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邓小平曾经亲自接见了一个由台湾回国的特务头子。据说这个特务曾经受军统戴笠的命令,潜入延安刺杀毛泽东。此人能力非常突出,据他讲述,自己已经成为了毛泽东的秘书,伴随毛泽东左右长达一年的时间。
但是沈之岳已经潜伏在毛主席身边一年多了。那他为什么一直不动手呢?这件事情到底是真还是假?
在抗日战争初期,国共关系并不稳定。蒋介石曾经派出一批间谍暗杀我党人员,许多重要人物被列入暗杀名单。然而,在这些你死我活的谍战中,沈之岳就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在国民党特务体系中的级别非常高。
在抗日战争之前,国共两党之间的情报战就已经激烈展开了。
面对我党的渗透和出色工作,国民党感到威胁,有意除掉我党领导人,于是秘密派特务潜入延安,目标直指毛泽东,执行任务的特务是沈之岳。
据记载,沈之岳出生于1913年,老家在浙江省仙居县。
十七岁左右,进入南京中央军事学院第八期第二总队交通科训练。由于他的机智和杰出的成就,沈之岳很快受到了领导的赏识。
1933年,年轻时的沈之岳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在此期间,他遇到了几个信奉共产主义同学。受其思想的影响,他变得慷慨激昂,积极参加当时的工人运动,在街头游行呐喊。
毕业后,沈志岳被分配到上海浦东一家煤炭企业工作。后来他感到企业制度不公平,带头组织工人停工,聚集起来表达诉求。当时的国民政府迅速派士兵逮捕沈之岳,并将其投入监狱。
事后,中统特务负责审讯沈之岳。在这个过程中,沈之岳就使了一点小聪明,不想吃亏,就骗审讯他的特务谎称国民党大员戴笠是他的亲戚。
特工们原本计划如果他不招供就用酷刑要挟他,但看到他年纪轻轻,嘴里又引用了戴笠的名字,他不敢怠慢,态度有所好转。
但是经过频繁的调查,间谍们发现沈之岳在撒谎。虽然很生气,但他们开始意识到沈之岳真的有点鬼主意,是一个很好的间谍特工苗子。
沈之岳欺骗特务的故事很快就传到了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那里。他发现沈之岳出生在浙江仙居县,确实是老乡,但没有血缘关系。
但心底欣赏他的勇敢和聪明,所以带沈之岳来面试。几次见面后,戴笠开始有意训练沈之岳当间谍,于是游说他:现在日本侵略者入侵领土,民族困难重重。蒋先生想统一全国,开始全面抗战,从而建设富强的中国,拯救深陷泥潭的人民。
这些充满激情的话让年轻的沈之岳热血沸腾,于是他答应加入特务组织,报效国家,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而战。
后来,沈之岳接到戴笠的命令,加入共产党,继续以工人组织者的身份从事工人运动,而国民党特务也故意将他释放。
很快,因为在组织工人运动中的出色表现,沈之岳深受我党信任,于是他逐渐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报有了更多的了解,甚至开始让他负责上海共产党的情报和交通工作。
这期间,为了增强沈之岳的特务能力,戴笠安排他到浙江警校接受训练。在校期间,沈之岳正式宣誓加入国民党,是一名国民党特务。
从浙江警官学院毕业后,沈之岳改名为李国栋。
回到上海后,他进入了共产党的外围地下组织,他的任务主要是以学生身份,在上海的几所大学秘密执行间谍任务。
沈之岳在这方面也表现得很好,成功摧毁了光明读书会等党外地下组织。可以说他是戴笠安插进我们党组织的卧底。
对此,戴笠也对沈之岳的表现表示非常满意,并私下告诉亲信,沈之岳是他的左膀右臂。
沈之岳才华横溢,善于伪装,学习能力突出。他喜欢读社会主义基本常识、马克思列宁主义等书籍。他还自学了俄语,精通英语,平时还能练枪。据说他的枪法极其准,号称文武双全。
但中央特科也不是吃素的,很多方面要高于国民党特务。
早在革命初期,上海中央特科就与国民党中统局展开较量。当时中央特科负责人是周恩来同志,胡底、李克农、钱壮飞三人潜伏在国民政府中统局,人称龙潭三杰。
但由于人员、技术、设备落后等问题,中央特科处处落后,多次被中统局压制。顾顺章叛变加入国民党后,中统局很快了解到我党的大量地下工作。
为此,许多同志相继被抓、被残害,中央科特只能迅速离开上海,撤退到苏区。
