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长鲸说房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北漂撰写的买房案例,细数北京16年来的房价涨跌记录。案例真实,也很有代表性。
案例主角就简称老A吧,大致内容如下:
老A06年硕士毕业来到北京,成功落户。因为家里困难,无法提供动用六个钱包,一路眼睁睁的看着房价蹭蹭直涨。
一直到11年底,老A结婚成家,买房成为刚需,这才下定决心买房。于是靠自己积攒的几十万做首付,那会买房还是三成首付,买了总价135万左右的新房,成功上车。
到2017年底,房价涨到了500多万。到了22年,因为家里小孩上学,又折腾倒换学区房。
老A记录的几个时间节点很有意思,摘录下:
07年的时候眼看着奥运村的房子盖起来,当时好像是2万多,还都是大户型,感觉是天价;北沙滩附件的房子好像也就是六七千。
08年北京奥运会,好像北京的房价自此开始腾飞,09年好像沙河高教新城的房子8000左右,非常火爆,西北旺中海的房子1.5万左右这个量级。
从08年到11年左右,南沙滩那一块的老破小房子均价应该涨到了2万左右,海淀西二旗铭科苑的房子也是2.5万左右。
12年初上车了南沙河附近的新房,当时的房价记得1.5万左右。
12年初到14年中房价大幅上涨,感觉至少50%吧,买的那个房子入住的时候14年的时候好像可以买到了200多万了。
14年到到16年初,房价小幅回调,估计下跌20%左右。
16到17年的这各波段的涨幅,房价基本翻翻了,房价涨到了500多。
17年到20年,房价萎靡不振,感觉回调了20%左右。
看完这个案例,有几个想法:
其一,买房眼光很重要。
买房这件事,是需要眼光的,哪怕就超前一点点的眼光。
绝大多数人,都是因为需求到了,需要买房了,这才出手。比如结婚成家了,需要买房住,于是买第一套房;等到有了娃,需要考虑上学问题了,于是又开始折腾换学区房。
等到娃毕业,又开始考虑改善居住条件,买好一点的房子。
只有少部分人,具有超前的房产投资眼光,早早的买入房子。这样的人,是极少数。
之前,在网上看到很多案例,大致也集中在08-10年左右,家里父母可以提供支持,结果子女非要自己打拼。08年没有买房,到了10年,发现房价翻倍了。原先父母提供支持可以全款买房,等到了10年,父母提供的支持只够首付了。
其二,六个钱包,即家底很重要。
如果老A家里可以提供支持,估计在他到北京1-2年就可以买房了,那会房价更低,并且在07-11年短短的四年就可以翻两翻。
世界没有如果。
有六个钱包的支持,和没有家底支持,这是一个明显的分界线。
这跟公平无关。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吹来的。
其三,北京买房,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06年买房,对于普通的北漂来说,觉得是天价。现在买房,对于北漂来说,也是天价。
当时房价低,但是工资也低。现在的房价高,工资水平也提高了。
作为普通的北漂,在北京买房,一直以来,都很有挑战。
对于在北京买房这件事,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简单从表面看,08年底,11年底,15年底,20年上,算是不错的买房节点,房价处于调整后的低点。
如今,希望通过买房,一夜暴富的机会,已经基本结束了。
但是,拉长时间维度,对于普通人来说,房子依然是最好的资产,依然是增值保值最有效的工具。
我是清华马龙,长鲸说房主理人,多年一线房产实战经验,提供房产交易、房产抵押贷款和全款代购等服务;楼市行情分析、房产咨询、选房带看、交易谈判、过户交割等,100%买家立场。
扫码加微信
欢迎关注视频号
产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