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行业大佬,都栽在了造车上


汽车行业正处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一个又一个大佬跨界造车,前仆后继地杀入新能源汽车行业。
可惜赢少输多,至少有六位行业大佬,都栽在了造车上,被淹没在时代的浪潮里。他们中间,有房地产大佬,有互联网大佬,还有实业大佬。

1. 地产大佬:许家印和姚振华
白手起家的许家印,从1996年开始创立恒大,到2017年以2900亿身家,登顶中国首富,用了21年。
然而从巅峰跌落则只用了四年,2021年恒大爆出惊天大雷,债务高达2万亿。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恒大汽车也危在旦夕。
四五年间花费几百亿,姗姗来迟的首款车恒驰5,去年才交付了324辆。
裁员降薪、部分员工停工、总部解散,恒大汽车不时有负面消息传出,已然摇摇欲坠。许家印期望咸鱼翻身的造车梦,可能很难实现了。

通过农蔬菜赚得第一桶金,在地产行业发家,潮汕商人姚振华,成名于万科股权大战。
虽然被斥为“野蛮人”,但是将王石从万科“驱逐”,并大赚几百亿,姚振华终于扬名资本市场。
此后,姚振华成立宝能汽车,从奇瑞手中收购观致,开始跨界造车。
跟许家印一样的遭遇,宝能集团也陷入债务危机,观致的生产线都被拍卖了,宝能汽车也被法院执行几十亿元,还有欠薪裁员、停工停产等负面消息。
宝能汽车也是危机四伏,姚振华造车梦难圆。

2. 互联网大佬:贾跃亭和李一男
通过煤炭行业赚得第一桶金,“煤老板”贾跃亭转身进入互联网行业,构建了乐视庞大版图,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创业英雄。
然而2017年乐视大厦轰然倒塌,贾跃亭跑去美国滞留不归,天天都说“下周回国”,只留下成千上万的债权人在寒风中不知所措。
在美国的贾跃亭依托法拉第未来(FF),讲述着新能源汽车的“梦想”。但是八年烧完400亿,首款车FF91还没有成功造出来。
人格和信用早已破产的贾跃亭,可能再也不敢回国了。

李一男虽然年轻,但成名很早,27岁就被称为“华为太子”,前途一片光明。
只可惜,后来李一男与任正非“闹翻”,“二进二出”华为,此后辗转多家企业,犹如找不到归宿的孩子一样。
他还因为内幕交易,有了牢狱之灾。后来,李一男痛定思痛,创办自游家,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
可惜就在首款车自游家NV,即将进入交付的关键时刻,因为迟迟搞不定造车资质,自游家倒在了黎明前。
“天才少年”李一男又一次失败,令人扼腕叹息。

3. 实业大佬:董明珠和沈晖
从普通的“打工妹”,到格力掌舵人,董明珠不简单。格力是全球最大空调企业,董明珠被誉为“空调女王”。
2016年,董明珠不顾格力中小股的反对,以个人名义出资,入主珠海银隆,开启造车梦。
把掏空银隆的原创始人魏银仓赶走,董明珠将公司更名为格力钛。可惜,首款MPV银隆艾菲在市场上销量惨淡,格力钛也一直亏损,2021年巨亏21亿。
上个月底,格力钛近百辆新能源客车又燃起熊熊大火,给董明珠的造车事业蒙上厚重阴影。

虽然很多人不知道沈晖,但他确是中国造车行业的传奇人物。
美国名校毕业后,先后在TXU、伊顿、博格华纳、菲亚特等世界知名公司担任高管,还曾帮助李书福,主导吉利对沃尔沃的并购。
2014年沈晖创办威马汽车,与“蔚小理”一起出发。可惜威马高开低走。2019年交付量还遥遥领先,而2022年仅有3万辆出头,与蔚小理的10万辆相去甚远。
裁员降薪、多家门店关闭、IPO失败,威马危机四伏。
如何带领威马活下去,沈晖压力重重。

结语:
为何大佬们都热衷造车?国家政策的利好,供应链的完善,技术难度的下降,资本金钱的青睐,庞大而美好市场规模,这些多方面因素的叠加,让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房地产以及互联网等企业转型和变换赛道的首选。
不过,造车难,造车很难,跨界造车就难上加难。更何况房产企业造车,还被质疑“假造车、真拿地”。但我们也应该对这些拿出大量真金白银造车的大佬们,表示敬佩。
只有造车的人多了,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我们才有机会避免燃油车时代被外资控制和垄断的悲剧。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越发达,越有利于我们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摆脱石油背后美元金融的剥削和控制。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