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九君子冒死搜集九一八日军侵略证据,帮助国联调查团最终认定日本人侵占中国领土


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里有一组九人雕塑和一个蓝色布袋格外引人注目。这组九人雕塑的名字叫“九君子”,而那个蓝色布袋上面用红线绣着“TRUTH”字样。
他们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出现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里,那个蓝色布袋里面装的又是什么?和九一八事变到底有什么关联?

让我们跟随历史的镜头,再来详细的看一看“九一八事变”之后,发生的那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诡异事件。了解了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或许我们就能明白当年张学良是如何丢掉东北的,蒋介石为何任凭日本人抢占东北百万平方公里国土。
1931年9月18日夜,狂热的日本关东军秘密炸毁南满柳条湖一段铁路,并以此借口向奉天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起攻击。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
事件发生几个小时之后,正在北平陪同英国领事欣赏京剧的张学良就接到了紧急报告。张学良大惊失色,紧急同幕僚协商应对之策。
张学良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迷惑不解,他不明白日本人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对东北军发起进攻。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考虑,日本人都不应该开战,因为开战对他们不利。因此,张学良判断这应该是部分日本军人的冲动之举,或者是由意外引发的局部冲突,如果能妥善处置,事态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张学良只猜对了一半,9月18日当晚的行动确实是由日本关东军部分军官私自发起的,关东军司令部以及日本陆军参谋总部,在事先并不知情。
不过,张学良没有想到的是,日本政府及陆军总部已经无法控制关东军,占领东北是他们蓄谋已久的国策,只是在使用政治手段还是战争形势方面有所分歧。而“九一八事变”把日本政府绑架到了关东军的战车上。
因为此前日本人已经炸死了张作霖,这个血海深仇算是结下了,再想拉拢张学良已经不可能了。果然不久之后,张学良改旗易帜宣布服从国民政府,中国当时有了短暂形式上的统一。

9月18日晚上,关东军再次挑起冲突,日本政府知道已经无路可退,所以只能将错就错,使用武力占领东北了。
这一点是张学良没有想到的,他在迷惑的同时还寄希望于能够化解冲突,而实际上也反应出张学良害怕和日本人开战。
因此,张学良当即命令奉天东北军不得与日本人发生冲突,不得还击。
关于东北军接到的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谁下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争论,后来张学良被软禁期间,他曾经的秘书曾经对外宣称是蒋介石下达的指令。不过,后来张学良晚年获得自由之后,亲自公开对外承认这个命令是自己下达的。

因为他当时认为日军纯粹就是挑衅,他不想将矛盾扩大化。不过,后来日本人得寸进尺,东北军依旧不作为,就和蒋介石有很大关系了。
蒋介石这个人既想一统天下,问鼎九州,同时又是个心胸狭隘,只会算小账的人。9月19日,张学良就急电国民政府,通告日本人在东北发动军事进攻行动。
蒋介石也犯了愁,这个时候按说日本人不应该会主动挑事,但事情来了却很难办。因为他也不想打,尤其是不想为了东北而打。
首先,当时的国民政府内部派系斗争很激烈,蒋介石的统治尚不稳固,并且他当时心中最大的隐患还是中共红军。所以他还是想“攘外必先安内”!
另外,他认为就算单凭东北几十万大军,日本人也不敢肆无忌惮,东北军和日本人的冲突时有发生,尤其是皇姑屯事件之后。所以,他认为这次也能通过政治方式进行解决。
当时的张学良是中国炽手可热的人物,在综合地位上是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在前一年他率兵入关仅用了十天就帮助蒋介石击退了冯玉祥、阎锡山,取得中原大战的胜利。
实际上这是蒋介石派专人向张学良苦苦相求的结果,不仅给了张学良巨额资金,战后还将平津交给张学良来管理。因此,当时张学良实际的控制范围是东北加大半个华北,实力雄厚。
从个人方面来讲,张学良英俊潇洒,年轻有为,当时只有三十岁,而蒋介石已过不惑之年,身体也不好,甚至连宋美龄都对张学良青睐有加,心生好感。

