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长鲸说房,获取最新资讯
【重要提醒】最近微信推荐机制调整,大家可能会收不到推送,别忘了给长鲸说房加上星标⭐哦!
今天在网上看到有网友很认真的在问:
现在是不是清空学区房的最后机会了?
有人质疑他在挖坑,结果他很认真的来了句,真的有东城重点学区的房子,在考虑要不要出手。
关于学区房的话题,虽然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每次都会引来一大波口水。
有人按照北京人口生育高峰的数据推测,北京新出生人口高峰基本就到2021年,以此计算,最多到2028年,高峰也就过去了。新出生人口都暴跌了,学区房自然也就没人要了。
以上是空军的观点,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
对于多军而言,新出生人口下降了,未来的新增入学人口也会下降,这是客观现实。然而,优质资源是稀缺的,不管在什么时期,优质教育资源总是有限的。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前中后,左中右;只要是有限的优质资源,就需要争抢。
因此,学区房的具体位置可能会有变化,现在是这个小区,十年后变成另一个小区;然而,作为优质教育资源的符号,学区房会长期存在。
在这个问题上,我站后者:学区房的市场,在一段时间内会长期存在。
学区房是个幻觉,似乎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处在社会两端的人,学区房可有可无。
对于富豪来说,分分钟可以把娃送到国外名校。只要捐款到位,什么都可以商量。哪怕不足以支持捐款,想要把娃送到国外的学校,也比较容易。所以,对于富豪来说,学区房没有必要。
对于中产以下的阶层来说,虽然也渴望学区房,但客观能力上够不到。那种模式,是更加达尔文式的养蛊模式,竞争更加惨烈,完全靠孩子自己。不管是天赋高,还是足够勤奋,必须全力拼抢,才能将自己从底层拔出来。
学区房是大部分中产家长们的信仰。
虽然学区房这玩意跟日后成就八竿子打不着,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谓学区房,没法提供个人发展的上限,但可以提供一个大致的下限。
因此,对于很多中产家长们来说,学区房是刚需。
学区房这个IP什么时候会消散呢?
其一、科举制彻底废除,各种选拔不再通过考试的形式进行。
考试选拔渗透在社会的各个环节,如果哪一天不再通过考试选拔的方式来筛选学生、筛选员工、筛选公务员等等,那么学区房这个IP一夜之间就会崩塌。
不通过考试选拔,那通过什么方式呢?
似乎没有,考试,是两千年优胜劣汰后,挑选出的最佳模式。
其二、遍地都是学区房。
一滴水,只有放在大海里才不会干涸。一所学校,只有隐藏在更多的学校里,才不会成为出头鸟。既然家长们追逐所谓名小学、名初中,那就给他们好了。
换个招牌,改头换面的成本低,大家都是名校,不存在什么村小,都是X大附小,驿路梨花处处开,遍地都是学区房。
其三、彻底放弃对老城区、老小区,地段乾坤大挪移。
北京的所谓名校,多数位于市区核心地带,很多都是老破小、老破大,是老城区。当海量的资源被投入到新区,各种资源乾坤大挪移,全部转移。
说一千道一万,只有中产才会每天围着学区房打转转,富豪对学区房多半是不屑一顾,至于权贵,不用学区房,完全可以通过ZB共建的路子,解决娃的入学问题。
学区房,是所谓的中产阶层为了对抗内卷,所能获得的为数不多的心理安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