虽然中统局暂时占得上风,但战斗远未结束。后来国共再次合作,我党迅速展开新的部署格局。有了熊向晖、申健、陈忠经的突出贡献,我党的地下工作开始占了上风,反过来压制了国民党特务机构。
因此戴笠为了扭转被动局面,决定派遣精兵强将插入中共内部。
就这样,沈之岳披着共产党地下党员的皮,到处为戴笠执行任务。早在抗日战争初期,沈之岳就在杭州和上海分别诱骗暗杀了8名共产党员。
这些事件激化后,两党之间的谍战愈演愈烈。军统长期监视延安的一举一动,比如在第一、第八战区设立侦查部门,在西北秘密设立侦查机构,在晋绥边区总司令处设立侦查室。
1938年4月,刘永川和肖志平两位大学教授得到国民政府的批准,前往延安访问。这次访问的原因是,出于对中国共产党的长期同情,他们想加深对延安的了解。
这时,戴笠安排沈之岳和两位教授一起去。沈之岳改名叫申会,带着妻子肖氏做了肖志平的助手。
按照特务头子戴笠最初的指示,沈之岳的首要任务是成功潜入共产党组织核心,搜集重要情报信息。此外,他还要伺机暗杀博古、周恩来、毛泽东、张闻天等党的领导人,还说如果沈之岳杀死其中一人,他将完成任务,做出巨大贡献。
据记载,1938年4月中旬四人到达延安,沈之岳一直自称是肖志平教授的私人助理,就读于重庆中央大学,并且他还告诉延安的同志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很有兴趣,自己曾经做过深入研究。他还就一些专业问题和八路军干部进行了讨论,赢得了八路军好感。
当时,毛泽东和肖志平有着私人友谊,这使得教授的代表团进行得很顺利,沈之岳也得以有机会见到毛泽东等人。访问期间,他不仅参观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还了解了延安的生产、生活以及风土民情。
起初,沈之岳在接触我党人员时,保持低调和谦虚,很少说话。但他对人恭敬温和,表示愿意和八路军的同志聊天,希望增加感情。
后来就逐渐和我们的同志熟识起来,还经常参加八路军举办的活动,与战士们一起打篮球、观看文艺节目等等。
后来,访问结束后,刘永川和肖志平离开了延安,而沈之岳和妻子则主动提出申请,希望留下来参加革命。
但我党对此毫无防备,认为沈之岳平时是个好人,他发表的观点和理论也处处表现出对革命的支持,于是同意了。
不过这种情况毕竟太少,而且非常特殊,沈之岳夫妇引起了我党保卫处的注意。
时任陕北边区保安部主任的周兴,是一位反特高手。他很快找到沈志岳和副局长王凡,当面质问他。他知道周兴的真实目的,沈之岳故意隐瞒,让周兴找不到破绽。
后来,沈之岳得到了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的机会,妻子在他的安排下顺利考入陕北公学,并潜入中国共产党党组织。
大学期间,沈之岳的心理素质还是很强的。有一次,在听课的学生中,混入了几名保安人员,秘密调查学生中是否有国民党特务。
正当大家聚精会神地听着的时候,一个老师突然跳出来指着学生喊道:“看,看,那是国民党派来的特务”。
这时,安保部门的人会迅速记下那些对恐慌做出反应的人的样子,然后进行处理。但沈之岳一直都是淡定的。他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且非常负责。很快他就受到了领导的赏识,被提升为区队长,然后是大队长。
在抗日军政大学期间,沈之岳花了很多时间结识了很多同学,然后通过这种关系开始与党中央各个部门接触。在这些接触中,沈之岳的主要目的是指使人加入其他机构进行培训。一方面,他秘密收集党中央的重要情报,并向在上海的戴笠报告。
不过,周兴依然没有打消对沈之岳的怀疑,一直在注意他,还时不时的询问他一些情况。
沈之岳为了打消保卫处的疑虑,故意犯了一个小错误。沈之岳说自己是河南省息县人,但周兴听出他说话带有浙江口音,于是三番五次找他谈话。沈之岳性格沉稳,为人处世游刃有余,很容易解释自己几年前和叔叔一起搬到了上海,所以有些浙江口音。
周兴对此半信半疑,于是在重庆中央大学读书时就命人调查具体情况。但在此之前,军统特务事先隐瞒了沈之岳的身份,使得他的学生身份非常真实,被调查的地下党组织也没有发现他的漏洞。
不久,沈之岳顺利毕业,成为留守兵团中校参谋,负责一些机关的接手事务。在这个过程中,沈之岳经常接触到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在内的高层领导。沈之岳看到目标近在咫尺,更加努力了。
根据他自己的回忆,他说他曾经做过毛泽东的私人秘书将近一年。这个事件是真是假?
