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住房变大宗商品,镰刀太多韭菜不够用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长鲸说房
房子,终于又成为正常的商品了。
银保发话了,以满足新市民需求为重点,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
这是继房地产行业继续被称为支柱产业之后,房子定位的又一次重大变化。
中国人比较讲究师出有名。名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似乎没啥价值。
从孔夫子的时代,就开始讲究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过去几年,房地产之所以反复的被摁在地上蹂躏、摩擦,一个劲的打压,就跟“名”有关。
因为原因过于复杂,这篇文章里我们就不展开了。总而言之,几乎是一夜之间,房地产行业一下子成了各种原罪的化身,不踩上一脚,就不能凸显自己的存在。
踩一脚,骂几句,再啐几口,这是名正言顺。
于是,房地产变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时隔数年,房子终于再次变成大宗商品了,买房又变成大宗商品消费了。
当房产的名字变成大宗商品之后,很多措施的推出也就理所当然了,毕竟,名正言顺。
不过,大家不用有太高的期望,小心雷声大、雨点小。听起来旗鼓宣天,热闹非常;实际上三两点雨天外,无关痛痒。
不信,看前几天的一则通知,《关于建立新发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长效机制的通知》。
这则通知由央行和银保联合发布,大致内容是: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以后,LPR按照月份发布,以后按揭贷款利率就是季度来计算了,每个连续的三月,各地的利率都得变来变去。
短短的三个月,房价能有什么巨大的变化呢?
采取这种政策,显然是现在房价一塌糊涂,要想让房地产继续站起来干活,又怕刺激过猛,房价涨的太狠。于是,干脆加上一个笼头。
既怕房产市场一直冰冷,更怕房价三月之内大涨。
这其中的心理斗争,堪称激烈。
既怕房产不行,又怕房产太行。既要,又要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刺激住房消费这事,帝都会执行吗?看起来有曙光,不确定是否有阳光。
毕竟,文件里明确说了,满足的是新市民需求,北京的老市民不在此列。
其实吧,帝都完全可以放松豪宅限购。
比如对于总价2000万以上的豪宅(总价标准可以动态调整),完全可以放开购买。能够买得起这么高总价房子的人,毕竟是少数,豪宅价格涨得再高,跟绝大多数人也没啥关系。
这样,既可以保证刚需的购房需求,又可以吸引北京和各地的壕们,供应豪宅的地块,价格完全可以拍到天上去,反正本来跟绝大数人也没关系。不仅如此,土拍价格越高,反而越有资金向住房刚需群体倾斜。
不管帝都是否能雨露均沾,享受一点住房大宗消费的红利,毕竟房子被“正名”了,总是一件好事。
正名的路,充满了坎坷、艰难。
夜壶,一夜之间冒出来太多,眼看要开始抢尿了。
我是清华马龙,长鲸说房主理人,多年一线房产实战经验,提供房产交易和房产抵押贷款等服务:楼市行情分析、房产咨询、选房带看、交易谈判、过户交割等服务,100%买家立场。

欢迎关注视频号
产品介绍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