不排队。

冬天游人寥寥,“黄包车”师傅卖力的吆喝,可惜本地人是不会坐这个的。

什刹海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

这边是前海。

荷花市场往里走,多少年了,湖边的饭馆酒吧换了一茬儿又一茬儿。我大学的女朋友就是在这里跟别人吃了顿饭后和我分的手,我记得似乎是家云南菜,当年还很有名,想不起名字了。

冰还没冻死,春节前后这里的冰场可热闹了。

同和居的三不沾,名声在外,没吃过。



往里面走,湖面都没冻住。

左边曾经一水儿的酒吧。

远处是鼓楼。

对面烤肉季,很多年前进去吃过一次,然后我知道这不是我消费的地方了,再也没来过。

我跟儿子说“银锭望西山”是燕京八景之一,他问我其他七景都是啥,我只能答出卢沟晓月、金台夕照、西山晴雪。百度一查,发现正确的叫法是“银锭观山”,而且也不是燕京八景,勉强算新增的小八景之一。

我为什么一直会叫“银锭望西山”呢?因为何勇的《钟鼓楼》里一直嘶喊,银锭桥再也望不清、望不清那西山!

桥上今天是可以看到西山的。

再往前属于后海,积水潭边上的是西海,以前有家《西海鱼生》可以坐船在湖上饮酒吃饭,酒和菜都用快艇送,船尾有个人摇橹,我没少安排各地朋友,后来给关了。



远处的是钟楼,在鼓楼北边一点儿,合称钟鼓楼。
提到钟鼓楼就会想起何勇,就会想起那句:“三弦演奏,何玉生,我的父亲。笛子,窦唯!”以前我在KTV里唱这首歌,总是会盖着原声喊出这句话。
虽然何勇仅仅靠它和《姑娘漂亮》两首歌吃了一辈子,但现在哼起曲调,还是会激动。

烟袋斜街。










走出烟袋斜街,不远就是鼓楼。

我不知道还是不是这家电玩店了,小时候我家楼下有个家庭条件不错的小伙伴,我总是跟他骑车到这里买世嘉游戏刻盘,很遥远的记忆了。



有点冷,拐进一家店转转,暖和一下。

鼓楼,对北京孩子来说,这里是太稀松平常的地方了。
往东是鼓楼东大街,去南锣可以往东走,我记得后面有姚记炒肝,还有家卖褡裢火烧的。

鼓楼和钟楼之间有个小广场。


我们往西再往北去坐地铁回家。



旧鼓楼大街上开了一些新的餐馆。

二号线,回家。

这算是第五条Citywalk线路吧。
前面几条线路看这个:
抓住秋天的尾巴 北京最美Citywalk线路
后面两天周末就不出去了,在家歇歇,儿子补补课和作业。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