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冰火大变脸


点击关注长鲸说房,获取最新资讯
【重要提醒】最近微信推荐机制调整,大家可能会收不到推送,别忘了给长鲸说房加上星标⭐哦!
北京楼市,堪称川剧大变脸,变脸速度实在太快。
短短的半年时间,大致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
先看,22年12月之前,北京楼市妥妥的冷冻模式,冰封千里,市场冷清。一方面是成交数量比较少,大幅度低于2021年;另一方面是成交价也没有大的起伏,波澜不惊。
去年,北京二手房的网签量是13.7万套。这是五年来,北京二手房网签量的最低点!
2021年,北京二手房网签量达到了19.2万套,是近五年成交量的最高点。果然应了那句话,高峰之侧,必有深谷。
再看,22年12月至23年3月,冰火两重天,少部分火爆的区域,房价在一个月之内就上涨10%;更多的区域,房价依然纹丝不动,稳坐钓鱼台。
最后,23年4月开始,北京二手房成交量迅速下滑,楼市又开始变冷。到了5月份,直接进入速冻模式。
短短的半年时间,北京楼市的行情就经历了数次变化;并且变化是大起大落。3月份最火爆的时候,成交量2万多套。4月份变冷的时候,成交量一月之内暴跌37%。
这架势,就跟坐过山车一样,着实刺激。
买房的人有点懵,卖房的人也有点懵。
为何会出现如此急剧的变化呢?
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
人们对楼市的预期变化的太快,大起大落。
22年底至今年一季度,北京房产市场上充满了放松房产调控措施的声音,大家都在想,大疫之后,应该采取点措施,刺激活跃市场,拉动经济。
不曾想,预期在3月底统统落空了。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句话从来没有在此时这般深刻。
预期落空的直接后果,就是4月份成交量的暴跌,以及二手房挂牌量的激增。
二手房成交量小,成交价自然也就起不来。
楼市里有一句话,量在价先。只要成交量冲的高,成交价多半也会比较高。如果没有成交量,成交价十有八九起不来。
从全国层面看,很多利好出台了:
房地产的支柱地位,再次得到官方确认,夜壶行业,是独一无二的行业。
房地产的系统性作用,被重新认识,不仅占GDP的比重大,而且对金融稳定的意义重大。
房地产的政策走向,再次转向刺激,各种救市政策闸口,一个个打开。
然而,北京这边是:只打雷,没下雨。
大疫三年,买房人的信心,早已被毒打的七零八落;买房人的购买力,也受到了严峻的冲击。
信心要恢复,需要时间,需要实实在在的利好。
钱包要鼓起,需要时日,需要勤勤恳恳的拼搏。
现在,北京楼市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买房人受疫情冲击、钱包瘪了的矛盾,与房产预期落空,信心滑落,房子卖不动的矛盾。
接下来,即便再度放松调控,最好的窗口期也已经过去了,对房产市场的影响力度大幅度减弱。
很多人买房也是追涨杀跌,房价涨的时候买入,房价越下跌,反而越不愿买入。
如果一味杀跌,想要抄底,最终必然什么也买不到。
冰火两重天,乍冷乍热,容易生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