当年的“少帅”是无可争议的国民男神,心胸狭隘的蒋介石,除了羡慕肯定还有嫉妒。
张学良向蒋介石求援,很显然是要得到国民政府的支持,既然东北已经宣布归附国民政府,那东北受到侵略,国府出兵责无旁贷。不过蒋介石当时手中的兵力都用在了围剿红军上面,再加上张学良兵强马壮,老蒋自然不愿意出兵,甚至还希望借助日本人闹事,削弱张学良的实力。
当然,最重要的是蒋介石和张学良的共同弱点,害怕日本人。因为当时日本表面上的国力比我们要强大,蒋和张在没有开打之前就已经先认定我们打不过日本人。在这种弱势心理的作用下,他们最终还是没敢和日本人开战。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人见东北军竟然不抵抗,于是变本加厉一面扩大战果,一面从本土紧急调集大批部队,向吉林和黑龙江发起进攻。
与此同时,蒋介石将希望寄托在了“国联”的调解上,命令国民政府在国联的代表施肇基在日内瓦会议上向国际社会控诉日本人侵略中国,求国联出面调停。

日本当时也是国联的会员国,他们的代表芳泽在会议上百般抵赖,与施肇基针锋相对,双方争论异常激烈。
从某种程度上说,国联是联合国的前身,但又有所区别,当时的国联有维持国际社会秩序的责任。主要由英法德等西欧强国所把持,当然也以他们的利益为主。
对于远东事务,他们并不是太热心,因为在东北地区和他们的利益相关的事务并不多。对于国联来说,如果日本人真的派大批部队占领东北,那肯定就是侵略行为,东北三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什么时候也没有你日本人的事情,你派兵过来,肯定就是侵略。
对于日本人,国联也不是很喜欢,因为如果日本强大起来,那么对于西方列强将来在亚洲尤其是远东的利益肯定是不利的,毕竟日本人已经通过变法强大起来了,和混乱的中国不同。
但他们也不希望日本人完全退出去,因为在远东地区还有一个西欧列强的公敌,苏联。如果苏联借口日本人侵略中国,从而出兵进入东北,那么苏联就会成为远东更加强大的霸主。所以,国联又有一种希望借助日本人制衡苏联的想法。
基于这种事不关己的想法,国联做出了一个一碗水端平的决定,即不承认日本侵略,也不支持中国将事态扩大化,而是勒令双方立即停止冲突,并将自己的军队撤回原有区域。
蒋介石认为国联的决定对中国有利,于是一次次的劝说张学良尽量保持克制,不要与日本人扩大冲突。
而日本人在国联上也表示会服从决议,而在现实中却不断增兵,继续扩大在东北的占领区域。

国联模棱两可的斡旋,持续了八十多天,日本人利用这个间隙,完全占领了东北三省,将东北军主力挤出了山海关。
国联发现日本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之后,开始谴责日本人的行径,日本方面则厚颜无耻的声称为了和平,建议维持现有状态。
国联随后又提出一套方案,即在东北划出一片中立区,由英法德等国以国联的名义出兵,维护东北和平。中国和日本的军队都不得在那里驻扎。
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英法德等国要进来插一脚,分一块蛋糕,这种要求也遭到了蒋介石的严词拒绝,最后不了了之。
但日本人占领中国东北这么大的事情不能没有个说法,在国民政府的一再强烈要求下,国联决定派出一个调查团,赴中国东北调查事情真相。
1932年1月,调查团成员最终确定,团长是英国人李顿侯爵,代表团成员分别是德国的恩里克·西尼博士,法国将军亨利·克劳德,意大利伯爵马克迪以及美国代表麦考伊将军。比较有趣的是,美国并不是国联的成员,但国联依旧邀请美国派出代表参与调查。
另外调查团还邀请了中国和日本派人作为顾问同行,中国方面派出的是前外长顾维钧,日本方面派出的是前沈阳领事吉田伊三郎。

