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后,美国暂停5000万美元拨款,派人去见周恩来,老蒋怕了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1941年,蒋介石悍然指挥8万多人包围攻击新四军。新四军军长叶挺被扣,副军长项英牺牲,新四军除2000多人分散突围之外,余部大部分牺牲,部分被俘。这就是蒋介石一手导演的,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发生之后,蒋介石遭到各界的一致谴责,但是让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连美国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满,并且向自己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这让蒋介石一度又慌又怕。
这一切又是怎么回事呢?
“皖南事变”刚发生的时候,美国朝野对事件原委并不清楚,而国民党反动派一度进行了严密的新闻封锁。
而第一个冲破国民党新闻封锁,向外界报道皖南事变真相的人正是斯诺。
1941年1月22日,斯诺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上发文揭露了“皖南事变”的真相。此后,另一名著名美国记者斯特朗也返回美国,并公布了大量蒋介石集团打压八路军新四军的材料。
这两篇报道刊登之后,美国各界人士非常吃惊。他们担心这会引起国共内战,给日军的南下造成有利时机。

当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奥尔森等6人给蒋介石发电报“中国阋墙之争将使美国赞助者纷纷离去”
这一封电报虽然不是由美国官方所发,但是恰恰点出了蒋介石的命门所在:极度依赖美英等国的援助
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评论说:“当日本正准备向南海推进时,中国为本身及友邦计,应牵制多数在华之日军,是故此刻竟发生此种内讧,实为极大不幸”

到这里暂时还是美国舆论对蒋的批评。美国官方的态度还未明确。但美国各界的态度肯定会对政府产生巨大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政府也逐渐了解“皖南事变”的情况。1月29日,时任美国驻华大使詹森向蒋介石表示“(中共问题)不应导致大规模的自相残杀的斗争”
美国政府又决定暂缓5000万美元的援华款项,同时派了总统私人代表居里去重庆调停。
居里在重庆会见了周恩来,这是美国高级官员第一次会见我党领导人。在这次会谈之中,居里向周恩来询问蒋介石有没有投降的倾向,皖南事变的情况,我党目前的主张等等,同时也代表美国向周恩来表示美国希望看到中国统一反对日本,不希望看到目前的局势扩大。
周恩来回答了居里的问题,还向居里提供了一些揭露蒋介石的材料,并表示如果蒋介石不改变目前的政策,将引起双方冲突,这会给日本可乘之机。
此后居里向蒋介石表示,美国在国共纠纷没有解决之前,无法大量援华,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
居里还对蒋介石说“尽力与共产党保持抗日联合战线”,建议蒋不要“采用武力解决问题”
同一时期,美国国务院也通过备忘录的形式告诉宋子文和胡适,美国希望看到中国继续保持统一。
到这里美国人的态度很明确了,对蒋的行为不满,反对蒋的所作所为。要求中国保持统一战线,多牵制在华日军,减轻美国在南洋一带的压力。
美国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态度,本质上是美日在太平洋地区日益尖锐的矛盾体现。美国人希望中国在亚洲可以成为对抗日本的重要力量(当然必要的时候,也是可以被牺牲的)。
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国对日本侵略中国基本上是“不干涉”政策,但是因为不愿日本独占中国,又会对中国采取一些同情和支持。
但是随着日军野心越来越庞大,美日之间的矛盾越发激化,日本想在东南亚称王称霸,这就严重伤害了美国的利益。美国人是不可能容忍的。

德意日三国同盟达成后,日本对美国的威胁更进一步。美国就把策略调整为对日经济制裁,以中国牵制日本和日本谈判三管齐下。
同时在美国全球布局里,还是“先欧后亚”。美国希望中国能够在亚洲牵制更多日军,罗斯福甚至说“维持中国的抗日具有美国国防第一线的作用”,“保卫中国即是保卫美国的关键”
基于此,美国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援助。比如1940年9月-11月,美国就向蒋介石贷款1.25亿美元和援助了50架新式战斗机。
虽然大部分时候美国并不反对蒋介石搞一些针对八路军新四军的小动作,但是这一切不能过线。而“皖南事变”很明显就过线了。
美国人很精明,他们知道只有一个保持抗日统一战线的中国才能牵制更能更多日军。
美国驻华代理武官巴雷特上校对苏联人说“如果日本人在中国感到吃紧,他们就会节制自己向南和向北的野心”
一旦统一战线破裂,日军就可以其他方向腾出更多的力量。对美国人会造成更大的压力,美国并不希望自己过早和日本摊牌,他们的精力还是要留在欧洲对付德国人。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人会反对蒋介石的“鲁莽愚蠢的举动”
彼时中国抗战多年,美英苏三国是最主要的外援。而此时苏联为了对付德国的威胁,援助越来越少。英国也是忙于欧洲战事,自顾不暇,也无法给蒋介石太多援助。所以美国就成了蒋介石最重要的援助来源。

而“皖南事变”期间,美国国会正在辩论“租借法案”问题,而这一法案能否适用于中国以及物资如何分配,这一点让蒋介石非常焦虑。
他在日记中记载“新四军问题......使得援华计划几乎动摇,子文甚以此为虑”。写的是宋子文很焦虑害怕,但是蒋介石自己何尝不是呢?
碍于美国的态度,加上我党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方针,蒋介石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对我们的进攻,被迫保证“今后绝无剿共的军事”
全文完
往期好文
她是贺龙大姐,47岁牺牲惨被肢解,贺龙:如果大姐活着比我强
在抗战中,林徽因牺牲了9个“弟弟”
37年红军师长叛变投敌,49年率800多人起义,最终结局如何?
END
大家好,我是寒叔。社会学出身,野生历史爱好者。
我一直觉得,历史是一个国家和一群人的传记。
在这里,我想和你一起去看那些曾经辉煌或是平凡的传记,去发现不一样的细节。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