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全职写作不易,您的赞赏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恳请各位把本文转发到朋友圈或微信群
1947年莱芜战役之中,国民党军73军在战场上被我军击败。其中将军长韩浚灰头土脸地成了解放军的俘虏。
翻开历史,这个韩军长却也不是一般的军人,他和我党也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甚至曾经是秋收起义的副总指挥。
那么,秋收起义的副总指挥又是怎么成了解放军的俘虏呢?
在动乱的大时代中,韩浚的一生颇为传奇,兜兜转转最后的结局也算圆满。
1893年,韩浚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县的新洲(现属武汉)。
韩家世代务农,家境在当地算比较贫穷的一类。虽然家里穷,但是父母还是竭力让韩浚接受了基本的教育。
在韩浚的学生时期,正是反清思潮汹涌澎拜之际,热血青年韩浚自然也深受影响,决心投身其中。
青年韩浚
原本韩浚准备到武昌投军,但是错过了招兵时间,只得继续回学校读书。
书读完了,韩浚一时半会也不知道该干嘛。在亲戚的介绍之下,到广东军政府谋了一个小职位。
韩浚是1922年到的广州,此时的广州正是国内革命的大本营,国共两党的人才都汇聚于此。
黄埔军校开始招生之后,韩浚便考取了。他和胡宗南、陈赓等人都是黄埔一期生,和陈赓更是同住一个宿舍。
和陈赓住在一起,韩浚“近水楼台先得月”。通过陈赓,韩浚接触到了马列主义和不少进步书刊,也对我党有了初步的了解。
和陈赓朝夕相处,韩浚也日益进步。1924年5月,青年韩浚完成了思想上的重大转变,他入党了。
韩浚的入党介绍人是陈赓。
入党后不久,韩浚和陈赓等人被派往苏联红军大学学习军事。不过韩浚的留学生涯时间并不长,1926年10月因为要参加北伐战争,韩浚从苏联回国。
回国之后,韩浚奉命在上海南京等地活动,后在叶挺的推荐下进入了张发奎的部队。
在张发奎的手下,韩浚利用张发奎的信任,组建教导营。因为韩浚的红色背景,这个教导营自然是对我党更为亲近,其中政治教导员袁国平后来还成了新四军的政治部主任。
此后韩浚先后担任第十一军教导营中校营长,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参谋长等职,先后参与了对夏斗寅和四川军阀杨森的作战行动。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武汉国民政府不久也背叛了革命,我党也不得不拿起武器捍卫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
南昌起义爆发后,韩浚带着自己掌握的警卫团急忙赶往南昌准备和起义军会合。不过这一次韩浚没有赶上,当他们进入江西修水之时,南昌起义的部队已经南下广东。
韩浚等人一时也不知该何去何从,于是他和同为党员的团长卢德铭、辛焕文赶回武汉,找到我党武汉负责人向警予请示。
而此时“八七会议”的精神也传达到了武汉,组织上决定发动秋收起义。向警予向3人传递了组织上的命令,卢德铭被指定为秋收起义总指挥,韩浚则是副总指挥,辛焕文为秋收起义的政治指导员。
接受了秋收起义的任务之后,韩浚等人马不停蹄地返回江西掌握部队。从湖北回江西,敌人一路上设卡盘查。为了分散目标,韩浚他们分成三批分开走。
在路上,他们遭遇敌人,发生了交火。辛焕文在战斗中牺牲,而韩浚则在战斗中负伤。虽然韩浚一度逃了出去,但最终还是被捕入狱。
这一次的被捕,也成了韩浚人生的转折点。从这时开始,韩浚慢慢地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
被捕之初,韩浚没有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一口咬定自己路遇土匪,钱都被抢走了,不知道为什么被抓。
而就在韩浚被捕的期间,毛主席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卢德铭则赶回去参加了秋收起义,而韩浚则就此错过了秋收起义。
被关押了几个月,韩浚后来找人疏通关系给放了出来。
离开监狱的韩浚原本想去武汉找向警予,以此重新和组织上建立联系。
可是此时的武汉已经被“白色恐怖”所笼罩,相关的组织和同志早已转移,韩浚在原先的联络地点一无所获。
武汉找不到组织,韩浚只好前往上海再试试运气。
结果韩浚在上海呆了几十天,还是一无所获。
韩浚并没有灰心,他想既然找不到组织,能不能让组织主动来找我?
他利用自己黄埔一期生的身份,发起成立“黄埔革命同学会”,从事一些革命和反蒋宣传。原本韩浚期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引起组织上的注意。
然而韩浚不了解的是,此时正是大革命的低潮期,我党在各地的组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活动也转入地下,并且更为隐秘。
韩浚的想法再一次落空了。
组织上没有注意到韩浚,但是蒋介石注意到他了。
韩浚和几个“黄埔革命同学会”的主要成员先后被抓。被捕之后,蒋介石对他们采取了分化措施,给他们发钱,并且保证既往不咎,绝对一视同仁。
此时的韩浚苦寻组织不到,内心正是极度苦闷和低落,原先坚定的革命信仰也开始动摇了。加上蒋介石的拉拢,韩浚放弃了自己的革命信仰,转而投入蒋介石的阵营。
放弃信仰的韩浚,此后一直在国民党集团中任职。
虽然老蒋拍胸脯保证,不会对韩浚差别对待。但是老蒋的嘴,却是骗人的鬼。
韩浚的仕途并不顺利,先是被派到广东北海盐务处当个秘书兼科长。随后又去了南京中央军校当政治教官。
抗战爆发之后,韩浚先后参加了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第二、三次长沙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一直到抗战结束的时候,他才升任七十三军中将军长。
作为一个黄埔一期生,韩浚这个速度和他的同学比起来实在太慢了。不要说胡宗南已经是战区司令官了,就连杜聿明、宋希濂都官至集团军司令了。
同为一期生,韩浚此时才勉强做个军长,其中的苦闷或许他自己才知道吧。
内战爆发后,韩浚被蒋介石派往山东战场。结果在莱芜战役中,韩浚兵败被俘,成了解放军的俘虏。
相关影视作品剧照
说起韩浚的被俘也颇有一些黑色幽默。当时兵败如山倒之际,韩浚带着残兵败将一路逃跑。跑着跑着,大家都跑不动了。
周围都是解放军的追兵,就算侥幸逃回南京,老蒋还不知道会怎么收拾自己。正在韩浚苦恼之际,他的手下却不想再跑了。他们主动向解放军投降,并且高喊“我们是73军的,我们军长就在这里”
韩浚就是这样成了解放军的战俘,后来他被编入潍坊解放军官训练团学习。
1961年,韩浚被特赦出狱。此后他定居武汉,出任湖北省政府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离开军队的韩浚晚年专心写作,写下了不少珍贵的史料。
全文完
往期好文
1973年,一农民被打成叛徒,他给徐向前、李先念写信:请证明我身份
真实的叛逆者:蒋介石的宪兵队长被妻子策反,最后牺牲在胜利前夜
军统少将站长,1949年死在南京,16年后被国家追认为烈士
全职写作不易,您的赞赏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恳请各位把本文转发到朋友圈或微信群
END
大家好,我是寒叔。社会学出身,野生历史爱好者。
我一直觉得,历史是一个国家和一群人的传记。
在这里,我想和你一起去看那些曾经辉煌或是平凡的传记,去发现不一样的细节。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