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长鲸说房,获取最新资讯
【重要提醒】最近微信推荐机制调整,大家可能会收不到推送,别忘了给长鲸说房加上星标⭐哦!
又是一年入学报名季,学区房问题再次摆到每个家长的面前。
每当此刻,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学区空悠悠。
昨天,北京教委发布了《关于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
按照教委的说法,2023年,北京依然是小学入学坚持以登记入学为主,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入学方式。
虽然家长们一直在担心多校划片,其实,单校划片依旧存在。很多只要在政策规定时间之前买入房子的家长,依然可以按照老政策来执行。
只要符合政策的单校划片,肯定还会继续执行的。比如西城731之前买房落户的,海淀1911之前买房落户的。依然会按照原先单校划片的政策执行,不会执行多校划片。
从21年到22年,经过两年多校划片、学区调剂的冷水刺激,家长们基本已经适应了新措施。尤其是西城区,像德胜片区,调剂力度非常大,甚至直接出片区了。于是,德胜片区学区房的价格,也一下子被拉下来很多。旁边的新街口学区房的价格都已经看齐德胜了。
不管政策如何变来变去,入学的核心因素没有变。
户籍、房产,是入学的核心因素。
不管多校划片也好,单校划片也好,不是瞎划片,大致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个规律,官方在历年的政策文件里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户籍、房产。
虽然这两年,家长们被多校划片吓的不轻,但入学的纲领性原则里,还有一条是就近入学:坚持免试就近,确保每一名适龄儿童少年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
多校划片是原则,就近入学同样是工作原则。只要对口学区有学位,还是学区内就近解决。如果学位爆满,那就只能跨片区调剂了。
21年、22年在大力推进多校划片,按照网上家长们的反馈汇总,很多小学,基本还是能解决片区内大部分对口小区学生的入学问题。
比如海淀的中关村一小、三小、上地实验,过去的两年里,也有调剂的,但调剂人数非常少,绝大部分房户一致的学生,基本还是被预期的学校录取了。
作为一名海淀家长,我以实际经验告诉大家,多校划片,不是洪水猛兽,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恨不得大部分学生都要调剂。恰恰相反,大部分学生还是可以就近入学。
解决入学问题,有两条路:一是票子,买学区房;二是条子,走ZB路线。
这两者,你必须具备一项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