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毛主席有首词写过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毛主席笔下的“飞将军”不是别人,正是率领红三军的黄公略。
要做天下大勇者
黄公略原名叫黄汉魂,黄公略这个名字是他自己改的。
黄公略小时候性子直,喜好打抱不平。他父亲给他讲张良路遇黄石老人,折节奉师的故事。黄公略被其中的《太公兵法》吸引,问父亲有没有这本《太公兵法》。
父亲告诉他并没有这本书,但是有后人假托黄石公的名字编了一本《黄石公三略》。黄公略看了这本书之后,对之非常喜爱。爱屋及乌之下,便自己改名黄石,号公略。
黄公略不仅改了名,也有了新的志向:要做天下大勇者
1915年,黄公略弃笔从戎,参加了湘军。此时的湘军还打着护法旗帜,颇吸引了不少有志青年。黄公略在湘军里当过文书、教员,最后当了排长。
1922年,黄公略和彭德怀一起考上了湖南陆军讲武堂。从陆军讲武堂毕业后,黄公略回到湘军升任连长。
1926年,黄公略随部队一起参加了北伐。在北伐中,黄公略作战勇敢。打武昌的时候,面对敌军的猛烈炮火,黄公略身先士卒率先登上城墙,将敌人的机枪给炸毁。
而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黄公略和北伐军中的我党党员走得很近。也开始接触进步书刊,黄公略开始对党和马列主义有了初步了解。
1927年1月,黄公略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高级班。进入黄埔之后,黄公略对我党越发认同,旗帜鲜明地站到了我党一边。1927年12月,黄公略参加了广州起义。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但是黄公略却选在这个低谷时期选择入党。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黄公略对于信仰的坚定。
1928年,组织上安排黄公略回到湖南,在国民革命军独立第5师做兵运工作。同年7月,平江起义爆发,黄公略也是这次起义的主要领导者。平江起义之后,黄公略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13师4团党代表,中共红5军军委委员。后任红5军2大队大队长、第2纵队纵队长。此后彭德怀等率领主力前往井冈山和毛主席、朱德会合,黄公略则留下来在平江、浏阳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
在近2年的游击战争中,黄公略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现。2年的时间里,黄公略带的兵从最初的200多人发展到近2000人,有1000多条枪,开辟了多块根据地,创建了湘鄂赣苏区
1930年初,红6军正式组建,黄公略担任军长。不久之后,红6军改组为红3军,黄公略还是担任红3军军长。
红军的“飞将军”
黄公略在红军前三次反“围剿”中战功显赫。
1930年10月,第一次反“围剿”,黄公略的红三军在龙冈战役中担任正面攻击部队。张辉瓒的师部和两个旅9000多人全军覆没,张辉瓒成了红军的俘虏。此战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多年之后被军史反复提及。黄公略功不可没,正是他在此战中率部以少打多,给大部队包抄争取了时间。此战黄公略的红三军消灭的敌人就占了总数的一半
此战大胜,毛主席写下了那句经典“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第二次反“围剿”,黄公略根据战场请示,随机应变,率领部队从埋伏的地方突然杀出,俨然从天而降,打破敌军的部署,为全歼公秉藩部立下了头功。也正是此战,让毛主席挥笔写下“飞将军自重霄入”,盛赞黄公略和红三军从天而降的英姿,从此黄公略也成了红军中的“飞将军”
黄公略的强不仅体现在军事指挥上,还表现在组织管理指示。
红三军成立之初,其实战斗力不强。部队中问题不少,比如纪律不好,地方观念过强,这些对于一只部队战斗力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黄公略一手抓军事,一手抓政治,不到一年,红三军就脱胎换骨,成了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部队。红三军后来在红军主力打南昌时,再次留守赣西北一带坚持斗争。在黄公略的领导之下,苏区由广东南雄至江西永新,自寻乌到峡江,纵400里,横300里,有党员3万余人,赤色群众400余万,根据地连成了一片。
这才有了毛主席的名句: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而这也是毛主席诗词中首次出现人的全名,足见毛主席对黄公略的重视
以此时黄公略在红军中的战绩和地位,如果能活到解放后,元帅之中很可能会有黄公略的名字。
害他的人成了副厅长
1931年9月初,在第三次反“围剿”作战之中,黄公略遭遇敌机空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3岁。
黄公略牺牲的消息传来,毛主席十分悲痛,他亲自主持了黄公略的追悼会。追悼会上,毛主席难掩心中悲痛,挥笔写下挽联
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降;
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而历史的吊诡之处,却在多年之后出现了。
1949年12月,卢汉在昆明起义。参加起义的人员中有一个人名叫张有谷。张有谷时任云南省防空司令部副司令、云南省保安司令部参谋长。在这次起义中,张有谷率领17架飞机参加起义,成了起义功臣。
起义后,张有谷担任过解放军牡丹江第7航空学校副校长、陕西林业厅副厅长、陕西政协常委等职,最后得以善终。
但是这个张有谷却是当年指挥飞机击中黄公略的人。
在当年,张有谷是国民党空军第三大队的上校队长。正是在他的指挥下,他的部下执行了那次空袭,而黄公略也在这次空袭中不幸牺牲。
而在后续的数次战斗中,张有谷指挥第三大队多次参加对红军的作战,给红军造成了重大损失。而张有谷之所以能得以善终,也是在于他能及时弃暗投明,参与起义,加上当时我军飞行员匮乏,急需张有谷这样的军事人才。
全文完
寒叔往期文章
1948年,一个蒋军军长被枪毙,死前为何高喊“毛主席万岁”?
左权:25岁当军长,37岁牺牲,49年数万大军为他专门绕路
1949年,一个药贩登报寻人,陈赓看后下令:快把他接来
END
大家好,我是寒叔。社会学出身,野生历史爱好者。
我一直觉得,历史是一个国家和一群人的传记。
在这里,我想和你一起去看那些曾记辉煌或是平凡的传记,去发现不一样的细节。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