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学区房即将过剩?


点击关注长鲸说房,获取最新资讯
【重要提醒】最近微信推荐机制调整,大家可能会收不到推送,别忘了给长鲸说房加上星标⭐哦!
这两天,看到几条新闻,几个不同的二线城市,都已经开始出生幼儿园招生难问题了。有的幼儿园,接下来很可能招不满学生,只能关门歇业了。
其实,同样的情况,在北京也已经出现了。
之前是一个学位难求,现在是学位过剩,一个小孩难求。以前是僧多粥少,学位不够用;如今是粥多僧少,学生不够用。
从学位难求到学生难招,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
前几年,我家娃上幼儿园时,学位很紧张,公立园根本不用想,普惠园挤得满满的,私立园也不缺生源。
如今,新出生人口大幅度下跌的直接影响,最先反映在幼儿园招生上了。幼儿园招生的巅峰期已过,接下来,不管是公立园、普惠园还是私立园,都将面临招生难的问题。
幼儿园之后,就是小学;幼儿园现在出现招生难的问题,往后推三年,小学也必然会出现招生难的问题。
如今,为了争抢学生,北京已经有幼儿园使出浑身解数,竞争与厮杀的场面,不下于商业大片。比如降低幼儿园收费,比如利诱家长去拉学生过来拿优惠,就连一向入学难、高高在上的公立幼儿园,也加入了竞争。
从新出生人口数据来看,北京的新出生人口形势变化太快了。
2017年,北京新出生人口数量17.1万人,达到00年之后的最高峰。此后,新出生人口数量快速下跌,2018年比17年减少3万;2020年比2019年减少3万。
2021年,北京户籍新出生人口是9万人;2022年,新出生人口数据还没公布,网上有人按照医疗机构的数据,预估2022年新出生人口是7.5万人。
别说7.5万人,即使以8.5万人计算,与17年峰值相比,新出生人口也已经腰斩。
从17年峰值算起,到22年腰斩,只有短短五年时间。
中间根本没有任何缓冲,直接加速度坠落,在一片不可思议的声音中,就完成了从人口大涨到大跌的转化。
幼儿园提前为招生难问题做了演习,三年后,小学就会直接面对招生难的问题。
最近几年,因为北京学生人数多,学位紧张,所以建了大量的名小分校,扩充学位。
2026年之后,随着新入学人口急剧下降,学位就会从现在的紧张,变得宽松富裕。
到了那会,现在实行的多校划片,也就没有了意义。
学生都要靠抢了,还谈什么多校划片呢?肯定又恢复到单校划片了。
不仅如此,就像现在的幼儿园一样,各个学校需要拿出浑身解数来招生;那会的小学,也需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才能保证招生人数了。
当各个小学面临招生难问题的时候,你觉得是普小更容易招生,还是牛小更容易招生呢?
显然是后者。
排除极少数有独立见解的人,大部分家长,自然想把娃送到教学水平更高、管理更好的学校。
真到了那会,必然会有大量的学校招不满学生,甚至招不到几个学生,这些学校只能:
被合并关停。
那么,新入学人口少了,学区房是不是也会快速退出市场呢?恰恰相反,学区房会进一步被强化。
其一,马太效应加剧,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不管学生数量如何减少,牛小几乎不用担心招生问题。牛小获取资源的能力,招收优质生源的能力,肯定要甩出普通小学好几条街。
未来,牛小与普小、渣小的差距,依然会不断扩大。
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学校分化更加明显。
其二,大概率恢复“单校划片”。
资源是有限的,优质的教育资源更是有限。家长们为了娃上学,会想方设法大打军备竞赛。学区房,就是其中最基本的一张门票。
现在执行多校划片,依然有数不清的家长为了博一个概率,选择给娃买入学区房。买了学区房,有可能入学;不买学区房,肯定不能入学。
以后没有这么多学生了,大概率会恢复单校划片,只要买房,就能保证入学机会。千万不要低估家长们用脚投票,用钞票给娃铺路的决心和行动力。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