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扬州慢是词牌名,南宋很多人用这个词牌写了不少词。
早上先去吃长鱼面。

《早餐中国》第三季26集。

我怕我吃不惯汤面,点的盖浇面。味道还好吧,没有觉得很惊艳。鳝鱼我最喜欢的做法是响油鳝糊,用鳝鱼做面的浇头我更喜欢先炸一下的脆鳝。
扬州水系发达,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

从桥上走过的时候,杨柳清风。

东关街是条历史街区。

马可波罗在中国待了17年,还在扬州担任过三年的小官。

这条街给我的感觉和北京的南锣鼓巷有点像,但两旁的商铺还是有扬州特色的。



白天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皮包水是指扬州早茶肚子里都是茶水,水包皮是指泡澡。著名的扬州三把刀即厨刀、修脚刀、理发刀。

淮扬菜里的扬就是扬州,淮指淮安。淮扬菜是很著名的菜系,几乎都知道,狮子头、煮干丝等,在北京有不少著名的淮扬菜馆,也很正宗,以前没少吃,这次我还是想吃点没吃过的。

《小城夜食记》里介绍的藕韵。

藕粉圆子我是第一次吃,做法类似元宵,区别在于摇的时候裹的是藕粉不是糯米粉,所以外皮晶莹剔透,口感比糯米要爽滑,馅料有四种,白芝麻、紫薯、豆沙和芋头,我最喜欢豆沙的。
藕饼和藕夹口感完全不一样,藕夹类似北京的炸藕合,但藕切的要薄很多;藕饼是把藕磨成茸,吃不太出藕的口感了。
从街的北面出来,也跟南锣鼓巷北面的鼓楼东大街非常像,一时有点错觉。
扬州的主要景点有四个,瘦西湖、大明寺、个园、何园。

瘦西湖得名于乾隆年间杭州诗人汪沆来到扬州后将其唤作瘦西湖,公园里桥、堤、塔、园的景点还挺多的,标志性的照片一般是五亭桥,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叫火了二十四桥。
门票要100元,我没进去,湖看的太多了,觉得不值100元。
个园就在东关街上,清嘉庆年间盐商黄至筠修建,院内有四季特色假山,用的都是不同的石头,体现春夏秋冬四季。个园是值得看的一个景点,喜欢园林的可以看看,门票45元。
个园在同治年间被卖给镇江盐商李文安,后李家负官债,军阀徐宝山逼李家用个园抵债。1913年徐宝山被革命党炸死,1926年李家让出个园,个园又几易其主,建国后几经修复,重见盛景。
看个园的历史,有没有让人联想到许家印卖大别墅,不管房地产市场怎么低迷,我一直觉得豪宅的市场价格不会走低,虽然富豪会有起落,但总有新贵会接手。
大明寺初建于南朝,鉴真东渡前在此任住持。门票45。
何园是清光绪年间由卸任官员何芷舠所造,门票45。
以上四个景点有联票200元,两天内有效。
扬州还有一个著名的美食,老鹅。

到处可见卖老鹅的,我选了这家店。

很不起眼的一个门帘,进去时我前面有两个女的,买了好几只,分别按部位切好装盒,等她们等了有20分钟,她俩买了近一千元的,带回去给别人吃。她们说这个真空包装寄回去不好吃了。

我也鹅肉、鹅胗、鹅肝、鹅翅、鹅掌每样要了点,切了一盒。我留了老板的微信,等回北京了也叫个真空包装的快递尝尝味道差异,好吃的话我再招呼大家一起订。

老板往盒里撒了一勺鹅油,顿时香气扑鼻。还给了一袋蘸汁。我买了两听啤酒。

找个运河边,虽然没有在扬州感悟到文人墨客的抒怀情感,但能守着千年运河吃老鹅,也还不错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