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破工作,老子不干了”




文:闲花,图:是阿梨啊ALI
【1】
与人为奴,怎比自在为王。
《西游记》第五十三回,唐僧师徒行至女儿国时,因喝了子母河的河水怀上身孕,悟空在老婆婆的指点下前往解阳山如意真仙地取落胎泉水,结果得到的只有一句“与人为奴,怎比自在为王。”
原来,如意真仙是牛魔王的弟弟、红孩儿的叔叔,他对悟空请观音降服红孩儿的事情一直不满,认为红孩儿做善财童子表面看上去成佛得道、受人膜拜,但实际被人奴役,远不如以前自在为王快活。
其实,不光红孩儿,悟空也是如此。一个紧箍,一个金箍,都是一把无形的枷锁,从此被迫沦为打工人,哪比得上各自为王快活。
花果山水帘洞齐天大圣孙悟空,火云洞圣婴大王红孩儿,那才是他们最潇洒自在的日子。

【2】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
宋.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释义:我只寻我的灵芝仙草,不为功名利禄改变初衷。
黄庭坚是个很值得学习的词人,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指他的文学造诣,更重要的是面对困境时的人生态度。
黄庭坚曾参加编写《神宗实录》,以文字讥笑神宗的治水措施,后又被诬告为“幸灾谤国”,晚年两次被贬官西南,这首《水调歌头.游览》大约就写于被贬谪期间。
首先,这首词的基调就是潇洒自在的。
无论是“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的怡人山色;还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的纯粹初心;亦或“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的随性逍遥;都叫人好生愉悦。
这就是黄庭坚,也是古代诗人们普遍拥有的品质,不惧磨难,无畏悲喜。
【3】
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 
《济公传》.第二百六十三回
释义:比起在钢筋水泥的办公室里领着那存有潜在危险的工资,我更向往山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这两句诗的原文翻译不是这样的,为了让它更霸气,更贴近打工人的心声,我稍微改了一下。
原文翻译为:“官吏虽然享受朝廷的供养,生活无忧,但却面临着潜在的危险,随时可能遭遇不幸;而普通百姓虽然生活艰苦,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但却能自由自在地生活,没有束缚和压迫。”
很明显这是两句讽刺诗,通过讽刺告诫我们要居安思危,不要贪图眼前的安逸而忽视未来的风险。
我在想,等哪天辞职的时候,要是在辞职信的末尾写上这两句,一定很解气。
不仅表达了自己辞职的果断,还顺带把公司的牛马领导都讽刺了一番,岂不快哉!

【4】
睡到午时欢到夜,回看官职是泥沙。
唐.白居易《喜罢郡》
释义: 辞职一觉睡到自然醒,回望过去的职场生涯,就如同泥沙一样毫无价值。
这首诗是白居易离任苏州刺史后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其实,这种厌倦和向往不仅是白居易的心声,也是千千万万穿梭在车水马龙街道上职场人的心声。
一边是不喜欢的工作,一边是向往的自由生活,大多数人的一生就在这两者之间兜兜转转,从羽扇纶巾到耄耋佝偻,再至枯木森林、荒冢孤坟,无从解脱。
因此,努力解决生存吧!只有解决了生存,才有资本去追逐真正自由的生活。
唯愿天涯的你我皆能理想成真。


  end

图片来源:小🍠,作者“是阿梨啊ALI”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闹处读词,静处品诗
扫描二维码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