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当时美国的实力正在迅速膨胀,国联希望得到美国的支持和帮助,并且美国在亚洲有重要的利益。
李顿调查团名义上是调查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实情,而实际上却是在为西方在远东的利益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所以当调查团出发之后,他们并没有直接去往中国,而是先到伦敦,然后去了美国,再去东京,最后抵达上海,在南京与蒋介石见面,随后又芜湖、九江、汉口、重庆、天津等多个城市,一路游览名胜,最后在4月21日才到达沈阳。
东北地区的社会人士在听说国联要派调查团来沈阳调查真相之后,各界都准备向代表团提供日本人侵略中国的真凭实据。
日本人也早已得到消息,所以也提前做了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一方面将明显的证据全部销毁,并快速修复因战斗产生的废墟、痕迹。
同时对东北地区的民众以及伪满政府采取恐吓和严密监视的政策,严令他们不得向国联调查团透露真相,否则就会被枪毙。
东北地区的民众虽然遭到高压监控和死亡威胁,但是也绝不会任由日本人偷天换日。因此一批勇敢的有识之士,冒险开始搜集证据。
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沈阳九君子”。
九君子的带头人是时任奉天商会会长,银行家巩天民。另外还有著名中医刘仲明,教育家张韵泠,以及邵信普、毕天民、张查理、李宝实、于光元、刘仲宜。
巩天民将几人召集起来,在刘仲明家里开了一个会,九人一致决定就算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把日本人强占东北的真凭实据搜集到,并交给国联调查团。
于是他们开始分工明确地去搜集证据,巩天民在工作之余经常要偷偷抱着相机去拍摄照片。这些照片包括日本军队在沈阳的暴行,他们销毁证据的行为,日军驻军情况,以及各种公开的告示。
当时日本人为了对付国联调查团,早就对奉天及相关地区实施了戒严,告诫民众不得向国联调查团泄露任何事情。巩天民根本无法在大街上公开拍照,所以就只好偷偷躲在屋顶上拍摄,有时候为拍一张照片,还需要两三个人望风。
为了告诫所有民众,日本人还经常在奉天张贴多种告示,告诫民众。这些也是重要证据,白天有日本兵来回巡逻,于是他们就在晚上用热水将告示浸湿,悄悄撕下来,带回去拍照。
诸如此类的拍摄都有极大风险,但他们还是拍下了很多珍贵的照片和影像。
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日本以及伪满政府内部的公文、资料,这些文件能够直接说明日本的侵略本质。
当时刘仲明是东北地区最著名的中医,医术高明,溥仪以及伪满政府的很多高官都邀请刘仲明看病,他几乎就是伪满皇宫里的御医。连溥仪对他们也非常尊敬,因此他有机会接触到伪满和日本人军队方面的高层,并伺机拍摄了很多关键证据。
经过四十多天紧张而又危险的搜集,他们将拍摄的照片挑出近四百张以及一些文字资料,整理在一起装订成册。并且还将所有的文字内容翻译成英文,以便国联调查团审阅。
实际上当时在奉天,在东北和九君子他们一样冒着生命危险搜集证据的人不在少数,而最终他们九个成为了最著名的。
这是因为国联对于搜集证据有规定,提交证据者需留下真实姓名,以便后期核对查实。在向调查团提交证据之前,巩天民召集大家在一起讨论由谁来签名。最终,他们一致决定全部签上自己的真名实姓,就算将来日本人要枪毙他们也绝不后悔。
最后,巩天民命人在一个蓝色布袋上用红线缝制了一个醒目的英文单词“TRUTH”,即真相。如今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那一个蓝色布袋,就是当年的复制品。

李顿调查团在出山海关之后,就受到了日本人的严密监控,代表团所有成员,他们的衣食住行,甚至一举一动都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调查团的主要代表都是军政两界的老狐狸,一眼就看出日本人超乎寻常的紧张,肯定是有鬼,不然中国人怎么把他们称为“日本鬼子”呢?
日本人做事情态度认真、仔细是世界闻名的,在封锁消息方面他们无所不用其极,把能用的方法全部都用上了,就差把所有中国人都关起来了。
不过日本人这种极端认真仔细的态度也导致了一些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自负、高傲甚至狂妄。
日本人自信在自己的枪口和刺刀之下,再上多日以来的毁尸灭迹,国联调查团绝对查不出任何蛛丝马迹。
但尴尬的是,从调查团在沈阳住下的第一天起,就不停地有各种信件和包裹被送到他们手上。
日本人感觉自己已经做到极致了,就算苍蝇蚊子也飞不进来,但中国人还是能想尽各种办法把东西送进来,让他们防不胜防。
日本特务很纳闷,每当调查团关上门之后,过一会出来,手里就有了好几封举报信,里面还有很多照片。
每当特务们陪同调查团成员外出实地查看的时候,他们总能不经意的捡到一点东西,捡起来就是举报信或者照片。明明大街上已经被扫打扫得一尘不染了,怎么还有漏掉的,偏偏还能让调查团的人捡到。
有的时候,在调查团下榻的宾馆,经常会无缘无故突然从外面扔进一块石头,外面包着匿名信。日本兵都来不及反应这石头从哪里飞过来的,后来不得已将宾馆周边两公里以内全部清空。但即便如此,调查团在东北期间还是收到了1500多份举报信和证据。
由于日本人的严密控制,调查团很难接触到那些敢于吐露实情的人,李顿等人便暗中派人去与一些抗日团体联络,搜集他们提供的证据。