如果这是真的,那一定是极其危险的间谍事件。然而,有人向中央安全部门负责人汪东兴打听沈之岳,但他表示毛泽东身边没有这个人。也就是说,沈之岳从来没有当过毛泽东的秘书。
此后,负责反间谍核心工作的凌云回忆,1938年8月,沈之岳潜入延安,参加了抗日大学第二次学习,毕业后入党。然而,延安的政治审查越来越严格,沈之岳就提前逃走了。至于当过毛泽东秘书的事情,应该是他自己杜撰的。
据记载,沈之岳曾经潜入中共中央的一个重要部门负责收发,这让毛泽东起了疑心,于是将沈之岳调到了江南新四军根据地。
然而,在此之前,沈之岳确实曾经尝试执行刺杀任务。他曾经在他住的山洞旁边的老榆树下发现了一份密信。那是军统特务专用的传递方式,将情报用密语写在一张旧烟纸上,然后在折成特殊的形状。
特务之间是分批潜入延安的,他们之间也不认识,只是在需要行动的时候,将密信放在几个指定的位置。如果接头人发现了,就拿走情报并留下回信,或者按照密信约定的时间地点去接头。
沈之岳偷偷打开,发现同事约他第二天中午在甘泉县杜甫庙见面。沈之岳没有因为发现同事而高兴,反而感到巨大的危险。因为延安地区的暗堡排查强度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料,他知道尽管现在没有暴露,但已经被保卫处怀疑了。
他的同事这个时候要和他接头,实在是下下之策,为了确保安全,他将密信取走,但并未按时赴约。其他特务们只知道有这么一个同事,但到底是谁,在哪里则一概不知。
沈之岳,最后也没能和其他特务取得联系。
1938年,战争局势变得越来越紧张。陕甘宁边区的保安发现,延安宝塔山下的古寺里有一个行迹可疑的和尚。他经常和杂货店的店主联系,但却不买任何东西。保安逮捕了那个和尚并审问了他。原来他是军统派到延安的特务。经过审讯,和尚很快招供,他已经在延安潜伏了2年,情报收集后交给了上级。
很快安全部门抓住了杂货店的店主,店主最终承认了自己的间谍身份,还透露军方派了另一名特工顺利潜入延安,目的是暗杀毛泽东。
当安保人员向周兴报告这一消息时,他立即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情况紧急。保卫处派更多的人加强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安保工作。为此还在延安设立了中央警卫科,专门为毛泽东设立了警卫班,班长正是叶子龙。
这些工作做好之后,周兴立即对周边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排查,但是整整一年的时间都没有发现可疑的特务,沈之岳此时彻底潜伏了起来,根本不和外界联系。
这期间,正好是沈之岳没有选择联系上线的关键时刻。沈之岳选择了保持沉默,静静观察事情的发展,未能配合同事的行动,导致双方失去联系,迫使暗杀计划失败。
由此也可以看出沈之岳心机缜密,行动特别机警,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绝对不会贸然暴露自己的行踪。
如果当时他按照此前的计划与同僚取得联系,那么很快那些被捕的特务就会把他供出来。他自己不主动和特务取得联系,特务们也不知道到底谁才是戴笠派来的杀手。在无奈之下,只能准备自己强行出手。结果被抓了个正着。
而这一切都被隐藏在暗处的沈之岳看得一清二楚,他也在暗自庆幸,如果当时没有控制住自己,和他们取得联系,那么自己现在也和他们一样被五花大绑抓起来了。
