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卖房人依旧很崩溃


点击关注长鲸说房,获取最新资讯
【重要提醒】最近微信推荐机制调整,大家可能会收不到推送,别忘了给长鲸说房加上星标⭐哦!
7月底,北京房产市场上的卖房人,突然之间,扬眉吐气,胜券在握了。
从7.24到8.24,一个月过去了,虽然吐了口气,但胜券依然遥遥无期,大量的卖房人依然很烦躁,很崩溃。
在7月底各种吹风、各类喇叭的加持下,卖房人一度信心十足,认为自己的房子何况就能卖掉出货了。
从当时一线市场的反应看,成交量确实增加了一些,成交速度也加快了一点。一些敢于狠下心来降价的卖房人,很大一部分如愿卖掉了房子。
如今,一个月过去了,事实证明,北京卖房的形势并没有变的越来越乐观。虽然各种利好不停,吹风不断,口号天天有,奈何细则迟迟不落地,导致观望情绪一下子又浓厚了。
如今北京的房产市场,还是那句话:
“弱预期导致弱效果,弱效果进一步强化弱预期”。
虽然天天响起的喇叭,将市场的预期拉回来一些,但是卖房人的强预期,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就偃旗息鼓了。
现在的房产市场,主要是自我负面强化,一只脚已经踏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了。
过去的整整一个月,二手房消化速度并没有明显加快,库存量依然居高不下。
卖房换房的人,看到现在这种势头,担心房子卖不掉,早早的把房子挂出来,先卖着,唯恐卖不掉,踩踏出货。
买房的人,虽然担心细则出台后,房价上涨,更多的依然在观望,细则到底能有什么力度?甚至有人预估着房价接下来还会跌的更低,担心买在了高点,站岗之后解套困难,更加不敢出手,观望情绪非常浓厚。
最近一个月,很多买房人观望,不仅仅是对房产市场的未来不看好,预期悲观;很多人对自己未来的收入水平抱有深刻的怀疑,不敢出手买房。
准备换房的,纠结了半天,决定再等等,先不换了;曾经准备买大房子的,现在预算调低,准备买小房子了;原本计划一步到位的,现在变成一步步来解决买房问题了。
大变小,小变无。
房产市场,有供给有需求。如今,需求端大打折扣,消费低迷,需求萎缩,供给端却居高不下,挂牌量屡创新高。
按照最基本的经济学供求关系理论,当下供过于求,市场情况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疫情的疤痕效应越来越明显。
普林斯顿教授布伦纳梅尔认为,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具有疤痕效应。经历过大萧条的人在会更少参与冒险行为。即使是在经济走向复苏时,感知风险提高和风险规避态度可能会拖需求的后腿。
现在,后腿确实被拖住了。




到顶部