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喜欢皖南,但交通不太方便,我决定留下个念想。等以后有机会带人一起来,两个人的皖南才美好。
昨天跑了一天,从查济到泾县,从泾县到合肥,从合肥到南京,从南京到盱眙。
用了20天的安康码,换成了苏康码。
长途奔袭,开始在江苏刷经验了。
第一站,我就选了盱眙,虽然知道已经有点过季了,但还是想赶个小龙虾的尾巴。
2018年6月的一个周末,我专门从北京跑到武汉,吃了一个周末的小龙虾。
那是我人生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从此之后,我几乎没有再在北京吃过小龙虾,尤其是对那些趋之若鹜奔赴簋街吃麻小的行为嗤之以鼻,理解不了胡大的门口怎么会能有那么多人等位,簋街的小龙虾,虾次、手艺差、卖得死贵,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地理位置和通宵达旦,是东边场子里小姐(姐)们下班后的夜宵之地。
又不新鲜又难吃又贼贵的北京簋街小龙虾吸引着客人,就如同不伦不类的海底捞是年轻人心中的首选餐厅。老饕无法理解,北京涮羊肉、四川火锅和潮汕牛肉火锅这三种从食材到锅底还有蘸料天壤之别的东西,是怎么能够一起拼凑成一种火遍全国的美食的,难道就因为吃法类似就可以肆意结合么?如果是小吃街那种大杂烩也就算了,可是它也死贵啊。
北京的小龙虾,是在2002年左右,簋街火起来的,当时我大学毕业,第一次去吃,没吃过,确实觉得好吃,尤其下酒很好。没办法,作为美食荒漠的北京,和卤煮、炒肝竞争,口味和麻酱相比,小龙虾轻易站住脚跟。而当时北京的小龙虾只有一种做法,就是重油麻辣,因为重口才能掩盖食材的缺陷,所以渐渐被简称为麻小,就是麻辣小龙虾的简称。
后来编造出小龙虾是外来引进处理污物的假新闻,一方面是当时北京小龙虾确实不咋干净,另一方面也是主要原因还是有人眼红生意好恶意造谣生事。
2018年我在武汉吃过靓靓蒸虾的清蒸小龙虾后,我才真正的尝到了小龙虾这种食材的本身鲜美,新鲜小龙虾的肉可以是甘甜弹牙的,顿然觉悟在北京被忽悠了将近20年。而再后来又看到北京簋街麻小居然按只售卖,每只十几元且个头单薄,我就与北京麻小彻底决裂了,这就是骗二傻子的。
一种非本地的美食,如果想在他乡做出原乡的味道,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不计成本。食材要新鲜,调料配料要原装,厨子要背井离乡。
所以,吃什么东西,还是去原乡吃的好。
盱眙在小龙虾上是声名远扬的。车进到盱眙县城,就看到路边全是龙虾馆,大的比如“於氏”,那饭馆的气派如五星级酒店般。路边草丛里,还有龙虾的雕塑,虽然我觉得并不好看。
很多外地人驱车几百公里来此地吃龙虾,就像我当年坐飞机高铁去武汉一样。
我没去那些在主干道上做足了广告、在大众点评上置顶排名的大饭馆,好吃应该不差,但价格估计也很美丽。
最后误打误撞,我在酒店附近找了一家做外卖的。所谓外卖,应该也不只是美团哪种;并排几家店铺,能聚集说明略有名气;没有餐桌不能堂食,只有外卖;应该是本地人来买了做好的回家去吃的居多。
看我一个人,老板把他店里自家吃饭的桌子给我搬出来,让我在他家店门口吃。我总干这种路边就我一桌的事,老板们都太惯着我了。
龙虾两种,一种5-7钱/只,200元4斤,我对4斤没有概念,等老板捞出来才知道,真不少啊,满满一大盆;还有一种个头大的,8-9钱/只,320元4斤。
附近有个超市,我去买了几听冰镇啤酒。
盱眙最出名的龙虾做法,就是十三香,武汉是油焖为特色的。但其实现在蒜蓉的也非常好吃,都做的很好。
我还是选了十三香的,4斤真不少,60只左右,这个老板的手艺是很棒的,十三香的做法是复合味道,除了鲜香、还有甜有辣,这个味道真的很特别很好吃,是我之前没有吃过的,北京的十三香远没有这里的味道好。
边吃边跟老板聊,现在确实有点过季了,龙虾的个头不大了,6-7月时候,5-7钱的4斤只要一百多。
确实是物美价廉,200元一盆60多只,我吃了好久,一开始我还咂摸下虾钳子,吃了十个后不吃钳子了,虾尾我都吃不过来。到后面剥虾壳剥得手疼,确实这一顿是满足了,不枉我舟车劳顿赶来。
今天要不要走,我还得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