由于沈之岳伪装成功,保卫处没能抓住沈之岳是特务的确凿证据。不过送信的地址距离沈之岳的住处很近,种种迹象表明这件事情和沈之岳有密切关系,但是苦于没有证据。为了确保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安全,中共中央把沈之岳等一批具有嫌疑的人调离延安,沈之岳被派往江南参加新四军。
沈之岳到了新四军,被分配到了第三支队。参加新四军之后,他顺利的和军统取得联系,并继续为军统提供情报。江南地区不比延安,在情报和反特方面的工作要落后很多,所以沈之岳得以把大量重要情报传递给军统。
在皖南事变中,沈之岳就起到了关键作用。据台湾省资料显示,皖南事变是我党军事机密泄露给国民党,导致后来发生了重大事变。而这些情报很有可能就是沈之岳搜集并透露给国民党的,否则国民党军不可能对我军的进军路线了如指掌。
我新四军九千余人按照蒋介石的命令向江北转移,当他们经过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的时候,遭到了国民党军主力,八万余人的伏击。
新四军在高山密林之中与敌军周旋,经过七天七夜的艰苦战斗,新四军损失七千余人。最终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被叛徒杀害,我军损失惨重。这就是蒋介石密谋发动的“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之后,安全部门在新四军全军展开了彻底性的大调查。他们在沈之岳身上发现了一个线下间谍,这个下线知道沈之岳的真实身份,并且这小子肯定顶不住审讯。沈之岳感觉到大事不好,赶紧收拾行囊,火速离开,直接逃往重庆。
鉴于沈之岳的功绩,戴笠特意为他升了职。此后,沈之岳不再扮演潜伏特工,成为东南特侦站站长。
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为什么会遇到这个国民党特务?
新中国成立后,蒋介石集团被迫撤到台湾省,但国共斗争仍在继续。分散在中国各地的特务仍在为国民党工作。
1963年4月,刘少奇同志访柬,沈之岳奉命潜入澳门,准备刺杀我方领导人。沈之岳到澳门后,改名为孙子超,分别在联合饭店和新新饭店开了一间房,但他却住在另外一个地方。
幸运的是,在沈之岳进入澳门之前,台湾方面的行动计划被我党情报特工获悉,我党同志还截获了沈之岳在澳门会见的人员名单,以及从台湾省发来电报和信件。
因此,公安部立即通过外交手段与澳门取得联系,请澳门当局迅速派兵逮捕沈之岳及其他间谍,并将其驱逐回台湾省。
我党当然不能容忍沈之岳这样的反动特务,但是邓小平同志为什么要亲自接见他呢?
蒋经国去世后,两岸关系缓和了很多。沈之岳曾担任台湾省特勤局局长,但被诊断为癌症。当时,台湾省无法帮助沈之岳就医。妻子提出回内地就医的建议。
年事已高、病重的沈之岳有些想家。由于沈之岳曾经长期潜伏在我党内部,同时又对马克思主义非常推崇,所以台湾省当局怀疑沈之岳是双重间谍。
因此,当沈之岳晚年身患癌症,选择回国就医时,邓小平同志为顾及大局,亲自接见了沈之岳,以此表示对台湾方面的友好态度。
然而,在沈之岳在祖国治疗期间,癌症早已发展到了晚期,很难治愈。经过一轮治疗,沈之岳回到了台湾省,最终在1994年病重去世,享年81岁。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