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进军西北遭重挫,痛定思痛后改变战术,咸阳一战击溃马家军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结束了2万五千里的长征,这标志着红军在我党的领导下摆脱了蒋介石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但是到达陕北之后,我军又面临着长期霸占西北的马家军。
在中国的西北地区,疆域极其辽阔,环境极其复杂,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也一言难尽。清朝灭亡之后,以马步芳为首的西部匪徒,势力迅速扩大,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一支土匪武装。
红军到达陕北之后,希望通过新疆打通与苏联之间的国际交通线。而马家军在蒋介石的支持下,成为红军打通国际交通线的最大障碍。红军曾经想歼灭马步芳,但由于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红军对这里极不适应,并出现了教条主义错误。马家军作战极为凶悍,导致红军损失惨重。

后来红军只在陕甘宁边区活动,与盘踞青海的马家军形成对峙。这种局面持续了很多年,直到解放战争后期。三大战役结束之后,彭德怀率领西北解放军向马步芳匪帮发起了总攻。
虽然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已经日暮西山,但马家军在西北的势力依旧强大。
在蒋介石的眼里,马步芳的军队充其量是土匪武装,连自己的杂牌军都不如。在国民党军队的体系中。马家军的火力以及武器装备确实是相当落后的。马家军的武器大多以旧式步枪为主,轻机枪,重机枪采集炮等极为稀少。即便是马家军的主力,82师,全师也只拥有20余门火炮,且全都是老旧装备。
此时的马将军,与经过三大战役之后的解放军相比,并不占优势。但是装备不占优势,并不代表马家军战斗力不强,马家军最著名的特点就是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马家军的士兵大部分出生在西北草原和戈壁上的游牧民族,可以说就是在马背上长大。他们跨着骏马在西北的戈壁和草原上纵横驰骋,国民党军,宁夏马鸿逵的骑兵,以及东北骑兵部队,都要远逊于青海马家军的骑兵。

并且马步芳的骑兵部队规模很大,仅正规的骑兵部队就有5个旅,合计9个团,骑兵人数接近8000人。除正规骑兵部队以外,还有两个特殊团,人数近6000。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普通部队也有为数不少的骑兵。所以马家军参与战斗的骑兵部队,人数可以超过15,000人。
在那个年代,在西部地区骑兵是非常重要的部队。我解放军部队虽然火力装备强大,但是缺少机械化运输力量。并且我们的骑兵部队规模较小。骑兵部队是一种特殊的部队,很难临时组建,需要长期的培训和实战化训练才能形成战斗力。
马步芳生性残暴,心狠手辣,练兵也非常的严格。马步芳知道骑兵部队对马家军的重要性,因此对骑兵尤为重视。战马是骑兵部队的灵魂,马步芳从新疆,青海,内蒙等地区挑选优良马种。在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训练,才能成为合格的战马。因此马步芳的骑兵部队无论从冰原还是从马匹以及骑兵的马上素质来说,都是最顶尖的。

除了骑兵占有优势之外,马家军彪悍的作风以及坚强的战斗意志,也给红军留下了深刻印象。西北地区民风本就彪悍,恶劣的自然环境塑造了西北汉子粗犷的性格。在马步芳的洗脑之下,马家军很多人将红军将解放军视作是外来侵略者。
一旦打起仗来,这些人非常疯狂,根本不怕死,比蒋介石的国民党军要强悍很多。骑兵的优势就在于速度,能发挥作用的关键就看骑兵是否勇猛。这种冲击的战术让我军很不适应,刚刚构筑好的阵地,很快就会被他们的冲击穿破。
并且这些人这些马根本不怕死,他们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在最前面冲锋的人和马,往往被机枪扫射而死。后面的部队立即就冲了上来,即便几次冲锋不成,只要他们还有足够的部队,会继续发起决死冲锋。
当年红五军在山丹长城暗门滩对阵马家军,就是被马家军连续不断地集团冲锋造成了重大损失,几乎全军覆没。

