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有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别看蚁虫小小的一只,却可以造成了一方大坝的崩塌。
这个俗语真实地发生在今年的浙江象山,一群白蚁,居然野心勃勃地蛰伏在大坝之下,一旦引发蚁患,即使再坚固的城墙堡垒都有可能化为乌有。
恼人的蚁群
白蚁是昆虫,属于等翅目白蚁科。白蚁体色灰白,体形较小,至今已有二亿五千万年的生存历史。白蚁之间各自为政,一个庞大的白蚁帝国内的白蚁各司其职,有蚁后、工蚁、雄蚁、兵蚁等划分。白蚁属于不完全变态类昆虫,它们的生长周期一般包括蛹期、幼虫期、成虫期等三个阶段。
每一个生长阶段,白蚁都会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处于蛹期的白蚁会熬过数周或数月的时间,蜕变成虫。来到幼虫期之后,白蚁就已经显现出成熟白蚁的雏形。处于幼虫期的白蚁具有非常大的食欲,它们会拼命地补充营养,把自己往成虫的方向发展。
在幼虫期的数个月内,它们会疯狂地“敛食”,大量咀嚼木材,补充营养和能量,促进身体器官的发育。好不容易熬到了成虫期,看起来距羽化只差临门一脚,实际上,小小的蚂蚁幼虫还需要经过数年的历练才能够真正羽化成虫。看来,白蚁成长之路也充满了未知与风险。
艰难的成长经历,使得蚁群生命力格外顽强。它们的踪迹遍布全球,适应力很好,能够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的变化。但白蚁也具有既定的生活习性,那就是喜欢在温暖、潮湿的隐蔽处生活,比如土层里、木头里等地。
在弱肉强食面前,白蚁相信团结就是力量,因此它们喜欢具有高度巢居性,全都听命于蚁后。白蚁的食谱主要有植物根茎、木材、落叶等,因此人们经常会在潮湿阴暗的屋檐发现它们的身影。
经历过锤炼之后的白蚁果然实力不凡,它们不仅繁殖力很强,责任感也不可小觑。蚁群里秩序井然有序,每只蚁后每天可产卵400个至500个,据说最多可产8万多个。当蚁后顺利产卵之后,蚁后负责照顾,工蚁负责寻找食物,兵蚁则担任起保镖的工作。
没想到,在人类肉眼难以察觉的阴暗之处,蚁群居然如此高效地运转着。
摧枯拉朽的破坏力
白蚁帝国内部运转虽然井然有序,但它们大多只做“利己”工作。原因是白蚁具有摧枯拉朽般的破坏力,它们被誉为“黑暗的臣民”。白蚁群体擅长隐迹,它们通常生活在半封闭的巢穴系统中,让人难以察觉。
据了解,白蚁前颚坚韧,能切割水泥,白蚁所分泌的蚁酸则能够腐蚀钢筋。一旦数以万计的白蚁众志成城地发起攻击,即使再厚实的建筑体都在劫难逃。白蚁喜欢“占山为王”,巧袭土层下部,将所处的土层内部蚕食成镂空形态。
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不断推动内外气体的循环,从而将土层变得更加松韧。白蚁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蛀食植物,它们会持续分泌蚁酸。在经年累月的腐蚀之下,极有可能会引发地表建筑物的坍塌,从而对生态与人类活动产生更重大的危害。
蚁灾进行时
这不,今年气温高的时候,浙江象山的大坝就惨遭白蚁围攻。在象山县丹东街道赤坎水库大坝护岸区域,发现了数百万计的地下蚁群帝国。
主巢距地表约有4米多,光是副巢就已多达15个,蚁后更是蛰伏已久,3只蚁后的年龄约在10岁至20岁区间。这个帝国的建造工艺,令人类建筑师都要叹服,主巢与副巢成集中状紧密衔接,形成四通发达的内部结构。光是通往主巢的通道就长达15米,足以窥见这个地下蚁群帝国一旦暴走,就会引发何种惨状的坍塌。
幸好人们及时发现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最生死攸关的一步将这群有预谋、有组织的蚁群给击溃。
但是击溃的过程也实属不易,从探明巢穴结构到逐个击溃,就用了整整3天的时间。在国内,3天的时间都可以将一条沟壑嶙峋的道路给铺平了。最后,人们看着被挖出的巢穴构造陷入深思,一是惊叹群蚁的力量与坚韧,二是万幸及时铲除“毒瘤”。否则浙江象山大坝就有可能出现漏水、倒塌等安全隐患。
据了解,在中国有多数的水坝被白蚁“画圈为巢”,这主要是由于白蚁不仅喜欢隐蔽黑暗的地方,还喜欢靠近水源生存。即使人们已经做了多种措施,预防蚁灾,但由白蚁造成的的损失,仍旧不计其数。
亦邪亦正的白蚁
白蚁俨然成为千夫所指的形象,人们谩骂其毁坏人类设施,威胁人类安全。甚至,人们只要一发现白蚁的踪迹,就会用尽五花八门的办法将其灭除。但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环,白蚁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了解,白蚁是最主要的节肢动物分解者,它们强大的执行力使其可以昼夜不舍地分解木材、枯叶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的物质。蚁群穷尽一生重复着繁衍生息、觅食分解等动作。白蚁是当之无愧的“分解者”,如果没有它们,地面不知要堆积多少陈年旧材,堵塞生态运行。
尽管如此,在人们的印象中,仍旧认为白蚁“弊大于利”,一经发现它们的存在,就会毫不犹豫地进行“断子绝孙”式的消杀。毕竟,白蚁的蚕食性不可控,对于经济木材、谷物、瓜果植株等均起着不小的威胁。
白蚁具有摧枯拉朽的破坏力,不仅在于其强韧的蚕食能力,还在于它们能够分泌出一种强效蚁酸。蚁酸是一种具有毒性的酸性物质,分泌量小时,能够令人类皮肤产生过敏症状,而分泌量大时,甚至可以溶蚀钢筋水泥,人类不可不预防,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