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毛主席有首词写过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毛主席笔下的黄公略,他和与林彪、伍中豪被称为红军的“三骁将”。而这位红军中的“飞将军”却差点在1928年被彭德怀彭老总勒死。
这又是为什么?
和彭德怀一见如故
黄公略原名叫黄汉魂,黄公略这个名字是他自己改的。
黄公略小时候性子直,喜好打抱不平。他父亲给他讲张良路遇黄石老人,折节奉师的故事。黄公略被其中的《太公兵法》吸引,问父亲有没有这本《太公兵法》。
父亲告诉他并没有这本书,但是有后人假托黄石公的名字编了一本《黄石公三略》。黄公略看了这本书之后,对之非常喜爱。爱屋及乌之下,便自己改名黄石,号公略。
1915年,黄公略弃笔从戎,参加了湘军。此时的湘军还打着护法旗帜,颇吸引了不少有志青年。黄公略在湘军里当过文书、教员,最后当了排长。
1922年,黄公略和彭德怀一起考上了湖南陆军讲武堂。从陆军讲武堂毕业后,黄公略回到湘军升任连长。
黄公略和彭德怀两人都有着相同经历,性格也颇为投缘,都有着救国救民的抱负。两人一见如故,结为人生好友。他们互相勉励要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不做坏事。
两人曾经在湘军中成立过一个秘密团体,成员都是中下层军官,宗旨便是救国救民。
1926年,黄公略随部队一起参加了北伐。在北伐中,黄公略作战勇敢。打武昌的时候,面对敌军的猛烈炮火,黄公略身先士卒率先登上城墙,将敌人的机枪给炸毁。
而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黄公略和北伐军中的我党党员走得很近。也开始接触进步书刊,黄公略开始对党和马列主义有了初步了解。
1927年1月,黄公略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高级班。进入黄埔之后,黄公略对我党越发认同,旗帜鲜明地站到了我党一边。1927年12月,黄公略参加了广州起义。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但是黄公略却选在这个低谷时期选择入党。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黄公略对于信仰的坚定。
1928年,组织上安排黄公略回到湖南,在国民革命军独立第5师做兵运工作。同年7月,平江起义爆发,黄公略也是这次起义的主要领导者。平江起义之后,黄公略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13师4团党代表,中共红5军军委委员。后任红5军2大队大队长、第2纵队纵队长。此后彭德怀等率领主力前往井冈山和毛主席、朱德会合,黄公略则留下来在平江、浏阳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
在近2年的游击战争中,黄公略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现。2年的时间里,黄公略带的兵从最初的200多人发展到近2000人,有1000多条枪,开辟了多块根据地,创建了湘鄂赣苏区
1930年初,红6军正式组建,黄公略担任军长。不久之后,红6军改组为红3军,黄公略还是担任红3军军长。
红军的“飞将军”
黄公略在红军前三次反“围剿”中战功显赫。
1930年10月,第一次反“围剿”,黄公略的红三军在龙冈战役中担任正面攻击部队。张辉瓒的师部和两个旅9000多人全军覆没,张辉瓒成了红军的俘虏。此战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多年之后被军史反复提及。黄公略功不可没,正是他在此战中率部以少打多,给大部队包抄争取了时间。此战黄公略的红三军消灭的敌人就占了总数的一半
此战大胜,毛主席写下了那句经典“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第二次反“围剿”,黄公略根据战场请示,随机应变,率领部队从埋伏的地方突然杀出,俨然从天而降,打破敌军的部署,为全歼公秉藩部立下了头功。也正是此战,让毛主席挥笔写下“飞将军自重霄入”,盛赞黄公略和红三军从天而降的英姿,从此黄公略也成了红军中的“飞将军”
黄公略的强不仅体现在军事指挥上,还表现在组织管理指示。
红三军成立之初,其实战斗力不强。部队中问题不少,比如纪律不好,地方观念过强,这些对于一只部队战斗力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黄公略一手抓军事,一手抓政治,不到一年,红三军就脱胎换骨,成了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部队。红三军后来在红军主力打南昌时,再次留守赣西北一带坚持斗争。在黄公略的领导之下,苏区由广东南雄至江西永新,自寻乌到峡江,纵400里,横300里,有党员3万余人,赤色群众400余万,根据地连成了一片。
这才有了毛主席的名句: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而这也是毛主席诗词中首次出现人的全名,足见毛主席对黄公略的重视
以此时黄公略在红军中的战绩和地位,如果能活到解放后,元帅之中很可能会有黄公略的名字。
差点被勒死
但在黄公略革命的道路上,却和自己的好友彭德怀有一段误会,以至于自己差点被彭德怀等人勒死。
事情发生在1928年。
这一年黄公略被组织上安排回湖南搞兵运工作。他所去的部队正是彭德怀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独立五师,黄公略的公开身份是该师的随营学校副校长。
黄公略回到湘军之中,两个老友相见自是非常高兴。但是此时彭黄二人有数年未见,彼此都不知道对方此时的政治立场。彭德怀等人有心革命却也不知道黄公略是否支持,而黄公略也有想法试探一下彭德怀。
有一次,彭德怀召集了邓萍、李灿、张荣生和黄公略一起讨论时局。当众人谈到要“打倒新军阀时”,黄公略突然发问:“到底谁是新军阀”
黄公略话音刚落,彭德怀就一针见血地说蒋介石背叛革命,新军阀不是还能是谁?
黄公略听了这话,故意装出一副震惊的样子,说“蒋校长明明是中山先生高徒,怎么会是军阀呢?”
此言一出,在场的人都陷入一阵沉默。刚才众人的讨论中,透露了很多秘密,这要被黄公略捅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而彭德怀顿了一下,非常生气地大骂黄公略:“过去你总说如何如何革命,现在你拥护蒋介石,好,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黄公略心中对彭德怀等人的倾向有所了解,但是为了再确定一下,便继续假装和彭德怀争吵。此时张荣生拿了一条毛巾已经偷偷走到黄公略身后,趁他没有防备,捂住嘴然后往脖子上一系,为了保密只能将黄公略灭口。
黄公略突然被勒住,口不能言,只能拼命扭动身体手指着皮鞋,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另一边邓萍见状觉得奇怪,赶紧叫住张荣生,先停一下听听黄公略如何说。随后张荣生停下来,从黄公略的皮鞋搜出一张纸条。
这张纸条不是别的,正是组织上给黄公略的介绍信。
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幸好邓萍及时叫停。彭德怀明白黄公略前面是在试探他们,后怕地说“公略啊,你这玩笑开大了”
黄公略这一番苦肉计,差点让自己丧命。他解释道:“谁知道你们是真革命还是假革命呢?”
1931年9月初,在第三次反“围剿”作战之中,黄公略遭遇敌机空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3岁。
黄公略牺牲的消息传来,彭德怀悲伤不已,数日夜不能寐。毛主席十分悲痛,他亲自主持了黄公略的追悼会。追悼会上,毛主席难掩心中悲痛,挥笔写下挽联
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降;
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全文完
END
大家好,我是寒叔。社会学出身,野生历史爱好者。
我一直觉得,历史是一个国家和一群人的传记。
在这里,我想和你一起去看那些曾记辉煌或是平凡的传记,去发现不一样的细节。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