据参加过那场战争的红军老兵回忆:马家军作战极为彪悍,一次冲锋不行就会接着来第2次,第2次不行再来第3次,每次都是拼了命的冲上来。最激烈的一天,他们冲了12次。
徐向前元帅对马家军的骑兵也有非常深的印象,据他回忆:马家军的骑兵部队非常多,并且速度极快。我军是以擅长打运动战出名的,但在马家军面前,我们却丧失了自己的优势。敌人的骑兵突然之间蜂拥而至,根本不用停下就在马上向我军射击,而且枪法极好。待我军摆好阵势,拉好阵型,准备还击时。他们就突然拨转马头立即撤离,我们只能看着尘土飞扬,却无可奈何。
当自动化武器出现的时候,基本上就宣判了骑兵即将被淘汰。尤其是轻机枪,重机枪,冲锋枪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骑兵的速度已经不再是优势,反而成了移动的活靶子。
不过当年红军的武器装备非常落后,手中的武器大多是中正枪,汉阳造、老套筒等落后的单发步枪。在马家军骑兵的突然冲击之下,很难立即发动反应。
当年红军也想从马家军近战拼刺刀,原本以为步枪加上刺刀在长度上占有优势。但在实战中却发现,刺刀根本无法对抗骑兵手中的马刀。当年红军一是因为水土不服,二是因为火力不足,最终在和西北马家军的对战中折戟沉沙。
解放战争后期,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清剿西北各地的土匪武装力量。其中马步芳的马家军,与红军有血海深仇,所以彭德怀也将马步芳视为最大目标。但是马步芳却非常的狂妄,在他眼里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并不是一支很强的部队。马步芳曾经给红军造成重大的损失,他认为现在的西北解放军不过就是当年的红军改了名字。

彭德怀不过就是打游击战的好手而已,跟日本鬼子玩捉迷藏,彭德怀是行家里手。但要是在戈壁滩上骑马,打枪,那彭德怀绝对不是马家军的对手。并且马步芳知道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并没有直接参加三大战役。西北野战军的装备只得到了一小部分的补充和更换,与东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不能相比。是各大野战军部队当中装备最差的。
而马步芳此时也得到了蒋介石的支持,令他在西北痛击彭德怀。马步芳称霸西北多年,况且当年又击败过红军,他把西北各省看作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即便当年的西北王胡宗南,他也不放在眼里。所以此时的马步芳极为狂妄。
当西北野战军与胡宗南在陕甘宁作战时,马步芳就派骑兵突然杀进陕甘宁边区。他来不是为了支援胡宗南,而是对这里进行烧杀抢掠,完全就是土匪作风。做下了种种罪孽之后,就一溜烟儿跑回西北去了。
彭德怀对马步芳这种趁火打劫的做法非常愤怒,当他把胡宗南打得落花流水,迫使胡宗南不敢出战的时候。就开始调动部队,准备收拾马步芳。
马布方也毫不示弱,拉开架势,准备硬碰硬和我军对干一场。1947年5月28日,西北匪徒马步芳骑兵部队和我军在合水一带展开了激烈战斗。

首先与敌人交手的是左路军, 总指挥是著名的王震将军。王震指挥他的老部队,359旅向敌军阵地发起猛攻。
359旅是陆军步兵战场上的王牌部队,这种常规的阵地冲锋是他们擅长的战法。但就在我军即将冲破敌军阵地的时候,马将军的骑兵突然从侧翼杀出。我军战士以刺刀对着马家军的马刀,骑兵部队借着快速的冲击速度、熟练的刀法,以及彪悍的作战风格。对359旅造成了巨大杀伤。
在敌军骑兵的反复冲锋之下,359旅大批战士倒在了马刀之下。我军损失惨重,无奈退出阵地。
就在359旅与马家军进行激战的时候,马将军骑兵一个团,想出其不意从我军背后杀出偷袭我军。
对于敌军的这种想法,身经百战的王震早有准备。当他发现敌军的这一个团快速冲过来的时候。就派出一支部队,快速穿插到敌人的背后,断其退路。当敌人发现自己的退路被截断之后,非常的惊慌,所以立即向后方逃窜。本来我军占有优势,但夺路而逃的敌人快速的冲了过来。与我军纠缠在一起,为了防止敌军逃跑,我军将士勇敢地杀入敌阵,与敌人展开白刃战。可惜我军在白刃战中处于劣势,此次阻击敌人,又遭受重创。

战后西北解放军进行了深刻的检讨和总结,彭德怀认为我军对马步芳的骑兵认识严重不足。我们以陆军正常的阵地对战,去面对马步芳的骑兵部队。战术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作战方式上,并且我军有骄傲轻敌的心理。认为我们连国民党、日本人都能战胜,区区一帮土匪,根本不在话下。
但是马步芳的骑兵战斗力之强悍,远远超出我们的预计,在应对骑兵作战方面,我们总准备极为不充分。无论是战术上还是心理上,都是轻敌的。所以才导致了这个是这次的惨败。
最终,我军失利于合水,伤亡2500多人,给全军上下带来了极大的震动。这是西北野战军和马家军第一次大规模正面交锋,却得来了这样的结局。彭德怀深刻地意识到,我军对马家军的野蛮、凶悍以及敢于铤而走险的野性还是估计不足,才遭致了此败。
通过这次总结和检讨,彭德怀认为我军已经认识到了马家军骑兵的优势。应该足以引起各部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我军各部也对359旅的失败非常气愤,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好好教训一下马家军。