日本人还特意安排伪满傀儡皇帝溥仪与李顿见面,陪同溥仪与李顿会面的是板垣征四郎和桥本虎之助。溥仪只能按照日本人事先教给他的版本照本宣科,李顿也看得出来,旁边那两位在暗中给溥仪施加压力,所以这场谈话根本不可能有实质内容。所以,李顿和溥仪谈了不到十五分钟就告辞了。
日本人对于调查团封锁的漏洞非常气愤,严令宪兵把戒备提高到极致。但最让日本人意想不到的是,竟然还有人实名提供证据,这些人正是“沈阳九君子”!
在日本人眼里是非常瞧不起中国人的,而他们高傲的性格又将这种偏见推向了极端,他们甚至认为中国人无一例外都是懦弱胆小的,绝对不敢以身犯险。
日本人把这种极端的偏执演绎到了极致,即便是在铁证如山的情况下,日本人还能咬牙坚持,打死也不承认。无论在战前还是战后,日本人的这一特点从来没有改变,他们掩耳盗铃的本事似乎已经深深地印到基因里面去了。
调查团在东北待了一个半月,基本上搜集到了自己想要的证据,事实也基本清楚了,九君子提供的证据成了重中之重。虽然他们的证据未必是最直接的,占比也不是最大的,但他们冒死以实名举报,并且证据梳理的非常系统、完整。
这样一来,这份正规的证据就足以印证其他人提供匿名证据,从而形成了客观上的证据链。

对于九君子,日本人恨得牙根痒痒,把他们千刀万剐都不解恨。对于日本人的报复,巩天民他们早就预料到了,因此早就做好牺牲准备。
李顿也预计到了日本人不会放过他们,因此,李顿在临走之前特别告诫日本人不能伤害巩天民等证人,还要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否则国联将会采取行动,这样对日本将极为不利。
日本人在调查团离开之后就把他们九人抓了起来,由于刘仲明在东北德高望重,并且溥仪等伪满高层强硬要求日本人放人,所以除了刘仲明之外,其他人都受到了严刑拷打。
不过对他们用刑,日本人也非常尴尬,他们的行为很清楚,并且他们也毫不隐瞒,虽然上刑却没有什么可以问的内容。后来日本人便以是不是共产党、国民党奸细的名义进行拷问,但八个人始终没有改口,坚持到了最后。
由于关东军司令部下了严令,绝对不能伤及他们的性命,所以,日本宪兵最后也只能将他们释放。最后,九君子在地下党和国民党情报机构的帮助下,安全离开了东北。

不过,日本人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将巩天民等人提供的证据附件拿来之后,仔细核对,从每一个证据的出处开始查起,对伪满政府以及日本宪兵队展开了一场大清洗。
后来,伪满政府中高层的秘书全部由日本人担任,彻底控制了这个政权。日本人内部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惩训,一部分涉嫌泄密的日本军官被下放到基层的开拓团从事重体力劳动。
最终,1933年2月24日,国联通过了《李顿调查团报告书》,这份报告确认了日本人对中国东北发动侵略的事实,也拒不承认伪满洲国政府为合法政权。这份报告书以投票形式确定通过,国联四十三个成员国,有四十二个国家投赞成票,只有一个投反对票,这个国家就是日本。
《李顿调查团报告书》通过之后,向全世界揭露了日本人的侵略本质,勒令日本立即撤兵,将中国东北归还于中国。但是日本人拒不接受,在他们看来满洲实在太重要了,因此他们愤而退出了国联,逐步走向了与全世界对抗的道路上去。

不过,国联后来也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因为再管下去就要和日本人开战了,那里没有他们的直接利益,不值得和日本人打仗。
最终,仍然是中国人民通过十四年的艰苦抗战,才将日本人彻底赶出中国去。而沈阳九君子冒死提供的证据,让全世界都看清了日本人的真正面目,他们是真正的抗日英雄!今天我们在铭记国耻的时候,也要向这些革命先烈致以深深的敬意!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