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千年的井水不能喝了?井水比自来水差在哪?为何会逐渐消失?


井水是古人的生活智慧,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井水不仅可以被拿来当作生活水源使用,还有恢复身体机能的功效。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曾经记载“小便赤热,过涩不畅,常饮井水”。如今的井水早已落寞,鲜少有人饮用,究竟是为什么呢?

中国人心心念念的井水
一提起现在已几乎看不到水井,中国人似乎就有说不完的“乡愁”。
井水究竟有何魅力,能够令万千中国人感到惋惜?在古代,水井就像是一个中小型“蓄水池”一样,年年岁岁奉献着自己甘甜的井水,为农耕社会的广大群众解渴缓饥。另一方面,家用水井也成为跨越时空的粘合剂,连结了祖辈与后人的情感。

我们通常所说的水井中的“井水”,其实是庞大地下水家族中的一员。据专家估计,地下水“隐藏之深”,其总量比整个大西洋的水量还要多,达到1.5亿立方公里。地下水,广泛地指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经由重重土层的过滤,形成了甘甜清冽的井水。

人类通过人力所能挖到的地下水多为浅层地下水,而1000米以下的地下水,则被称为深层地下水。历史上,人们拿来当生活用水的井水,一般是浅层地下水。

刘熙曾在《释名》中记载:“井,清也,泉之清卫者也。”在数千年前,古人就摸索出一套约定俗成的判断某地有无地下水,从而挖井饮水。古时的人们通过一口井聚居起来,久而久之,形成乡井、市井等聚居地代称的说法。

并且,古时的井水比河水干净卫生多了,古人对于井水的把控,丝毫不比现代人差。一口关乎全村人,乃至全镇人的水井,会被加以监管,周围设置井栏,井口附上井盖。

井水对古代劳作人民,以及近现代广大农村地区百姓的生活起到重大作用。作为生命之源,井水不仅喂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还将宗族亲里的情谊连结在一起,成为乡俗民情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井水比自来水差在哪里?
我们所使用的自来水,也被叫做“生水”。其主要来源是大自然中的淡水,比如母亲河长江等。自来水是在国家安全标准的监管下,经过层层消毒和过滤,运送到千家万户。

而井水就是通过人工挖掘而自主开采的地下水。由于卫生意识的提高,现代人普遍认为,经过工艺过滤和消毒的自来水,比井水更为安全。
因此,在选择上,鲜少有人选择继续饮用井水。但不排除某些村落仍旧保持使用井水的习惯。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强,在监管方面,也对私人开挖水井,违规开采地下水等行为进行严格的限制。

由于消毒的原因,自来水的口感带有些许突兀“消毒水”的味道,不如井水那般清冽甘甜。受制于运输过程中,管道老化影响,这些自来水极有可能沾染杂质。因此,不建议直接饮用。

说起自来水之始,还得从清朝末期讲起。主张“改革自强”的李鸿章在清政府的支持下,制定了“凿石引泉”的目标。在不懈的努力下,我们拥有了第一批自来水供水设备。

这个近代供水工程就在旅顺水师营龙引泉竣工。工程巨大,打磨10年,不仅可以供2万多人使用,质量还特别好,能保障长达100年的使用期限。近代化的变革,使得中国人逐渐认识到自来水的安全与便捷。随后,由于多方面原因,人们在饮用方式上也做出了诸多改变。

在上世纪50年代,老百姓习惯对自来水进行充分煮沸之后再饮用。因此,很多中国人,保持了“刻在骨子里”的喝热水理念。拎着保温杯走出国门的国人,成为旅游界的一道靓丽风景。

井水为何被淘汰
井水曾被古代劳动人民视作“生命源头”,从凿井饮水到“桔槔灌田”和“滑车提水”,已有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数千年来,被中国人赖以生存的井水,为何突遇“冷潮”,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呢?一是因为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安全先进、便捷高效的供水系统会推到人类的视野中央。
二是因为人类毫无节制地发展经济,使得很多化学试剂以及工业污染被广泛地排放到水中,进而影响地下水质。

使得原本井水中原本正常的微生物也被牵连,诱发致病菌、细菌的滋生,使得常人喝下生井水之后上吐下泻,出现不适的情况。这也是目前喝井水的安全隐患之一。

其实,井水之所以被淘汰,是基于很多现实原因加成。井水的供给机理,是由地下水直接提供,如果地下水的水位下降,水井就会干涸。人们需要另外找一块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方,重新开凿另外一口井。因此,古代人民大多是靠天吃饭。

如果,雨季丰沛,降水充足,那么老百姓不仅不缺生活用水,还能够得到良好的收成。但若是连年干旱,地下水枯竭,人们自然也就没有井水可用。只能期盼下雨,苦等水位恢复,井水回流。

从现代来说,无论是农村供水,还是城市供水,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变化和实际情况。井水被“淘汰”,是城市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是一个逐渐被替代的过程。
随着一口一口的水井被填埋、关闭,老百姓的心口也好像被愕然堵住一般。确实,水井不仅是水井,还承载着千家万户共同生活、互帮打水的朴素情感。

井水对于中国人来说,更像是对传统文明的一种缅怀。各式各样安全精致的凿井技术曾是许多匠人的骄傲。但在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下,井水极有可能彻底离我们而去。但是有关井水的工艺传承以及民俗情谊,相信不会被中国人遗忘了,感谢您的阅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