要击败马家军,不仅不能轻敌,更需正视以及解决马家军的骑兵优势。然而即便如此,我军在1948年4月6日,再次遭遇了挫折。
1948年4月6日,我军和胡宗南部队在西府地区展开激战,即西府战役。鉴于前一段时间,马家军对我军造成重大损失。谁都没能立即联系马步芳会再次进攻我军。
因此在西府战役中,我军没有料到马步芳骑兵会突然杀过来。参战部队没有接触过马家军的骑兵。结果再次遭遇重大损失,胡宗南见我军失利,发起猛烈反击。西府战役,我军损失超过15,000人。这也是彭德怀一生当中,罕见的一次失利。
针对这两次失败,彭德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反思。他认为我军对于马家军骑兵的战斗力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将对手看作是一个强大的敌人。第二,我军各部协调不力,没有对骑兵作战进行特殊训练,导致我军在和马家军骑兵对战时遭遇重大损失。
因此彭德怀亲自对部队进行整训,多次强调与马家军骑兵作战的经验和教训。多处部队进行针对化训练,并积极探索对骑兵作战的方式方法。
经过两次败仗,前线的指战员们终于对马家军骑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也开始重视对方。惨痛的失败,让他们认识到骑兵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对手。他们开始静下心来潜心研究这个对手,找出他的破绽。

经过充分的研究与探讨,他们发现骑兵虽然很猛,速度很快。但是在现代战争中,他们还是有一些致命的弱点。这种弱点就是马匹本身对火力没有什么防御能力。因此我军只要做好足够的准备,有足够强的火力。并针对骑兵的冲击做好有针对性的防御。只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将火力优势发挥出来,就会对骑兵造成重大伤害。
另外一点骑兵的一种传统优势就是声势浩大,当成百上千匹战马突然冲出来时,卷起的烟尘遮天蔽日。同时骑兵和马匹都会同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冲杀声。这种声势往往会给人造成巨大的冲击力和恐惧感。
在这种巨大的冲击力的威慑下,很多没有经验的部队就会产生恐慌性,甚至自乱阵脚。所以我军也针对这种情况,对战士们尤其是新战士进行了心理上的指导与教育。增强战士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冷静作战,把自己手中的火力发挥出来。无论是马匹还是骑兵,毕竟都是血肉之躯,只需要一发子弹就能让他人仰马翻。

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准备,我军已经具备了与马家军决战的条件。
1949年5月,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发动陕中战役。顺利解放了,以西安为中心广大西北领土。蒋介石不甘心在西北再次输给解放军,命令胡宗南,马步芳以及马鸿逵,立即联合起来,向彭德怀发起反攻。
马步芳和马鸿逵本是叔侄关系,马步芳以西北青海为中心,马鸿逵则占据宁夏。此次蒋介石命令二马出兵陕西,他们认为这是扩张自己势力地盘的好机会,于是调集了主力部队叫陕西进军。
马步芳命令他的儿子马继援率领82 ,129两个军,4万多人的部队出兵陕西。马鸿逵则命令第一百二十八军,第十一军4万余人的部队立即跟进,统一交由马继援进行指挥。二马此次合力出兵,规模接近10万人,来势汹汹。
这次出兵的总指挥是马继援,也就是马步芳的儿子。这个人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并且非常冷静,不是一般的富家子弟。毛泽东曾经调查过他的资料,并告知彭德怀,绝对不能轻视这个马继援。

