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扬州停留了一天。
去吃了扬州炒饭和在北京找不到了的三鲜锅巴。
扬州炒饭确实好吃,我也没仔细分辨里面到底都有些什么,满满一大盘全吃了。
三鲜锅巴更多的是我小时候的记忆,三鲜汁浇在锅巴上那一声“刺啦”,然后就是孩子最爱吃的炸得酥脆的米饼。我在北京已经找不到这道菜了。
吃完去附近做核酸,看到有一条小河,就沿着走了走。
看到了一种不知名的小花,好几种颜色,特别好看。这花的颜色应该是渐渐变化的。
这条河叫小秦淮河,右边是坐小学校或者幼儿园,里面全是孩子的嬉闹声。
隔着瓦片望进去,孩子们在跳绳。
岸边就是住宅,门口的对联是:“家住黄金地,人在幸福中。”
能住在扬州河边,是很安逸的日子吧。
中间路过一座桥,桥联结的两边是一条类似胡同的街,西面是大东门街,东面是彩衣街,很热闹。
这不是公园,就是街景。
小秦淮河连接着护城河,护城河又连接着古运河。
扬州的古运河,比池州市里的秋浦河要更美。
骑着车沿着古运河转了一圈,天气有些凉了,很舒服。
隋末唐初有“风尘三侠”的故事。
红拂女原为杨素家的歌伎,其父为陈朝大将,被隋将所杀,其与其母被赐予隋朝司空杨素做家奴。李靖年少有志,前往长安拜见杨素谋求发展,但杨素年事已高安于现状,李靖失望而走。在杨素身边见到了李靖的红拂女,倾慕李靖的才华与气度,深夜出逃夜会李靖,愿伴其闯荡天下。
这一段也叫“红拂夜奔”,王小波有一部中篇《红拂夜奔》就取材于这段历史,我高中时看的《青铜时代》里的,已经记不清内容了,他的书思维发散、天马行空,应该也是看着挺费劲的。
红拂夜奔,美人识英雄。两人离开长安,在一处客栈遇到一位大胡子。所谓满脸虬髯,自称虬髯客。虬髯客看上了红拂,本来李靖要跟虬髯客拼命的,但红拂女会识人啊,她见虬髯客貌似粗鄙但气质不凡,认其为义兄。虬髯客知道红拂已经是李靖的女人也不强求,三人义结金兰,被称为“风尘三侠”。
其实虬髯客乃扬州富商之子,亦有雄才大略和征战天下的本事,本是一场两虎相争的事,被红拂女化危为安,聪明的女人就是旺夫。
三人共见李世民,李靖愿追随李世民夺天下,虬髯客自认不如,将家产倾赠于李靖和红拂女后独自离开。
后李靖为李世民立下赫赫战功建立大唐,虬髯客组织了一只兵马杀入海中扶余国,灭其政权而自立为帝。
故事中李靖是历史真实人物,后被明代小说家以其为原型刻画了托塔天王李靖,出现在《西游记》、《封神演义》里。红拂女和虬髯客为杜撰,红拂女原名张出尘,因手持红色拂尘被称为红拂女,虬髯客原名张仲坚,赤髯如虬故称虬髯客,两人都姓张所以结为兄妹。
故事最早出自唐末传奇小说《虬髯客传》,因红拂慧眼识人和大胆私奔而广为流传,明代又被多次撰为剧本。
我随便讲讲这个故事,一是因为虬髯客被设定为扬州人,另一个是我的胡子越来越长还卷曲,也算“虬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