马步芳和马鸿逵的部队进军速度非常快。西北野战军占领西安之后,规模实际上并不大。后续的援兵,华北第十八兵团第十九兵团尚未集结完毕。这对于我军来说并不占优势。所以彭德怀决定先行放弃泾渭间三角地区,将主力部队后撤诱敌深入。
马继援发现解放军主力已经后撤,于是命令部队加快速度先行抵达咸阳地区。很快马家军的先头部队3万余人,在我军后撤后不久就抵达咸阳城下。
而这时我军仅有一个师的部队驻守在咸阳,兵力只有1万人,双方相差极为悬殊。西安面临着极为凶险的境地,能不能守住西安成为这场战役的关键。
不过此时的彭德怀却非常稳定,他告诉181师长王成汉,马家军的骑兵虽然强悍,但并不是没有弱点,只要抓住他的弱点就很容易打败他们。
彭德怀告诉他,和骑兵作战,关键的是战马。古人就曾经教给我们,射人先射马。所以你们要部队集中射击敌人的战马,别人的战马倒下了,剩下的就好打了。
马继援仗着自己人多势众,并且他看到解放军先行撤退,以为对手害怕了,逐渐产生了骄兵心态。他命令自己手下82军越过宁夏兵团直扑咸阳。同时又指挥109师和248师以及骑兵第八旅从另一个方向上咸阳进攻。
5月12日马家军开始对咸阳发动总攻。我军181师奋勇守城,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为了对付敌军的骑兵,181师总结了一系列办法。首先他们在战场上挖出了深深的河沟,河沟的宽度很宽,保证敌军的骑兵无法跨越。这样一来,敌军的战马就会掉入河沟当中。当第1排落入河沟之后,第2排骑兵就会紧收战马的脚步,但也会被后边的骑兵部队挤入河沟。
此时我军便集中轻重火力集中向河沟射击,掉进沟的先头部队遭遇重大损失。
马家军见正面冲锋,无法起到预想的效果,就开始向两翼发起冲击。对于敌军的迂回冲击,我军也早有预料,并且为他们准备了专门的战术。
黄金指战员经过实战的分析,发现仅凭轻重火力无法完全压制住敌人的冲锋。并且敌人的战马在被射击倒地之后,敌军骑兵依然可以在地上手持马刀进行冲锋。这群信仰宗教的狂徒作战非常勇猛,根本不畏惧死亡,如果我们不能够挡住他们的冲击阵线,依然会被攻破。
但是刺刀在马刀面前根本不占优势,所以我们准备了一批日本刀。并挑选了军中身体强壮,武艺高强的战士,手持日本军刀与敌军对战。这种面对面的白刃战,对士气的鼓励非常重要。
当马家军发现我军前面突然出现一批武艺高强的猛士的时候,被突然镇住。随后我军在第2条、第3条防线上的轻重火力一起开火。对冲在前面的马家军骑兵以及后续的冲锋部队造成巨大杀伤。

白刃战是一种非常惨烈的战斗方式,我军挑选出来的战士都是战斗经验丰富并且予以高强度训练。尽管如此,我军的损失也是非常大的,确实给敌人造成了巨大的震慑力。
马继援发现自己的部队遭遇重大损失,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但他不甘心自己就这样失败了,于是再次调集部队,向我军阵地发起更加猛烈的冲锋。他看到了我军将轻重火力集中在了阵地前方,于是找来一批耕牛放在前面,以阻挡我军火力。
利用耕牛的掩护,马家军冲上了我军的阵地,与我军展开惨烈的白刃战。马继援竟然认为只要冲上了我军阵地,就能发挥西北马家军骁勇善战的优势。但是181师的战士的非常勇猛,他们抱定了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与马家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最终马家军被我军战士从阵地上打了下去。
双方激战一天两夜,最终马家军也未能攻克咸阳,而此时马继援获悉解放军援军到达西安。他们已经失去了攻下西安的最好机会,所以立即命令前线撤兵。直到这个时候胡宗元的部队才刚刚抵达咸阳,当他听说马家军遭遇惨败的时候,就命令部队立即向后撤退。
实际上,如果这个时候胡宗南向咸阳的181师发起猛攻,就能够立即攻下咸阳。但是他没有这么做,是因为即便攻下了咸阳,他的部队也会遭遇西安解放军的猛攻,到时候必然遭受重大损失。胡宗南之所以在国民党体系里拥有崇高地位,就是因为手下有大批部队。是他的本钱,如果自己的本钱受到损失,那么他的地位也就保不住了。
这也是他为什么在进攻咸阳的时候姗姗来迟的原因,有这样的将军,有这样的部队,国民党焉能不败。
到了7月份,华北解放军第十八兵团,第十九兵团陆续进入西北地区,西北野战军的兵力增加至34万。并且郑州到西安的铁路也陆续通车,我军的后勤与装备有了大幅提升,马家军再也不是我们的对手。

咸阳失利之后,马家军损兵折将,元气大伤,再也不敢与我军正面作战。彭德怀向各部队下达命令,彻底消灭马家军,解放大西北,最终马家军一溃千里,被我西北解放军全部歼灭。
马将军的骑兵虽然强悍,但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在我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之下,最终自取灭亡。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